劉文靜,李宇陽,駱侃佼,楊海玲,朱素軍
(1.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2.浙江省衛生監督所,浙江 杭州 310009)
?本期關注:衛生監督?
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監督機構2007-2012年資源建設情況研究
劉文靜1,李宇陽1,駱侃佼2,楊海玲2,朱素軍1
(1.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36;2.浙江省衛生監督所,浙江 杭州 310009)
[目的]通過對浙江省14家縣級地區衛生監督機構2007-2012年資源建設情況等的分析,了解浙江省衛生監督資源的配置與利用情況,為衛生監督機構在合理配置衛生監督資源上提供科學的對策依據。[方法]隨機抽取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監督機構進行基線調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2012年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機構的衛生監督事業費總額為6520.12萬元,比2007年(3179.6萬元)增長105.06%;2012年樣本地區衛生機構共有衛生監督員519人,樣本地區中有7個地區衛生監督員人數低于標準配置人數;樣本地區衛生監督機構工作用房建筑面積逐年增加,但仍有7家衛生監督機構未達到《關于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意見》中要求的標準。[結論]浙江省14家縣級衛生監督機構經費總額投入、房屋建筑面積以及衛生監督員人數均有所增長,但仍存在衛生費用分配不均、衛生監督費用占比小,衛生監督機構工作用房建筑面積、衛生監督員配備不達標等問題。
資源配置;衛生監督;衛生監督費用;衛生監督員;房屋建設
衛生監督是我國三大公共衛生體系之一,也是我國法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衛生監督工作在改善我國公共衛生狀況,維護正常的公共衛生及醫療服務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2006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正式將原衛生部衛生執法監督司更名為衛生監督局后,全國開始了第二輪衛生監督體制改革,目前我國迫切需要建立一個衛生監督效能評價體系來正確、客觀評價現行衛生監督工作。文章選取浙江省14個縣級地區作為研究現場,對衛生監督資源配置基本情況進行了基線調查,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從而為開展衛生監督外部評價提供基礎數據。
采取系統抽樣的方法在浙江省內隨機抽取16.5%的縣,即14個縣(區)級衛生監督機構為調查對象,通過現有文獻及常規記錄如統計年鑒、統計公報等收集樣本地區地域環境、經濟情況等;依托衛生部衛生監督局《衛生監督效能評價研究》課題,此次調查以衛生監督機構經費、房屋、人力、設備情況調查表為主體,由浙江省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提供衛生監督相關問卷信息。
采用EpiData軟件包進行調查表及數據的錄入,數據匯總后使用SPSS 17.0與Excel軟件進行相關數據處理與分析。采用定基比及描述性分析方法對樣本地區衛生監督經費、人力、房屋等基線資料進行分析。
2.1 基本情況
本調查共涉及浙江省內14個縣級地區,土地總面積17,402.2km2,常住人口共690.94萬人,人口密度約397人/km2。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反應國家及地區經濟情況的最佳指標。2012年樣本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為3534.6億元,比2007年增長2041.9億元,增長率為73.1%。
2.2 機構性質
14個樣本地區均成立了衛生監督所,其中大部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目前除紹興市嵊州市衛生監督所機構性質為行政執法機構,其余衛生機構均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除紹興市嵊州市衛生監督所人員按公務員管理,溫州市泰順縣衛生監督所人員按事業單位管理,其余衛生監督機構人員均參照公務員管理。
2.3 衛生經費與衛生監督經費配置情況
在國家衛生財政支出逐年增長的趨勢下,2007-2012年,樣本地區政府對衛生事業的投入的絕對值均有所增長。2012年,政府用于衛生部門所屬衛生機構財政補助的衛生事業費較2007年有所提高。2012年樣本地區平均衛生事業費為11,634萬元,2007年的4425萬元增長了7209萬元,增長率為162.92%。
以2007年為基準,圖1體現了5年來政府對衛生監督費投入的變化趨勢,雖然2009年衛生監督費的增長速度稍緩,但2007-2012年樣本地區衛生監督事業費整體呈現上升趨勢,提示樣本地區政府對衛生監督事業的投入逐年升高。

圖1 2007-2012年樣本地區總衛生監督事業費變化趨勢
表1顯示:從2009年開始,樣本地區總衛生監督事業費占總衛生事業費的比重下降明顯。2007-2012年,衛生監督費占衛生事業費的比重最高為5.39%。14個樣本地區的衛生監督事業費基本呈逐年上升趨勢,但衛生監督事業費占衛生事業費的比重呈下降趨勢;同時各地區政府對衛生監督事業費的投入力度也不盡相同,并且部分年份的衛生監督事業費占比變化幅度很大,如杭州桐廬2011年衛生監督事業費占衛生事業費比例為7.08%,比2010年的3.05%上升1倍多,而2012年的占比再次退回到與2010年差不多的水平上。雖然自2007年至2012年衛生監督事業費的投入在不斷的增高,但衛生監督費占衛生事業費的比重波動大且呈下降趨勢,提示樣本地區在衛生費用配置上存在分配不均,衛生監督費用占比小等問題。

表1 2007-2012年樣本地區衛生監督事業費用及其占比 萬元(占比/%)
2.4 人力資源配置情況
樣本地區中,2007年各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共有編制人員數439人、機構在崗人數392人,派出機構42個、派出人數167人,衛生監督員總數為487人。2012年各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共有編制人員數408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0人(2.5%)、大學本科學歷219人(53.7%)、專科學歷124人(30.3%)、中專/高專/技校學歷45人(11.0%)、初中及以下10人(2.5%),機構在崗人數390人,派出機構48個、派出人數192人,衛生監督員總數為519人。
人員變動是反映員工對衛生監督事業或機構管理滿意度衡量指標之一。其中2007-2012年調查地區衛生監督機構人員流動總人次為166人次,其中調進人員為73人,調往其他機構的為77人,其他(出國/離退休/死亡)16人。在人員調動與學歷構成中,研究生學歷層面:調進人員為2人(2.7%)、調出為2人(2.6%);大學本科層面:調進人員58人(79.5%)、調往其他機構57人(74%)。
2006年,郝模等[2]開展了我國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與發展課題研究,根據完善衛生監督職能、衛生監督服務人口、監督機構所在地域面積等因素,提出了省、市、區縣級衛生監督衛生監督員配置參考標準。根據該標準,按地區人口數對樣本地區進行排序,與參考推薦的衛生監督員(包括派出的衛生監督員)配置人數相比較,計算得出樣本地區總衛生監督員標準配置人數應為470~660人,樣本機構實際衛生監督員總數符合配置參考標準人數。但從地區間來看,紹興市嵊州市、臺州市椒江區、寧波市寧海縣、臺州市仙居縣、湖州市安吉縣、杭州市下城區、衢州市開化縣這7個地區衛生監督員人數低于標準配置人數(見表2)。

表2 樣本地區衛生監督人員配置(2012年)
2.5 房屋配置情況
衛生監督機構的房屋是保障衛生監督工作順利有效實施最基本的條件,根據2005年原衛生部《關于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意見》[3]中關于各級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建設標準的規定,縣級衛生監督機構的建筑面積應不小于1200m2。表3顯示:2007年,在樣本地區中,只有杭州市桐廬縣、杭州市下城區、嘉興市海鹽縣、金華蘭溪市、溫州市甌海區及溫州市泰順縣的衛生監督機構工作用房建筑面積滿足標準。經過6年建設,雖然大部分的衛生監督機構不斷加強建設,擴大工作用房建筑面積,但2012年僅多了臺州仙居縣一家衛生監督機構符合標準。
3.1 總體投入明顯增加,但在衛生總費用中的占比有明顯下降
2012年14家縣級地區平均衛生事業費為11,634萬元,比2007年增長7209萬元,增長率為162.9%。2012年14家縣級地區衛生監督費總額為6520.12萬元,比2007年(3179.6萬元)增長105.06%,雖然2007年至2012年政府對衛生監督機構的經費投入逐年升高,但衛生監督費用總額占衛生事業費用總額的比例逐年下降,提示衛生費用分配不均,相對于衛生監督機構工作的實際支出而言,政府對衛生監督機構費用投入不足。衛生監督費用是衛生監督工作開展的有力支持,應加大對衛生監督機構的費用投入,為衛生監督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經費支持。
3.2 衛生監督員隊伍建設基本完成,但仍有半數衛生監督機構人員未達到標準配置人數
根據2006年我國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與發展課題組的研究結果提出的衛生監督員配置參考標準,2012年14家縣級地區衛生監督機構實際衛生監督員總數符合配置參考標準人數。但從14個樣本地區來看,衛生監督員人力配置標準不夠,人員數量存在地域分布差異,還有7個地區衛生監督員人數均低于標準配置人數。政府應完善衛生監督機構人才引入、人才培訓等工作,建立合理人才流動機制,合理均衡地增加部分地區衛生監督人員數量等。
3.3 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建筑面積逐年增長,但仍有半數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建筑面積未達到標準
衛生監督機構的房屋是保障衛生監督工作順利開展的最基本條件,調查顯示,14個縣級地區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建設,有半數衛生監督機構的房屋建筑面積未達到《關于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意見》中的建議標準,雖然在2007年至2012年間,樣本地區衛生監督機構在增加機構房屋的建筑面積,但仍未達到標準,各級政府應重視衛生監督機構房屋建設的工作,保持完善機構房屋建設的良好勢頭,避免由于機構房屋不符合標準而制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的開展。

表3 2007-2012年樣本地區衛生監督機構工作用房建筑面積 m2
備注:達標情況(+表示達標 o表示未達標),寧波市寧海縣無法提供相關數據。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關于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若干規定[S].衛生部令第39號.2005-1-5.
[2] 郝 模,陳 文,陳 剛,等.我國衛生監督體系建設與發展研究課題研究結果關鍵技術[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07,14(2):15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關于衛生監督機構建設指導意見[S].衛監督發76號.2005-3-3.
(本文編輯:閆云麗)
Study of resource construction in 14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2
LIU Wen-jing1,LI Yu-yang1,LUO Kan-jiao2,YANG Hai-ling2,ZHU Su-jun1
(1.MedicineSchoolofHangzhouNormal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36,China2.Zhejianghealthsupervisioninstitution,HangzhouZhejiang310009,China)
Objective By analyzing resource construction to 14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at county level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2007 to 2012.Understand the utilization and allocation of health supervision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countermeasures for rationally utilizing and allocating the resources of health inspection.Methods 14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fill in the baseline survey.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analysis.Results The total supervision fees of 14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in 2012 was 65.2012 million yuan RMB which increased 105.06%,more than the total supervision fees in 2007(31.796 million yuan).There were 519 health supervisors in sample area in 2012,and the health supervisor number of half sample areas was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number.The working place area of sample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were increased year by year.But there were still 7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that did not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on Construction Guidance”.Conclusions Total funds investment,working place construction area and the staffs of 14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at country level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all increased,but there still exists unevenness allocation of health expenditure,small ratio of health supervision costs,working place area and the staffs was not equipped with the standards.
resource allocation,health inspection,health inspection cost,health supervisors,housing construction
2016-02-18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4.001
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衛生監督局課題《衛生監督效能評價研究》子課題“衛生監督效能外部反應性評價研究”
劉文靜(1990-),女,吉林長春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衛生政策與法規方面的研究。
李宇陽(1966-),女,浙江杭州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衛生政策與管理、衛生監督與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
DF36
A
1003-2800(2016)04-01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