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付少瑋 彭 程 通訊員 李惠欣 蔡 穎
?
當好企業的“大家長”——記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劉清華
□本刊記者付少瑋彭程通訊員李惠欣蔡穎

寫春聯、送福字……年關將近,空氣里有著說不盡的喜慶味道,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廠區內也不例外,每個部門都在為春節的年會做著最后的準備。尤其是企劃部,一改往日干凈整潔的環境,各種道具、禮盒、服裝擺滿了辦公桌和僅有的一小塊空地。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工會主席劉清華告訴記者,作為籌備年會的骨干員工,工會的干事們可謂是使出渾身解數,策劃、加班、跑腿一點都不含糊。而作為員工大家長的劉清華,除了在類似年會的各種活動中給予全力支持,還想方設法為員工爭取更多福利。
1998年,年輕的劉清華來到剛剛成立的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工作。當時的她還是一個年輕、愛漂亮的小姑娘,可化學纖維專業出身的她卻一頭扎進了車間研究技術。“從員工到工藝員到車間主任到車間經理,再到現在負責生產的副總,回想起這十幾年時光,好像一幕幕都還在眼前。”劉清華回憶著,臉上盡是幸福的笑。即便是現在,劉清華依然保持著24小時開機的習慣,“不論什么時候,幾點,不管車間出現什么問題,我都隨叫隨到。”
剛剛過去的2015年11月25日,車間內正常運轉的一臺設備突然出現故障,因此不得不將整條生產線停下來進行設備檢修。“一開始并不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因此要通過一點一點的排查來確定故障原因。發現設備有問題是下午6點,當時我正準備回家,一聽設備有問題,心想這下估計走不了了。”劉清華笑了笑接著說,“我趕緊就給剛上初一的兒子和他爸爸分別打了電話,告訴他們今天可能是回不去了。”
當天,找到設備的問題所在時已經是夜里兩點了,最終發現是變速箱出現了故障。劉清華從其他廠區調配型號一致的產品進行試裝,試裝后發現雖然型號一樣,可還是有很多細小的區別,于是又等第二天到專門的設備加工廠調整后再進行安裝……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天已經快亮了,最后恢復生產已經是第三天的下午。在這個三天兩夜的過程中,劉清華一共睡了不到5個小時,其余時間都是在生產線前盯著,帶頭想辦法,解決難題。
無論是生產線員工,還是工會委員,劉清華都堅信,只有適合的人在適合的崗位,才能發揮最大的才能。“拿我們工會的幾個員工來說吧,其實他們都是兼職的,有的做財務,有的在生產線、還有的做銷售,但他們從來都沒把工會工作當成兼職來干。而且每次活動都各有分工:善于在網上淘貨的就做采購,善于溝通的就搞外聯,口才好又不怯場的就去當活動主持、點子多的就負責整體策劃……”劉清華驕傲的說。善于用人的劉清華因材施教,讓員工在崗位上、在企業中發揮最大價值。
公司里每次搞活動,員工們都積極參與,有時候生產部、活動銷售部都來湊湊熱鬧,有時候綜合部、活動生產部過來幫忙,整個公司的氛圍就像是一個大家庭,而員工們則是這個家里的兄弟姐妹,互相幫忙又相親相愛。
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型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應用于國防裝備、公安警察、航空航天、船舶艦艇、海洋石油、體育器材等國家戰略行業領域。作為一家研發生產型企業,除了要保持高效的研發能力外,如何將研發成果快速穩定的轉化成產品,是擺在公司面前最大的難題。但同益中公司成立16年來向市場提供的產品卻一直被客戶推崇和認可,主要得益于公司擁有著一支穩定、團結、拼搏的一線員工隊伍。
“我們公司的一線鐵軍是如何鍛造的?其實主要是依靠‘家、融、和’的企業文化凝聚起來。”劉清華告訴記者,正是企業的文化理念,才將公司里有個性、有追求、有理想的80、90后員工凝聚在一起,過“家”的概念將員工融在一起,實現和諧的企業文化。在工作中,劉清華盡可能地淡化等級觀念,讓員工們更多的感受到兄弟間的情誼、師徒間的友誼,讓員工通過感情凝聚在一起,心向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中出了問題,劉清華并不會先追究責任,而是把大家聚在一起,查問題、找根源、想辦法,一起攻堅克難。“不管是工作中的困難,還是生活中的喜事,大家都會一起努力、一起分享。”劉清華笑著說。
除了“文化聚人”,劉清華更是利用公司的創造性理念,將“動”、“靜”結合來搭建新員工的平臺。劉清華告訴記者,“動”,即活動;“靜”,即“幸福之家”微信平臺的建設。定期的員工生日會、讀書會、郊游等活動多渠道促進著員工與員工、員工與企業的溝通和交流,而宿舍評比、運動會、知識競賽又充分調動了員工間的競爭意識,推動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修養。
“幸福之家”微信平臺更是給這些極富個性和張力的年輕人們提供了展示、分享的舞臺。劉清華介紹說,目前同益中文化陣地主要分布在車間辦公室、廠區內宣傳欄以及職工食堂,同時通過幸福之家微信公眾賬號,發布公司動態、工會活動等信息。其中公司宣傳欄以三月女人節、四月安全知識競賽、五月愛企業好職工、九月運動會、十月公司周年慶等主題制作了宣傳彩報。“幸福之家”微信平臺2015年共發文293篇,60%都是大家的原創作品。以活動加征文的配套形式同步進行,體現大家的平臺大家建,豐富了內容,增加了瀏覽量。
同時,作為工會主席的劉清華,還善于采用企業文化故事征文的形式,將大家的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到推動企業發展、協助企業管理、提升人員素質上來。“目前從上報征文的數量和質量來看,已初見成效。”劉清華說,不管是在制定長期目標上,還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她都要著力構建具有企業特色的“幸福家園”。
2013年,劉清華被推選為公司的工會主席,她作為大家長的日子也正式到來。“本來我就是從一線走過來的,而且又分管員工最多的生產部門,所以跟大家打交道的機會就特別多,我特別理解一線員工,包括他們的想法、他們的難處。所以我總想著盡量讓他們得到更多,也更快樂的工作。”劉清華說。
在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無論是部門領導還是公司領導,都十分在意員工的內心感受,用真情溫暖員工一直是劉清華奉行的理念。“一方面,每兩個月為全體員工舉辦一次生日會,每一場生日會我們都十分重視,從蛋糕和生日禮物的選購,到會場布置和當天活動安排,活動組成員無不盡心盡力、以期達到盡善盡美。逢節假日,組織一些小活動,放大節日的歡樂氣氛。另一方面,組織大家有意識的參與一些社會公益活動,傳遞我們的愛心與溫暖,以期內聚人心外樹形象。”說起讓員工開心的事,劉清華滔滔不絕,她告訴記者公司各級組織會經常性的關注職工家庭生活,進行慰問,認真對待員工的合理訴求,努力為員工排憂解難。每年還會根據人員年齡結構調整優化體檢項目,力爭全方位的為廣大職工排除健康隱患。對于公司內困難職工,及時發現及時給予精神安慰和物質補助。
員工生日會,班組長交流會,技能培訓,運動會,球類比賽……在同益中,劉清華總是想著怎么樣才能讓員工得到更多實惠,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我們每個月都會有不同的活動,而且有很多都是員工自己發起的,所以公司的氛圍特別好,特別積極向上,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