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榮同,張清文,姚 惠,葉小虎
(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藥劑科,安徽 宿州 234011)
?
HPLC法測定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中丹參乙酸鎂的含量
時榮同,張清文,姚惠,葉小虎
(皖北煤電集團總醫院藥劑科,安徽 宿州234011)
摘要:目的研究合適的分離方法分離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中丹參乙酸鎂,采用HPLC法檢測丹參乙酸鎂含量,觀察HPLC法的應用效果。 方法采用正交試驗進行方法優選。采用Zorbax-SB-C(18) (250 mm×4.6 mm,5 μm)色譜柱,以乙腈—四氫呋喃(26∶74)為流動相;流速:1.0 mL·min(-1);檢測波長:以 ELSD 檢測器進行檢測,波長為290 nm;參數為:增益 10,氣壓 25 psi,漂移管65℃,Neb heater 60%;柱溫:25℃;進樣量:10 μL。 結果丹參乙酸鎂峰面積的自然對數值與濃度的自然對數值呈良好的線性關系,丹參乙酸鎂的標準曲線方程為:Y = -2.006X + 7.355,R2 = 0.999 3,線性范圍為59.79~597.90 mg·L(-1);丹參乙酸鎂的平均回收率為 98.02%,RSD 為6.87%。 結論HPLC法測定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中丹參乙酸鎂的含量操作簡單,且可重復性好,可用于注射用丹參多酚酸中丹參乙酸鎂的含量測定。
關鍵詞:丹參多酚酸鹽;丹參乙酸鎂;HPLC法
丹參為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莖,臨床多用于活血化瘀[1]。據《神農本草經》記載,丹參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支功效[2]。現代藥理學分析發現[3],丹參中的有效成分之一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抗肝損傷抗肝纖維化和誘導細胞凋亡等功效。
丹參多酚酸鹽是從丹參中提取的以丹參乙酸鎂為主要成分的丹參多酚酸鹽類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目前臨床已應用于冠心病的治療[4]。但丹參多酚酸鹽成分較為復雜,目前對其質量和工藝有著諸多的研究,但如何測定丹參多酚酸鹽中各成分的含量及其對其質量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難度,也具有重要的意義[4-5]。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檢測丹參多酚酸鹽中丹參乙酸鎂含量,對方法進行優化,以觀察HPLC法的檢測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儀器和試藥
1.1實驗儀器高效液相色譜儀:Agilent 1100,配Agilent 1200ELSD 檢測器,美國Agilent公司生產;電子天平:XP型十萬分之一電子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 公司生產。SPE-C18固相萃取柱,規格6 mL。
1.2實驗藥品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批號分別為20150912、20150920;規格:每瓶160 mg(丹參乙酸鎂),上海綠谷制藥有限公司產;丹參乙酸鎂對照品,超純水。
2方法和結果
2.1色譜條件參數的研究和結果
2.1.1優化后的色譜條件參數色譜柱:Zorbax-SB-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以乙腈—四氫呋喃(26∶74)為流動相(為正交試驗優化所得);流速:1.0 mL·min-1(為正交試驗優化所得);檢測波長:290 nm。
具體參數設置為[6-7]:增益 10,氣壓 25 psi,漂移管64℃,Neb heater 60%;柱溫:25℃;進樣量10 μL;外標法。其中漂移管溫度為正交試驗優化所得。
在此條件下,丹參乙酸鎂的出峰時間tR=(23.7±0.1) min。峰型對稱良好,前后無干擾組分峰。參見圖1圖2。
2.1.2色譜條件參數的研究實驗 正交試驗委托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實驗中心進行。根據此前預試驗的結果,決定重點篩選4個色譜條件參數(表1),設計為4因素3水平的正交試驗,使用L9(34)正交表,進行優化選擇。
正交試驗效應量(判斷指標)由HPLC峰高(mV)和定量準確度(%)合并構建: 效應量=峰高(mV)×回收率(%),判斷方向:以大為優。
所用樣品為后述對照品溶液(No 5,0.16 g·L-1),進樣量為20 μL。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設計見表1;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按正交試驗結果,并進行最后的試驗微調,最終得優化后的HPLC條件參數如“2.1.1”。

表1 正交試驗因素及水平(色譜條件參數)選擇
注:流動相配比做隨機化處理。

表2 正交試驗結果及直觀分析

表3 方差分析結果
注:此為飽和正交試驗,誤差項實為0,且取平方和最小項為誤差,以提高分析靈敏度。
2.2各種實驗溶液的配制
2.2.1供試品溶液配制用精密天平稱取干燥的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100.0 mg,用 5.0 mL 水溶解,滴加0.1%的醋酸溶液,調整 pH 至微酸性(pH5.5~6.5)。再加至SPE-C18過濾柱頭(固相萃取小柱),過柱并水洗。過柱液體總量為20.0 mL,收集后再加約5 倍柱體積的進行洗脫(總約30 mL)。最后加水補至 100.0 mL,混勻。
2.2.2對照品溶液配制 用精密天平量取對照品丹參乙酸鎂適量,加流動相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1.0 g·L-1的對照品儲備液。再精密量取對照品儲備液2.0 mL,置 10 mL 量瓶中,加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濃度為0.20 g·L-1的對照品溶液[8]。
2.3線性關系考察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1、2、4、6、8、10 mL置 10 mL量瓶中,用超純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分別取20 uL進行進樣,記錄峰面積A,以峰面積的自然對數值對質量濃度的自然對數值進行線性回歸,繪制標準曲線。根據曲線所得丹參乙酸鎂的標準曲線方程為:Y=-2.006X+7.355,R2= 0.999 3,線性范圍為59.79~597.90 mg·L-1(按供試品取樣方法折合)。數據見表4,HPLC譜圖見圖1。

表4 標準曲線測定結果

圖1丹參乙酸鎂對照品與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
樣品 HPLC 色譜圖
2.4精密度、重復性、準確度、穩定性試驗
2.4.1精密度精密吸取某供試品溶液按上述色譜條件連續進樣 6 次,進樣量 20 μL,測定丹參乙酸鎂的峰面積(mV·min-1)分別為38.96、38.94、38.63、40.05、40.72、39.14,平均(39.41±0.80)。測得丹參乙酸鎂峰面積的 RSD為2.01%,結果表明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2.4.2準確度即加樣回收率實驗:精密稱取 6 份已知含量的干燥的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每份 50 mg,分別加入丹參乙酸鎂對照品溶液適量,然后用超純水定容至 5 mL,調整 pH 至酸性,過柱體積為20 mL,收集直接流出液和3 倍柱體積水洗液,加水補至75 mL,混勻,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計算回收率和 RSD 值。回收率(%)分別為94.42、93.36、107.18、104.93、98.00、90.25,平均(98.02±6.73)。即丹參乙酸鎂的平均回收率為 98.02%,RSD 為6.87%。
2.4.3穩定性取新配制低、中、高三種不同濃度的供試品溶液,室溫靜置0、4、6、8 h進行測定,結果其RSD均小于6.28%,表明樣品在8 h內穩定性良好。
2.5樣品測定從兩個批次的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中隨機抽出6瓶樣品(標示量每瓶160 mg),采用本法進行HPLC測定,對應的HPLC譜圖見圖2。其每瓶丹參乙酸鎂含量分別為167、164、157、145、134、134 mg,平均(150.19±14.44)mg。

圖2 6批次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樣品的
3討論
丹參是我國傳統醫藥學中應用最早而且最廣泛的藥物之一,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的說法,由于其含多種成分,因此對每組樣品的不同測定對不同藥物的制作及準確應用有著顯著的效果[9]。
本組研究采用HPLC法檢測丹參多酚酸鹽中丹參乙酸鎂含量,觀察HPLC法的檢測效果,結果顯示:兩個批次的多份丹參多酚鹽樣品中的丹參乙酸鎂含量相對來說比較穩定,表明:采用HPLC方法檢測簡便易行,臨床可用于監控和評價丹參多酚酸鹽的質量。
有文獻介紹:由于注射用的丹參多酚鹽中的酚主要以鈉鹽形式存在,在HPLC方法進行測定時,也需要對流動相進行pH值的調節試驗,以防多酚鹽中物質因流動相中的水性組分影響致其結構轉變[10]。在本試驗中,由于所用流動相并不含有水,故加甲酸調節的效果未能體現(見正交試驗的結果)。這是否對方法的性能及結果,例如含量為每瓶160 mg實測每瓶為(150.19±14.44)mg,存有一定的影響,有待今后的試驗中繼續探索。
綜上所述,HPLC法測定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中丹參乙酸鎂的含量操作簡單,且重現性較好,可用于注射用丹參多酚酸中丹參乙酸鎂的含量測定。
參考文獻: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一部)[S].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70.
[2]楊菲,王智民,張啟偉,等.“一測多評”法測定丹參酚酸類成分的含量[J].中國中藥雜志,2011,36(17):2372-2379.
[3]薛靜,葉正良,李德坤,等.HPLC 同時測定注射用丹參多酚酸中丹酚酸 D,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 B 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3):70-73.
[4]劉暢,劉玉強,張振秋,等.HPLC 波長切換法同時測定山楂丹參分散片中 6 個指標性成分的含量[J].中國新藥雜志,2014,23(3):333-337.
[5]徐靜瑤,劉小琳,佟玲,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注射用丹參多酚酸中 6 種水溶性成分的含量[J].中國新藥雜志,2015,24(14):1599-1604.
[6]盛少琴,褚紅女,倪娟,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孕羊羊水中丹參乙酸鎂的含量[J]. 醫學研究雜志,2011,40(9):73-75.
[7]厲瑤,郭正泰,龔行楚,等.丹參紅花混煎液中丹參素,羥基紅花黃色素 A,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 B 的 HPLC 測定方法[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1):1653.
[8]吳笛,葉秋雄,李楚源.一測多評法測定復方丹參片中5 種酚酸類成分的含量[J].中國新藥雜志,2013,22(18):2130-2135.
[9]趙瓊,任大偉,楊瑞花,等.丹參不同產地加工方法對丹參多酚酸鹽質量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3):645-648.
[10] 詹雪艷,史新元,孫啟生,等.基于組合相似度丹參樣本質量穩定性評價[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6):1650-1654.
(收稿日期:2015-11-09,修回日期:2016-01-15)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6.0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