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玲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58-01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新課標所提倡的,主要指的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結合既定的教學目的,在滿足學生獲得新知識的需求下,采取靈活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自主、自覺的學習中懂得把握老師講課的重點、難點、要點,并能把新舊知識融匯貫通,結合它們不同的功能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作為老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因為有求知的欲望,而去主動探索與思考。
一、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凝聚學生的注意力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在課堂上如果老師能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那么如何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這就要我們通過以下幾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學到更多的東西。首先,我們結合教材內容,把教學過程設置成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如:在教學生記大月、小月時,可讓學生拍手朗讀兒歌“七個大月心中裝,七前單數七后雙。二月是個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其次,我們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巧妙設置疑問,讓學生有求知的欲望。學生有了求知的欲望,他們就會在老師的教學過程中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所以老師在講新課前,先給學生一些問題、設置一些障礙,激起學生積極探索與跟進的興趣,讓學生在探索與跟進中獲得所求的知識點,并能用學到的東西熟練解決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達到溫故知識,融匯貫通的作用。最后,要在課堂上巧設練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練習是使學生溫故知新,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老師要在課堂上巧妙設計練習,讓學生在鞏固新知識的同時,更深地理解前一節的知識點,并很好的把新舊知識結合起來,熟練解決問題。
二、結合實際生活設置情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缺少足夠的耐心,想讓他們在四十分鐘的時間內聚精會神、專心聽講,首先就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學早就產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脫離實際。”所以,要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老師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把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課堂上的聽講,黑板上的加減乘除以及幾個簡單的數字數學,走進生活中活生生的數學,這樣他們才能把生活與數學相結合,才能更直觀地理解數學與我們生活的不可分割,無處不在的關系。比如,我在教《分類》這一節時,首先讓學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同學們拿出了布娃娃、小飛機、機器人、香蕉、蘋果、小汽車、芭比娃娃、梨子等等。然后我問學生:“同學們都帶來了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東西,誰會把它們分類擺放呢?”這時就有學生自告奮勇,有的把這些東西按大小擺得整整齊齊;有的按顏色排,有的按形狀排,有的按玩具、水果排等。我最后根據學生的分類,適時,恰當的引導他們,讓他們明白分類的理由、方法。然后,再讓學生進行分類,果然他們歸置得當,分類準確。再告訴他們,在家里收拾自己的小房時東西就要這樣分類,既整齊美觀,又取用方便。學生經過這樣細致又真實的學習,很快掌握了分類的意義和要旨,有效地理解了分類的根本方法與知識點。
三、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小學生對學習還沒有強烈的意識,他們學習似乎不是為了應付老師就是應付爸爸媽媽。要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這樣才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提高我們的教學效率。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學習成績的差異,反應速度快慢,設置不同類型、難易適度的題,讓每個學生能在課堂上體會到成功的快樂,產生學習的熱情。布魯納說過:“探索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索就沒有數學的發展。”有了學習的熱情與欲望,學生就會多思考,多探索,在思考、探索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比如,有一次我出了一道稍難一點題,只有幾個同學答對了,其他的同學似乎很失望。接著,我又出了幾道簡單的一些題,并告訴學生,剛才答對的學生不用搶答,把機會留給別的學生,結果又有幾個學生答對了。如此反復,在下一次上課的時候,根據學生的特點,給他們適合的問題。他們自然都能答對,老師在進行恰當的表揚與鼓勵,他們的學習熱情自不然就提高了。
總之,要提高數學課堂的有效性,就要我們老師把乏味的數學講得生動有趣,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再結合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與工具,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更多知識的同時,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