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東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71-01
眾所周知,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是從初中開始我們就要學習與熟悉的一門課程。在從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同時,社會在發展中需要的也是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而不是考試的機器,也不是以成績論英雄,上哪所大學才有好工作、好前途的時代了。我們知道地理學科有著較強的綜合性,與現實社會的聯系比較密切,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學好地理對于學習其它科目都是很有幫助的;然而初中生面臨競爭激烈的中考,壓力比較大,再加上中考學科中又沒有地理。因此,導致學生學習地理不積極、不主動。要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自覺性,作為地理老師我們就要想法設法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要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必然會努力去認識它,了解它。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呢?下面我主要從三個方面談談個人的體會與經驗。
一、巧妙的課前引導,使學生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初中學生好奇心強,對事物容易產生興趣。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注意在巧妙的引導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造出人間奇跡。”“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這些名言警句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學生只要有了學習某一門功課的興趣,就會深入研究,產生學習的動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不但要注意開發學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還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留一些問題讓學生去解決,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對所學東西加深理解與認識,從而得到老師的肯定,也讓自己有成就感。比如在講《地圖概念》這一課時,我們可以用多媒體播放一部分地理照片和地圖,讓學生比較:“地圖與普通的照片有什么不同?”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順利成章地給學生講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注記等等。當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高潮時,我們再進行深入的講解,那時學生的學習效果是最好的,課堂教學效率也最理想的。
二、恰當利用多媒體,使學生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如果說多媒體是我們現在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學設備,是讓我們任何一門課都顯得生動、有趣、活潑的一種教學工具的話。那么,多媒體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就更是如虎添翼,錦上添花了。眾所周知,在初中地理課本中圖畫占據著非常大的比例,比如,哪個湖泊、河流、瀑布,哪個山脈、盆地、溝壑等,都需要能給學生帶來直觀、具體的教學效果的多媒體來給學生展示。對于比較枯燥的那些條條框框,山名、河名、川名的名字、地址、分布,學生更加喜歡去研究圖畫,在圖畫中去學習廣袤無垠的地理,去認識中華大地上的山川河流。因此,教師根據學生們這一心理特點,結合課本內容,用多媒體技術將課本上的一些地理圖畫展示給學生,讓學生看到真實的、形象的地理知識。如此,不但可以使課堂教學顯得更加生動、形象、有趣,也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記憶和歸納、整理和分析,激發學生對學習地理的興趣。
三、結合身邊的地理,使學生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其實地理知識也是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是我們都習慣于看課本上的地理,也習慣了學習遙遠的地理,把身邊的地理卻忽略掉了。因此,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鄉土地理知識。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身邊的地理,了解身處的地理環境與地形的分布,還可以幫助學生認識本地區的自然環境。在教學中,我們要結合教材內容,利用地理知識發展家鄉、建設家鄉,使學生對地理知識學以致用,培養實踐能力,增強對家鄉的了解與熱愛。比如在學習“旅游業”這部分內容后,讓學生懂得了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性。結合這一知識,我帶學生走出教室,去我們附近的雞峰山、西峽頌、薤韭山、泰山廟、香水洞等等,讓學生了解了這些旅游景點地理位置,了解了分布在這些山上的植物花草。當然更使學生了解了成縣位于甘肅省南部,東北與徽縣接壤,西與西和相鄰,南以西漢水為界與康縣相望,東南與陜西省略陽縣毗鄰,總面積1676.54平方,等等。然后,我再提出問題,讓學生結合自己家鄉的特點看看如何更好地發展我們的旅游業,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出力。有些學生結合所學習的知識,大膽發言,收獲頗豐。這樣結合身邊地理學習地理的方法,不但讓學生熟悉了自己生活的環境,也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總之,為了激發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優化教學過程,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營造探討、交流、競爭的課堂學習氣氛,不僅能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而且能起到開發學生內在潛能的作用。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老師在教學中用先進的教學設備與高超的教學藝術激發、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以達到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雙贏雙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