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勝 李想
【摘要】實踐教學及工程實踐活動是高等教育培養具有實踐、就業、創業和創新“四種能力”的高級專門型人才的主要途徑之一。本文通過對工科類生產實習現狀的分析,對本專業如今實習教學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能源與動力工程 生產實習教學環節 改革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re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with practice,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of “four kinds of abil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practic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Refor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tep; Reform
【中圖分類號】TK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233-02
生產實習教學環節是高校工科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學生所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際生產聯系在一起的紐帶;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橋梁;樹立工程意識、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為學生跨出校門,為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以便將來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1]。
一、生產實習教學環節的地位與作用
生產實習是為學生畢業以后的工作和發展奠定基礎,通過生產實習教學使學生將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生產環節聯系到一起,激發學生愛崗敬業的精神;通過獨立思考加以分析、解決實際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加深學生對專業的認知程度,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事業心。同時將在課堂和自學過程中接觸到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技術、新系統等先進的科技信息和知識應用到以后的工作中[2]。
二、實習教學環節的現狀與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實習經費短缺
隨著經濟社不會的發展,物價也不斷提高,但下撥的實習經費并沒有發生變化。學生去外地實習的經費也越發緊張,有的企業還對實習的方式進行了限制。由于工廠實際生產的噪音較大,只有臨近工人師傅的幾位同學可以聽清師傅的介紹,由于人數眾多,其他同學根本無法靠近。如果改變實習模式,實習經費會增加好幾倍,因此實習的預期目標也無法達到。
(二)實習教學環節考核體系有待于改善
在進廠實習期間,由于教師數量有限整個實習過程和考核都很難到位,教師只能根據現場點名和實習報告來給出綜合成績,但實習報告在手寫的過程中存在著抄襲的現象。這樣的實習教學環節往往是走馬觀花,如同還是在課堂當中被動的接受一些信息知識;沒有實際動手機會參與到其中。
三、改革的方法與手段
由于上述情況的存在,對實習教學環節方式進行改革迫在眉睫,把握好實習教學環節中的各個環節,做到物盡其用,才能夠提高實習教學環節的效果和質量。下面結合我系的實習教學環節出現的問題,談談自己的一點改革建議:
(一)校內生產基地建設
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建設模擬實習基地。購買仿真軟件和沙盤模型,并將實習環節分解為校內實習和企業現廠實習兩部分。(1)在校內實習階段,采用軟件仿真,學生通過計算機模擬對火力發電廠中各節點壓力、溫度、流量等操作參數進行調節,并熟悉工藝流程。(2)在企業現場實習階段,學生接觸生產工藝流程和設備運行,把校內仿真實習內容與企業現場實習的實際設備與操作相互印證[3]。
(二)建立新的實習成績考核體系
首先,實習報告和材料的收取應采用手寫方式,這樣可以避免大面積的拷貝和抄襲現象的發生。同時,在手寫的過程中有利于對所實習內容的加深和記憶的強化。其次,完善實踐環節的考核體系,采用對現場內容考試的方法,從實習的態度、過程的表現、考試的成績等各方面進行綜合性評價,進行多點取樣后,進行綜合評定的考核辦法[4]。
四、結束語
工科學生的培養要高度重視生產實習教學環節,對實習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進行試點性改革與探索,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會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這樣一來,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也會有所提升,所以必須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實習教學水平,充分發揮實習教學環節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姚嘉凌,閔永軍.高校生產實習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中國大學教學,2007 年第3期:81-82.
[2]劉會君,項斌,計偉榮.改革生產實習模式 提高生產實習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年11月,第27卷第11期:130-132.
[3]艾寧,阮慧敏,劉會君,等.創新生產實習教學模式 強化工程實踐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年11月,第31卷第11期:150-153.
[4]楊連發,周婭,廖維奇,等.工科類生產實習現狀及實習模式改革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 年第1期:90-92.
作者簡介:
戚勝(1981-),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能源動力方面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