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鋒
魏清晨從情緒管理切入大健康,分別從應用和場景延展商業范疇,將科技轉化為“錢力”。
當你點擊進入海妖音樂,先說一段話,記錄下語音;再打開前置攝像頭,拍下面部表情。而后,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海妖會根據你當前情緒狀況,自動生成一個十首歌組成的播放列表。聽完歌曲后,你宛如經歷了一次心靈SPA,原本緊繃的身心松弛了。
——這就是海妖音樂App應用場景和它神奇的“療效”。
海妖音樂CEO魏清晨,最早做的是面向企業的減壓培訓和心理輔導。不過,魏清晨發現,這種集體減壓培訓雖然有效,但不易用標準數據來衡量受眾的心理感受。并且,只憑人力無法照顧到群體中的每一個人。
由此,2014年魏清晨發明了海妖音樂App。
在生理學里,一個人的眼球運動、語音表現等,可以反映他的心跳運動,而心跳運動可以反映出他的情緒狀況。而海妖音樂則能通過錄音、拍照抓住用戶的語音、眼球運動特征,于后臺計算出對應的心跳模式;再匹配中科院心理所提供的心跳&情緒識別數據庫,就能分析出用戶的實時心理狀況,準確率超過90%。
具備如此技能,海妖音樂第一大功用就是為用戶提供音樂治療,但并不具備盈利可能。魏清晨為此設計的第一盈利方案是與體檢App“體檢寶”合作,給出用戶初步的心理診斷建議、輔導方案;并與心理診所合作,提供針對性的付費心理治療。
再進一步,魏清晨開發了海妖電話本App。該款應用通過分析通話雙方的語音就能捕捉到用戶的心理狀況,可以幫助用戶識別通話對方是高興還是沮喪,是有意還是無意。
顯然,海妖App的這項“黑科技”可以被應用于商業談判、社交等領域,成為“錢景”更為廣闊的第二盈利方案。比如與保險公司合作,分析投保人的情緒狀態,判斷是否說謊等問題,為保險公司識別騙保,降低賠率。把海妖嫁接在航空領域,可以實時監控飛行員的情緒波動,做到預知風險;把海妖嫁接在電影、音樂等內容上,就能捕捉到受眾的情緒波動,用于指導創作……當然,海妖只會分析用戶數據,不會記錄任何特征性的談話內容和行為,并不侵犯用戶的隱私。
目前,魏清晨已經開放了海妖情緒引擎,推出了情緒識別SDK。其他軟硬件開發者通過付費,便可讓自己的產品具備情緒識別功能。關鍵是,更多人的加入,將豐富海妖的心跳&情緒識別數據庫,使得情緒識別準確率不斷優化,并最終產生第三盈利方案:大數據服務。
比如魏清晨與千千靜聽合作,用識別引擎為數千萬首歌曲制作了情緒標簽,而通過這些標簽,可以快速與海妖音樂App結合,提供增值音樂服務。
目前,海妖盈利主要來自第二、第三盈利方案,依靠為合作企業提供的情緒識別、管理增值服務獲得利潤。也正是由于其廣泛的應用場景,2015年年中,魏清晨拿到了600萬元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