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江南
中國文印產業有一萬億元的市場,站在物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的風口,通過區域加盟接地氣的超控模式,能否讓一臺臺復印機相互連接,進而打開未來世界?
創業路上難免有煩悶。彭飛仔細讀過厚厚一摞《德川家康全集》,他覺得男人的一生就應該照顧好家人,然后再講好屬于自己的故事。
彭飛的故事發生在休眠多年的文印產業。從1993年開始電腦、復印機和打印機銷售算起,他在這個領域已經干了足足20年。按世俗的標準,錢掙了名有了,也沒必要再折騰了。但彭飛沒有這樣想。
五年前的文印行業正是烽燧亂世。從大眾用戶的角度,傳統快印店看似星羅棋布,但當你真有打印需求的時候,轉來轉去就是找不到;另一邊各大企業都有打印設備,日常使用和維護成本居高不下,更別提什么衍生服務了。中國印刷產業的規模每年有一萬億元,但行業痛點擺在那里,卻鮮有人去改變。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物聯網的來勢洶洶,讓彭飛看到了戰機。2010年他創立了超控科技,從BAT、360等公司挖來成熟研發團隊,從底層操作系統做起,介入物聯網智能終端的研發和生產。最終他構建起了這個行業革命性的“超級快印”商業模式—
超級快印通過云端服務中心,將“物聯網”和“軟件應用系統平臺”整合起來,實現智能打印輸出的整體結合,部署在校園、社區、商圈的打印設備為用戶提供24小時自助云打印服務。
一個連著一個的全新場景出現了——
在重慶某高校,超級快印的服務點出現在圖書館、餐廳、宿舍樓等,通過云端服務中心,師生們通過WEB端或者超級快印App甚至微信,輕松點擊打印指令,并在線下任意服務點隨時領取文件。服務點24小時自助服務,價格小于等于市場價。即便如此,運轉下來,類似的高校場景每月還有將近三萬元的純利。
在世界500強企業廣達集團,其全資子公司達豐(重慶)電腦共有員工4萬多人,年印量約1000萬印,超級快印進入后,在財務處、倉庫、物流處、機房等地布置服務點,打造了一張該公司的文印服務網,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打印成本的同時還提高了辦公室效率。
此外,包括擁有一萬多人的中鐵十二局,青島某行政大廳等,都紛紛引進超級快印模式。

市場追捧超級快印模式,局部實驗成功后,彭飛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模式迅速落子全國。
2016年1月,彭飛啟動區域加盟計劃,組建一個和超級快印一起攻城略地的“同心圓”。一個省級代理商,通過加入超級快印體系,可以獲得整個項目的印張收益分成、增值服務以及流量廣告分成,還有二級代理費用分成、加盟門店設備采購分成、原始股資本收益等等。
總部通過“分利體系”,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省級代理。這些省代很多都在文印行業浸淫多年,他們同樣看到了目前快印市場的種種痛點,只是苦于沒有一個好模式讓他們有所改變。
彭飛堅信,如果說移動互聯可以讓各大行業的傳統生態發生改變,那么這場由超級快印發動的快印革命必然會像星星之火燎原全國。原因很簡單,更高效、更有趣的生活是每個人的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