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一股“廉潔”之風,刮遍神州大地,從中央到地方,由政府機關到企業學校,無“風”勁吹。政府機關提倡廉潔從政,企業單位提倡廉潔生產,我們教育部門也提倡為人師表,廉潔從教。自古以來,學校便是一方凈土,寺廟是敬神之地,深受人們敬重;學校乃育人之處,亦為人們尊敬。但是,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有些人在金錢前面,思想發生了動搖,意志產生了崩潰,或成為“錢”的奴隸,或成為“權”的下人。為了獲得“關照”,家長賄賂老師,請吃飯,送禮物更是司空見慣。這些都是腐敗的開端,是罪惡的源泉,因此在學校開展反腐倡廉活動,是很有必要的。如何讓做教師的我們身心得到徹底的凈化、潔化、美化呢?
第一、端正思想態度
我們應認識到開展廉潔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感,才能落實到行動中去,有了重視、端正了態度,教學才有成效。絕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面雷聲大,下面雨點小”的面子工作,要讓廉潔教育在思想中扎根、生長、開花、結果。
第二、行為師,學為范
我們應約束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我們每天跟書本、跟學生打交道,看似不復雜,如果“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賢書”,也的確不復雜。但人是要接觸社會的,是要與他人比較的,一旦眼睛盯著“錢”看,就會產生“這山望著那山高”,“自己生活不如人”的想法,小一點會影響情緒、影響工作。大一點兒會跟著錢轉,迷失方向:利用工作之便,接受學生家長的錢物;搞有家教;亂購教輔資料,區別對待學生(按家長“貢獻”大小)等等行為會相應發生,輕者玷污了“教師”的清白,重者還會觸犯刑律。我們是教育者,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了維護教師的清白,為了不負社會的重托,為了教育祖國的未來,我們就應該時時約束自己,做學生的表率,做同行的楷模。
第三、及時自省
羽毛雖輕,能沉萬噸之舟。一個人的蛻變,絕不是突發的、偶然的,一定是在長期積累中,由小而大,由輕而重,最后才不能自拔的。我們做教師的,沒有人送我們金錢,沒有人給我們字畫,但我們從事的是陽光下最美好的事業,一個污點,就會讓我們的事業蒙羞,讓我們的人格受辱。因此,我們在每一天教學工作之余,還應該及時自省,不說三省吾身,至少每天要做到一省,每天睡覺前想一想:我今天的教學任務完成沒?我今天的學生工作到位沒?我今天上課是否微笑面對學生?我今天跟同事是否和諧共處?我今天的言行有沒有不妥之處?我今天的心情有沒有不爽之時?
通過自省,找出工作中的漏洞,查出思想上的裂隙,及時修補,及時防范,使自己的思想一直在陽光大道上行進,不會因為小的泥坑而濕了自己的“鞋”更不會因大的溝壑而失了自己的“身”。
第四、教育學生,從小抓起
廉潔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由于物質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人們接觸社會,認識世界的途徑也更加廣闊。“現在的孩子懂事早”是人們的普遍認識,這一方面是社會進步的結果,固然值得欣慰,但同時,社會的一些負面影響也進入了孩子的視野,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在吃穿上攀比,追求物質享受;在父母權力上攀比,追求心理虛榮。思想教育刻不容緩,廉潔教育應從娃娃抓起,一旦到了向同學投毒,朝黑熊潑酸,就悔之晚矣!廉潔教育要從小事抓起。通過學科教學把廉潔傳到學生中去。在學科教育中強調廉潔,是對青年道德思想誤區的“撥亂反正”。教師通過經常性的教學活動,用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品行影響和教育學生,起到言教與身教合一的作用。不斷提高廉潔從教的自覺性。校園中純真的眼睛,注視著學生身邊的人,用“廉潔”的道德標準衡量并約束自己身邊的人;對學生反映出的不良問題及時進行教育。校園中的莘莘學子,終將會成祖國棟梁,廉潔思想將成為他們興國安邦的精神之源。
第五、要擴大影響,形成常態
有人的地方,就要講廉潔。我們不能將“廉潔”只囚禁于校園內,而應該放歸社會,放歸自然,讓人教育人,人影響人,形成影響“鏈”,連成教育“網”。我們要讓學生影響家長,一個家庭至少有一個孩子,一個孩子至少影響兩名家長,這樣一來,就能使廉潔教育的影響成幾何級數的放大,讓廉潔之風吹遍社會角角落落,最終形成人人知廉,個個求廉的良好社會風尚。
廉潔思想是國家立身之本、中華民族興國安邦之源。教師要淡泊名利,志存高遠,有高瞻遠矚的目光,才能為國家的未來儲備德智兼備的優質人才。
作者簡介:汪江,男,漢,小學語文高級教師,重慶市墊江縣跳石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