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予菲
楊華曾在鞍鋼任職20年,調任東北特鋼不滿一年自縊身亡
楊華,1962年生,199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獲碩士學位,同年到鞍鋼工作,歷任鞍鋼副董事長、集團黨委書記,2015年4月任東北特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兼撫順特鋼董事長、黨委書記。2016年3月24日,在居所自縊身亡。
《環球人物》記者抵達遼寧的這日,又是個讓人喘不過氣的霧霾天。這個冶鐵大省現在又多了個稱號——霾都,遼寧人好像已經習慣了。
東北特殊鋼鐵集團(東北特鋼)是遼寧省的龍頭冶鐵企業,總部位于大連,由原大連鋼鐵集團、撫順特鋼集團、北滿特鋼集團重組于2004年,生產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特殊鋼鐵。但由于近年環境污染、經濟下行、能源轉型等問題,這家重組十年有余的大央企有些落寞了。而3月24日的一條新聞,又把它推上了頭條。
<img src="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hqrw/hqrw201609/hqrw20160938-1-l.jpg" alt="" />
當日午間,東北特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楊華在其居所自縊身亡。關于楊華的“突然死亡”,許多人都感到十分震驚。兩天后,一位接近楊華的人士和《環球人物》記者說起這事,仍然表現出了詫異,“54歲正是好時候,仕途剛上一個新臺階,要地位有地位,要錢有錢,他這一走留下的除了遺憾,還有死亡謎題”。
其實,楊華在東北特鋼總部大連的知名度并不高,一位大連官員告訴《環球人物》記者,直到看見新聞,他才知道楊華其人。“央企和政府不是一套系統,前者直屬中央,并且因其企業性質,職能是生產,而不是公共服務。所以不像一般的父母官,央企領導一般露面不多。”
楊華在大連“名氣不大”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去年4月他才調任至東北特鋼,此前一直任職于鞍山鋼鐵(鞍鋼)。楊華的“主戰場”在鞍山而非大連,更多媒體聚焦他曾工作過20年的鞍鋼。記者發現,楊華“出事”后,鞍鋼微信公眾號上就發表了相關文章,以示悼念。
楊華出生于1962年,1984年參加工作,后入讀北京大學,1990年畢業于哲學系倫理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畢業當年,楊華在鞍鋼參加了工作。他從基層崗位做起,調任東北特鋼前任鞍鋼集團黨委書記、鞍鋼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一位曾與他共同出席過活動的鞍山市官員告訴記者,楊華是位比較平易近人的領導,“楊書記學歷高,在鞍鋼內部人際關系處理得應該也不錯,一步步走上來。可能也正是因為哲學專業出身,他在鞍鋼一直負責黨群工作”。
一位鞍鋼工作人員曾與楊華有過近距離接觸,她口中的楊書記十分親切,且體恤下屬。讓人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時任黨委副書記的楊華,在視察工作時看到正在擦墻角的保潔工。“楊書記說實在太辛苦,當即決定發1000元補貼,按勞動辛苦的程度分給4個保潔人員,有人拿350元,也有拿250元、150元的,按勞分配。”跟《環球人物》記者說起楊華,這位工作人員有點激動。
《環球人物》記者輾轉來到楊華曾經工作的鞍鋼廠區。這片廠區占地9000平方公里,沿建國路40公里一路伸展開來。放眼望去,徑直馬路、交通燈、綠色植被、成片廠房,不時有車輛穿過,還有三三兩兩穿麻灰色制服的人結伴走過,儼然就是一個封閉的“小王國”。陪同人士告訴記者,廠區所有工作人員,甚至黨委書記、董事長也被要求在工作時間身著同樣的制服,這是鞍鋼文化。
鋼廠的行政主樓僅四層高,被刷得雪白。楊華在鞍鋼任職期間,辦公室就在這棟白樓里,門崗由警衛把守。
在鞍山,人人都有“鞍鋼”情懷。“二三十年前,鞍山人找對象想找鋼廠職工,大學生擠破腦袋都要往鞍鋼里鉆。現在,鞍山市50%的人口都是鞍鋼的員工或員工家屬。因為鞍鋼效益確實比較好,發錢最多。而楊華在鞍鋼主要負責黨群工作,和業績、效績關系不大。說白了就是,發錢的事不歸他管。”一位懂門道的鞍鋼員工告訴《環球人物》記者。
不過,鞍鋼內部確實早有了問題。去年7月,中央巡視組對鞍鋼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巡視,收到不少反映領導干部的問題線索。巡視意見中稱鞍鋼“盲目投資、監管失控,造成國有資產損失。內外勾結、利益輸送問題嚴重,近年來腐敗案件頻發”。
坊間也悄悄出現了傳聞。近兩年鞍山領導層動蕩大,去年8月吉林“首虎”、曾主政鞍山8年的谷春立落馬,而楊華自盡當日下午,時任鞍山市市長王陽涉嫌嚴重違紀被免職。有傳言說,楊華或許有問題。“政府班子和鞍鋼領導在公共場合的會面每年僅兩次,年前的座談會和年底的慰問,但往來應該不少,不排除另有蹊蹺的可能。”上述官員說。
關于楊華的死因,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在鞍鋼從事黨群工作,調任東北特鋼后,開始負責集團的具體經營,壓力太大,不堪重負,甚至有網友留言:“又一個抑郁而死的企業高管。”
有報道稱,自3月開始,楊華就去向不明,既沒有出現在單位,也沒有去拉投資,直至單位內部傳出上吊自殺的消息,大家才意識到他早就出了狀況。最直觀的問題是,楊華到任后一年,公司效益下滑。東北特鋼一名車間工人稱,從工資上看,楊華擔任董事長后,他們的工資已經下降了30%左右,這個月的工資拖欠了5天。
楊華“意外死亡”3天后,一份債券違約合同又一次將東北特鋼推上風口浪尖。東北特鋼發布公告稱,公司發行的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15東特鋼CP001”由于未能籌措到足夠的償債資金,不能按期足額償付,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東北特鋼表示,“公司近期銷售壓力很大,庫存商品增加,銷售回款不及時。雖然公司采取了加大回款力度、降低庫存,并通過多方渠道籌集資金等措施,但是截至3月28日,公司依然未能籌集到足額償付資金”。有人認為,楊華是因為面臨違約風險,深知自己經營失敗,扛不住壓力,走上了“不歸路”。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董事長楊華的意外死亡,在某種程度上更增加了公司債務違約的不確定性。
“其實,近年鋼鐵行業整體不景氣。據說,鞍鋼16萬人將裁員6萬,領導干部減薪50%,工人減薪20%,并出現了工資延遲發的現象。趕上行業寒冬,也不能將東北特鋼的經營不善全歸咎于楊華。坐到這樣的高位,他有他的過人之處,有自己的難處,肯定也有招人恨的地方,也可能真出了什么大問題。不過我們都應該客觀公正看待。”上述鞍山官員告訴《環球人物》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