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下行的傳統制造業,通過將互聯網、大數據的結合,這家服裝企業想探索出一條新出路。
編者按:自2012年以來,中國制造業開始逐漸進入寒冬,尤其是服裝制造業,訂單快速下滑,大批品牌服裝企業遭遇高庫存和零售疲軟,企業經營跌入谷底。然而正是這一年,山東紅領集團通過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模式,迎來高速發展期,定制業務年均銷售收入、利潤增長均超過150%,年營收超過10億元。
紅領模式的精髓,就是量身定制。中國制造業現在還在拼加班、辛苦、低成本,紅領已投入到難度極高的“西服定制”模式之中。為了滿足服裝定制的個性化需求,紅領研發出了一個個性化定制平臺——男士正裝定制領域的大型供應商平臺RCMTM(RedCollar Made to Measure,紅領西服個性化定制)。其核心是一套由不同體型身材尺寸集合而成的大數據處理系統。
這個平臺,可以讓紅領每天生產1 200套西服,一套西服的制作只需7個工作日,且都是一次制作完成,而人工定制一套西服的周期最少也是28個工作日。
紅領從12年前的一家每天只能完成幾件定制西裝的小型服裝企業,發展到如今更像一家互聯網企業。紅領3 000多名員工,全部的工序都在信息化的平臺上完成。在張代理看來,紅領是以大數據做背景,全程數據驅動,全員在互聯網上工作,從網絡云端上獲取信息、數據、指令,并與用戶實時對話。
2015年12月,復星集團旗下子公司復星瑞哲,完成了對紅領集團旗下個性化定制平臺“酷特智能”30億元的戰略投資。
“酷特智能”是一個互聯網交互平臺,不同之處在于,“酷特智能”是由C端驅動M端完成直接銷售的生態體系,也就是工商一體化的C2M電商生態體系。這是實現客戶訂單提交、產品設計、生產制造、采購營銷、物流配送、售后服務一體化的開放性互聯網平臺。
有別于“工業互聯網”,張代理更傾向于將紅領模式稱為“互聯網工業”。這一模式是互聯網時代平臺化經營的創新模式,是以互聯網思維進行快速復制推廣的模式。運用這一模式進行戰略經營,以數字化3D打印模式工廠為核心保障,用互聯網思維下的C2M平臺化電子商務運營手段,兩點一線、消除中間環節,運用互聯網平臺化運營交互手段和價值交互的方法,真正為C端消費者創造價值。
在過去的兩年當中,我們發現到紅領來取經的企業有4 000多家。但是說實話,大部分人還是來看熱鬧。有人說,你走到這一步不過是碰巧罷了。但是10年前我對紅領的設想,和現在一脈相承,這完全是十多年扎扎實實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10年前我說紅領要做大規模定制,全公司只有我一個人同意,每個人都是阻力。即使到今天,公司估計也頂多有50%的人明白了我要做什么。這世界上說服是沒有用的,只有兩個字有用——征服!
好在經過十多年的摸索加幾億元的投入,我們創造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
打碎部門,利益最大化
我認為,個性化定制就是最頂級的標準化。當你把衣服的每個模塊都分解為標準化的東西,并且轉變成計算機語言,再傳達給相應工位上的員工,這就是一個定制化的過程。
對于定制衣服來說,打版是很困難的一個環節。過去是由量體師手工操作,一個師傅一天撐死了打幾套,效率極低。多年的數據積累讓我找到了一套獨特的方法,可以直接在系統里面設計模型,完全實現自動化。現在我們的系統每天都會自動排單、自動裁剪、自動計算、整合板型。真正實現了“在線”工作而不是“在崗”工作。
阿里巴巴做的是C2B,紅領做的是C2M。什么叫C2M?就是消費者直接面對制造商。微笑曲線其實是扼殺了制造的價值,但如果人類想向文明進步,必須要朝著價值的源頭傾斜,所以省略不直接產生價值的中間渠道,讓消費者直接對接工廠,才是未來的大趨勢。
同樣的邏輯,在公司內部來看,不產生價值的部門也應該砍掉。公司存在的基礎是什么?利潤。不產生利潤的公司都是耍流氓,不產生利潤的部門都是不必要的。現在99%的公司機構設置都是錯誤的。比如說財務部門和人力資源部門完全沒有必要存在。財務為啥要有部?人力資源為啥要有部?一旦有了部門,員工都開始圍著部門來轉,而不是公司的最大利益。怎么辦?打破部門,把財務和人力資源的人放在公司整個流程的節點上,所有人都對著利潤這個源頭來做。同樣一件事兒,對著目標做和對著部門做有個質的差距。
這需要老板把公司整體的目標確定清楚,總共需要多少人,這些人是沒有上級的,所有人都對著源點,對著利潤來做。為什么要審批?大部分產生壞事、錯事兒的環節都是審批,一審批就會有貓膩。
一年前,我用紅領這個3 000人的企業在做樣本,到現在雛形基本上出來了,有些部門的效率提升了90%,成本降低很多。我們有個流程管控中心,這個中心就是管規范和流程,但它不管事。如果發現一件事不好了,這個中心去研究為什么不好,把流程重塑,規則重塑,但是它不允許管錢管物。流程更新要倡導互聯網思維,一定要小步快跑,要不停地優化和迭代。
效率之下,顛覆的價值
紅領最大的財富是什么?就是我們十幾年積累下來的大數據。這些數據包括這個人叫什么,怎么聯系,身高體重是多少等等。有了這套完整的數據,我們將來做的可不是一個人的一件服裝,而是他終身的服裝,而且不僅僅限于西服。
未來紅領這個名字將不復存在,會啟用一個新品牌叫“酷特智能”。它是一個平臺,相當于阿里巴巴,不同的是阿里巴巴做的是互聯網消費,我們做的是互聯網工業。酷特智能做了四件事情:
一是C2M電商直銷平臺;二是SDE工程——幫助傳統制造業改造,用工業化的成本和效率做個性化的產品;三是數據驅動的智能工廠;四是在打造一個品牌模型。
我已經把紅領用工業化的成本和效率制造個性化的產品的方法,做成了一套解決方案,也就是說這是一套方法論。適用于紅領,同樣也適用于任何制造行業。因為在紅領的整個設計思路中,是完全規范化的管理思路和標準化的運營體系,完全可以一次性把一整套的設計體系方案進行復制,方法是共通的。
這套方案別說中國,日本、美國、德國的企業都需要。因為,即使美國也只有10%的企業能真正做到工業4.0的標準,因為它們才有資金和實力去更新更高級的設備。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根本沒有這么多資金,能做的就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地升級改造。
截至2015年11月17日,我們已經把這套方法論應用到了國內兩家企業,一家是做鞋的,一家是做羽絨服的。目前看起來還不錯。當然未來不僅僅是服裝,我們還會涉及到更多的行業。以目前的服裝和ERP為基礎,加上不同的接口,就可以復制了。
其實,復制會比較簡單,因為該走的坑,該繞的彎,我都經歷了。美國著名的百貨公司為什么和我們合作?它就是看中了這點,希望我們能夠把它9 000家供應商改造成為定制的柔性供應商,來提高它的競爭力。
我的思想一般能比別人提前10~15年。80年代我買電腦的時候,別人都說我有病;當我想用工業化的手段和效率來做個性化產品的時候,全公司就我一個人支持和同意;當我現在想去把紅領這套全面方法覆蓋到其他行業中,大部分人都說我瘋了。但是有一個人覺得我做的這個事特靠譜且有前途,那就是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他專門飛到青島和我聊了半天,當下就拍板就要投資我們,未來可能會追加到30億元。這在復星是非常罕見的,因為完全沒有走規定的流程,而是直接郭廣昌一個人說了算。達晨創投前期也投了我們,所以錢太好找了,關鍵在于你能不能真正地創造價值。
從產業、模式到生態
我們現在另一個核心業務叫魔幻工廠。用SDE工程改造好的企業,就可以把產品拿到魔幻工廠上去賣。
魔幻工廠是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整合了消費者、設計師、小B客戶等等角色,涵蓋了男裝、女裝、童裝及設計師品牌等各種服裝。顧客不僅可以從移動端下訂單,還能隨時通過移動端App跟進自己的訂單進度。并且魔幻工廠所有的面料由世界頂級大牌面料商直供,但產品的最終價格可能只是同質競品的四分之一或十分之一。基于大數據驅動的智能制造體系,魔幻工廠能支持用戶進行每一粒紐扣,甚至每一個花邊的細節定制,真正實現“一人一版,一衣一款”的設計與裁剪,從訂單數據上傳到定制成衣出廠僅需7天時間。
從業務層面上看,包含了C2M、B2M、M2M、C2C四種模式。
C2M比較好理解,就是紅領目前的模式,這個模式下的定制衣服將會很便宜,消費者花兩千塊錢就可以買到意大利面料的衣服。
B2M就是一些小商家可以借用我們的平臺來生產,B客戶只要有我們的授權,就可以下載,這里面可以設計自己的logo,自己的品牌,直接對接我們的M廠來下單。
還有一個是C2C,這是人人創業的一個平臺。以前創業成本很高,你需要找一個量體師和一個裁縫,但是我們現在把創業簡單化,創業者通過我們審核以后,通過接受培訓,五個工作日學會量體,并且還會提供給創業者兩個季節的料測。相當于假如你是一個創業者,我們會送你一個3D的工廠以及全世界最好的面料供應商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到客戶并服務好客戶。
因為在我們看來,顧客只對自己的風格有忠誠度,對品牌是沒有任何忠誠度的。所以魔幻工廠推出了幾個系列,包括設計師推出來專業的款式、基本款、消費者自己設計的款式。設計好以后,消費者可以到我們的店面進行量體,目前我們已經可以在全國16個城市提供線下量體。
如果消費者想更方便點,我們還有自己的魔幻大巴,只需要在平臺上一鍵呼叫量體師,他們便可以上門采集數據。
未來,紅領不是要做服裝企業,而是做一個平臺型企業,可以進行跨界的定制,甚至是平臺化的定制。(摘編自《正和島決策參考》)
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點評:
他們是去掉裁縫,將量體、裁縫等幾個工序全部標準化,導致任何一個非專業人士都可以做衣服。這得益于生產端真正通過十年的硬功夫進行了升級。未來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把消費者與后方的M無縫對接。
尚品宅配董事長李連柱點評:
如果這樣去強調流程、規范,其實張董事長是把車間的工人當做機器人來看。當有一天機器人代替了人以后,人力資源部就真的要發生很大的變化了。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點評:
“互聯網+制造”將成為中國制造業新的成長動力,同時也會產生一批有數據門檻、兼具品質和效率的智能制造型企業,它們也將會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
中國電子商務創新聯盟專家李技點評:
無論是中國的“互聯網+”、美國的工業互聯網還是德國的工業4.0,其核心可以總結為三句話:軟件定義、數據驅動、平臺支撐,這三個特點在紅領模式里體現的都非常清晰,無論是GE、西門子的專家都對紅領模式表示出由衷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