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楊
摘 要:灌注樁在各類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可以有效提高土建工程地基的承載力,從而保證土建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分析了灌注樁的造孔、澆筑技術,研究了造孔等過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效的處理方法,以期促進我國土建工程建筑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灌注樁;造孔技術;澆筑施工;樁基
中圖分類號:TU75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6.145
隨著我國土建工程的發展,灌注樁的造孔和澆筑技術在不斷完善,灌注樁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為了更好地發揮灌注樁的作用,本文詳細分析了灌注樁的造孔和澆筑技術,以期有效提高灌注樁的承載能力,避免其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塌孔、斷樁、斜孔、卡鉆等安全事故,進而影響土建工程的正常施工。
1 土建工程中灌注樁的相關特征
灌注樁是土建工程穩定性的基礎保障,其各項技術的應用可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質量,保證土建工程的施工進度,有效提高土建工程各方面的經濟效益。通過灌注樁的造孔和采用澆筑等技術可保證工程基礎承載設施的質量,并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從而有效改善軟土地基,使地基的承載能力更強。此外,灌注樁的樁基還可與土壤形成較大的接觸面,從而提高土建工程地基的穩定性。
2 灌注樁的造孔
2.1 造孔機型的選擇
灌注樁常用的鉆孔機型主要有自走式鉆機和牽引式循環鉆機兩種。其中,自走式鉆機對鉆孔環境的要求比較嚴格,且造孔費用較高,但進尺速度較快;牽引式循環鉆機主要分大、中、小三種,每種鉆機都有各自的特征,其在灌注樁造孔中的應用比較廣泛。
2.2 造孔過程
在對灌注樁造孔時,施工人員應選擇切面光滑、顏色較深的黏土制備足量的泥漿,以免泥漿浸水后出現膨脹現象,并在拌制完成后用手觸摸泥漿,如果泥漿顆粒黏在手上,則表明拌制不夠均勻;泥漿制備完成后,應選擇合適的鉆孔護筒,護筒的作用是引導鉆頭的鉆進方向和保護鉆孔,避免水分流入井孔內和鉆孔坍塌現象出現;護筒選擇完成后,應定位灌注樁的造孔位置,并固定鉆機,以免在鉆進過程中產生振動,影響造孔精度;在鉆孔施工中,施工人員要時刻關注灌注樁中泥漿的比例,以免出現孔洞坍塌的現象;灌注樁孔洞成形后,需要清理孔洞,避免雜物在洞內沉淀,進而影響灌注樁后期的施工質量。
2.3 常見問題及其處理方法
2.3.1 卡鉆
在造孔過程中,常出現卡鉆的現象,其原因是灌注樁造孔孔壁的質量較差,常有碎塊掉落,導致灌注樁的灌注材料中夾雜有碎石或木塊,進而影響了鉆機的鉆進。當發生卡鉆問題時,施工人員不可強行鉆進,應利用泵機將已鉆好的孔洞中的水分抽干,并取出卡鉆的碎石或木塊。如果卡鉆的碎石或木塊處于黏土層,則可采用上提鉆機的方式取出碎石或木塊;如果卡鉆的碎石或木塊處于砂石層,則可利用鉆機將碎石或木塊擠進孔壁中。
2.3.2 塌孔
塌孔的原因是灌注樁填土層的厚度不足,且在后期拌制的過程中泥漿的比例過小,進而出現了塌孔現象。當出現塌孔問題時,施工人員需要及時上提鉆機,避免在塌孔過程中地層破壞鉆機。
3 灌注樁的澆筑
3.1 鋼筋籠的制作和吊裝
鋼筋籠可提高灌注樁的結構承載力,避免灌注樁出現開裂的現象,進而影響澆筑質量。在制作鋼筋籠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盡量選擇握裹力較強的光面鋼筋,并合理焊接鋼筋結構,從而使鋼筋籠緊縛在灌注樁外側。在吊裝鋼筋籠時,需要利用吊車調整吊裝位置,確保鋼筋籠的位置與灌注樁的孔位一致,并在吊裝完成后固定鋼筋籠,避免在澆筑過程中出現鋼筋籠錯位的問題,進而影響最終的澆筑質量。
3.2 混凝土材料的選擇
施工人員應選擇顆粒較小、泌水率和收縮性較低的水泥,且其標號不低于325#;選擇中砂為混凝土的細骨料,以保證混凝土拌和時的凝結程度;選擇表面光滑的鵝卵石為混凝土的粗骨料,從而提高混凝土拌和過程中的流動性,使拌和效果更佳;拌和用水不應使用油脂較多的工業水,且水溫不能過低。
3.3 灌注樁混凝土的澆筑
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需要制作塑料沙包,并將其放置在導管末端;逐漸降低導管,直至其與孔底較近時開始澆筑,且澆筑速度不能過快,以免導管內的泥漿被擠出,進而出現返漿和孔內真空現象,最終影響灌注樁的承載質量。
如果水分進入孔內,則混凝土會出現離析現象,進而影響灌注質量,因此,施工人員應盡量避免水分進入孔內。如果混凝土的沉降速度較快,則表明導管埋置過深;如果灌注過程中出現冒水現象,則表明導管埋置過淺。
此外,在建筑灌注樁時,應邊澆筑邊提升導管,以便在澆筑完成后可拆除所有導管;澆筑至灌注樁高程后,提出全部導管,從而使灌注樁的澆筑平面更加平整。
3.4 常見問題及其處理方法
3.4.1 斷樁
在灌注樁澆筑完成后,如果導管的埋設深度不合適,則會導致灌注樁中部出現真空現象,進而可能出現斷樁問題;如果灌注樁澆筑初期的混凝土用量較少,則可能出現斷樁問題;如果在澆筑過程中出現澆筑中斷現象,且中斷時間較長,則極可能出現斷樁問題。為了避免灌注樁出現斷樁問題,需要確定合適的導管埋置深度,增加初次灌注時的混凝土用量,保證灌注高度高于深埋底部1 m,并盡量避免出現澆筑中斷現象。如果因為澆筑失誤而出現斷樁問題,則可對土建工程的地基進行加樁補強處理。
3.4.2 導管堵塞
在澆筑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確保導管暢通,避免出現導管堵塞的現象,從而保證灌注樁的澆筑質量。如果澆筑速度過慢,則混凝土會緩慢凝固,此過程中形成的碎渣會堵塞導管,導致后續澆筑難以進行。因此,施工人員應實時觀察導管的狀態,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速度和澆筑均勻度,并及時攪拌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出現凝固現象。此外,還需要清理澆筑導管的管壁,保證管壁光滑。
3.4.3 鋼筋籠上拱
在澆筑過程中,如果出現鋼筋籠的上拱問題,則可能是因導管埋置過深,導致混凝土向上推起鋼筋籠。此外,也可能是因鋼筋籠的質量較差或未與灌注樁的接頭鉤掛連接,導致鋼筋籠上拱。當發現鋼筋籠上拱問題時,施工人員需要適當提升導管的高度,檢查鋼筋籠的鉤掛設施,并在再次固定鋼筋籠后才可繼續澆筑,以免鋼筋籠上拱位移,影響灌注樁的澆筑質量。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灌注樁造孔和澆筑施工中,施工單位要加強前期技術準備工作,核對和完善施工方案,以保證各項施工程序的準確性,并加強對施工現場的質量管理和相關工序的檢查,從而保證灌注樁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繼廣,劉彥祥.后注漿技術提高鉆孔灌注樁承載力的分析[J].水道港口,2010(01).
[2]程曄,龔維明,張喜剛,等.超長大直徑鉆孔灌注樁樁端后壓漿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0(S2).
[3]陳金寶.雙通高速公路鉆孔灌注樁施工控制要點分析[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2010(06).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