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強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市政道路工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道路建設中,有新道路的施工,還有舊道路的改造。舊公路的改造成本低、資源回收利用率高,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舊公路的改造過程中,經常采用的技術就是冷再生技術。
關鍵詞:公路改造;冷再生技術;混凝土;攤鋪工藝
中圖分類號:U418.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6.157
我國城市道路的主要類型是瀝青公路,很多瀝青公路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出現路面破損,無法滿足使用需求的情況。如果重新修建公路或將公路進行銑刨,就會大大提高建設成本,并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因此,需要使用先進的技術對舊公路進行改造。而目前在舊公路改造中,采用最多的技術就是冷再生技術。
1 公路冷再生技術
與其他瀝青路面處理方式相比,冷再生處理技術能夠實現對舊材料的循環使用,同時能保證道路的強度和厚度達到使用要求。所謂“冷再生技術”,就是將原有破損路面進行翻挖、回收、破碎,然后對破碎后的材料進行篩分,將經過篩分后的材料與再生劑、新的瀝青和其他新材料攪拌混合,最后將混合之后的材料攤鋪在路面上,從而實現對舊公路的改造。目前使用的路面冷再生技術中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對道路面層進行冷再生處理和對道路的基層與面層同時進行冷再生處理。
2 瀝青混凝土面層的冷再生處理
對道路面層進行處理就是對原有道路的面層進行處理,然后將其作為道路的下面層或上基層。對原有路面進行冷再生處理時,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施工工藝:①對原有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在原地進行銑刨和破碎,將破碎之后的材料進行篩分,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摻入新的瀝青、水泥、水和碎石等材料,攪拌均勻后開始攤鋪、碾壓,最終形成新的道路。②對原有的道路進行銑刨之后將材料運送到乳化瀝青廠進行處理,摻入新的材料并攪拌均勻之后再運送到施工地點進行攤鋪與壓實,形成新的道路。
這兩種施工工藝的施工順序大致相同,區別在于對路面材料的處理地點不同。對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冷再生處理時的施工工藝一般是先對原有道路進行銑刨、破碎、篩分,然后在篩分后的材料中摻入新的材料進行攪拌,最后攤鋪與壓實,形成新的道路。下面對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注意事項進行總結。
2.1 銑刨與破碎
銑刨時,要盡量避免銑刨料在堆放或生產的過程中出現結塊的現象,同時在運輸銑刨料時,為了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損失,一般都是將銑刨料直接運送到攪拌廠進行堆放儲存。在對銑刨料進行篩分時,需要按照材料的大小設置多個直徑不同的篩分網,實現對銑刨料的分類。為了提高舊公路銑刨料的使用率,需要設置一個破碎機,對銑刨料進行破碎。需要破碎的材料直徑都在30 mm以上,從而實現了對其的充分利用。
2.2 攪拌
銑刨料在經過破碎和篩分之后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摻入新的瀝青等材料,然后將混合料放入攪拌機中攪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配合比例要滿足一定的要求。為了嚴格控制配合比,需要對攪拌之后的材料進行試驗,保證配合比的精確性。同時,在攪拌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攪拌時間,因為攪拌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對材料的使用效果產生影響。
2.3 攤鋪與壓實
在攤鋪材料時,一般使用最為傳統的攤鋪工藝和機械,但要保證攤鋪的厚度均勻,并嚴格控制材料中水分的散失速度。
3 瀝青混凝土道路面層與基層冷再生技術
除了上面所述的對瀝青混凝土道路的面層進行冷再生處理外,還可以對道路的基層與面層同時進行冷再生處理。這兩項技術的施工工藝非常相似,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對基層與面層同時進行冷再生處理時,需要使用工作效率更高的銑刨機械對原有道路的面層與基層同時進行銑刨和破碎,然后在銑刨料中摻入新的瀝青、水、水泥等材料,經過攪拌之后進行攤鋪與壓實,從而形成新的道路。
在對瀝青混凝土道路的基層與面層進行冷再生處理時,可采用現場攪拌和廠拌兩種方式,兩種方式有著不同的施工方案。采用就地攪拌的冷再生技術時,首先要用方格網布灰的方式對低灰量材料進行處理,然后通過冷再生機對舊材料與水泥進行攪拌。在攪拌的過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控制再生機的行駛速度,保證水車與再生機的行駛速度相同。水車在前面灑水時,要保證新材料的含水量與原有材料中的含水量一致。攤鋪新材料后要找平,然后使用振動壓路機、三輪壓路機和膠輪壓路機這三種機械分別進行碾壓,最后對碾壓成型的道路進行灑水與養護。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的灑水養護過程中,要設置相關的標識,禁止車輛通行。
4 結束語
市政道路的有效維護可以保證人們的出行、貨物的運輸和信息的傳遞,與城市的建設和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為了實現近些年來國際上所提倡的節能減排目標,我國研發出了道路冷再生技術,通過對原有道路材料的有效利用,實現了對舊道路的改造。采用該技術有利于保護環境,并實現材料的循環利用,應該引起相關人員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趙永寬,錢華,舒嵩嶺.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研究[J].交通標準化,2015(9).
[2]劉福明,高建華,孫紅燕,等.乳化瀝青冷再生技術在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中的應用[J].中外公路,2014(6).
[3]拾方治,孫大權,羅芳艷,等.泡沫瀝青混合料物理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J].公路,2014(5).
[4]李秀君.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抗剪性能的試驗研究[J].建筑材料學報,2014(1).
[5]孫長軍.瀝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質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5(5).
[6]鄭永清.廢舊瀝青混合料的再生利用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15(2).
〔編輯: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