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年
(濟南軍區第四五六醫院藥械科,山東 濟南 250031)
?
左旋多巴對帕金森病大鼠海馬區酪氨酸羥化酶及α-突觸核蛋白表達的影響
許文年
(濟南軍區第四五六醫院藥械科,山東濟南250031)
〔摘要〕目的探討左旋多巴(L-dopa)對帕金森病(PD)大鼠海馬區酪氨酸羥化酶(TH)及α-突觸核蛋白(α-Syn)表達的影響。方法選取9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PD模型組和L-dopa干預組各32只;各組再隨機分為4 d和8 d兩個亞組,各16只。對PD模型組和L-dopa干預組大鼠皮下注射魚藤酮乳液(2 mg/kg)建立大鼠PD模型,對照組皮下注射等劑量的葵花油。造模成功后對L-dopa干預組大鼠灌胃給予L-dopa干預治療,對照組及PD模型組大鼠灌胃給予生理鹽水,各組中兩個亞組均分別持續4 d和8 d。采用Y型電迷宮試驗檢測各組大鼠的學習與記憶能力,海馬區TH和α-Syn的陽性細胞計數及表達水平的檢測分別采用免疫組化法及Western蛋白印跡法。結果PD模型組大鼠的學習與記憶能力顯著低于對照組,而L-dopa干預組較PD模型組明顯提升(P<0.05);PD模型組及L-dopa干預組大鼠的TH陽性細胞數及表達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L-dopa干預組高于PD模型組,且L-dopa干預組的8 d亞組高于4 d亞組(P<0.05);PD模型組及L-dopa干預組的α-Syn表達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L-dopa干預組低于PD模型組,且L-dopa干預組的8 d亞組低于4 d亞組(P<0.05)。結論魚藤酮可誘導大鼠發生PD,使其學習與記憶能力顯著下降,L-dopa可通過增強海馬區的TH表達水平,抑制α-Syn的表達,從而治療PD。
〔關鍵詞〕帕金森病;左旋多巴;酪氨酸羥化酶;α-突觸核蛋白;海馬
帕金森病(PD)的發病機制與黑質紋狀體多巴胺(DA)缺乏有關,其典型病理改變為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胞質內路易小體(LB)的形成。酪氨酸羥化酶(TH)是由酪氨酸合成DA過程中的關鍵限速酶,與PD密切相關〔1〕。α-突觸核蛋白(α-Syn)是LB的主要結構成分,可抑制DA的釋放,研究顯示α-Syn與PD相關,可作為診斷PD的一種生物學標志物〔2〕。PD的臨床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左旋多巴(L-dopa)是目前治療PD的最重要的藥物之一,其本身無活性,須經氨基酸脫羧酶的作用轉化為DA而發揮藥理學作用。研究顯示〔3〕,L-dopa可影響大鼠結腸TH及α-Syn的表達,研究旨在探討L-dopa對海馬區TH及α-Syn表達的影響。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動物選取9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由山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月齡3~4個月,體重250~350 g,未出現特定病原菌級(SPF級)。于山東大學屏障環境動物實驗室自由進食喂養,室溫(23.0±2.0)℃,濕度50%~75%,自然光照,適應性喂養2 w。
1.2實驗儀器、試劑
1.2.1儀器臺式高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Y型電迷宮(自制),奧林巴斯BX63全自動顯微鏡掃描系統(日本奧林巴斯公司),電泳儀(北京華陽分析儀器廠),凝膠成像分析系統(廣州易測儀器有限公司)
1.2.2試劑L-dopa(美國Sigma公司),魚藤酮(陜西昂盛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葵花油,兔抗TH單克隆抗體及兔抗α-Syn多克隆抗體(美國CST公司),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液(中國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鈉(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PAGE)低分子量標準蛋白(華美生物公司),即用型免疫組化SP試劑盒(南京森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快速Western blotting試劑盒(上海易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方法
1.3.1動物分組將96只大鼠按照隨機分組方法分為對照組、PD模型組、L-dopa干預組各32只;每組再隨機分為模型制備成功后4 d、8 d兩個亞組各16只。其中8只用于免疫組化法檢測,8只用于Western印跡法檢測。
1.3.2PD動物模型制備采用頸背部皮下注射魚藤酮方法對PD模型組和L-dopa干預組大鼠制備PD模型:(1)魚藤酮乳液配制:以葵花油溶解魚藤酮配制濃度為2 mg/ml的乳液,充分震蕩混勻后避光保存。(2)皮下注射:以2 mg/kg劑量計算各只大鼠的魚藤酮乳液用量,碘伏消毒后,捏起大鼠頸背部皮膚,用1 ml注射器皮下注入。(3)造模成功大鼠篩選:觀察大鼠的行為學變化,參照相關文獻〔3〕,以行為學評分2~6分為大鼠造模成功標準。同時對照組大鼠頸背部皮下注射同劑量的葵花油。
1.3.3處理方法對L-dopa干預組大鼠給予15 mg/kg L-dopa灌胃,2次/d;對照組及PD模型組大鼠均給予2 ml的生理鹽水灌胃,2次/d,各組的兩個亞組大鼠均分別持續4 d和8 d。
1.4觀察指標
1.4.1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檢測將各組大鼠進行Y型電迷宮測試〔4〕,電壓為40 V,采用不固定次數隨機法(即安全區以無規則的次序變換)。學習能力:將大鼠靜置于起步區3 min后電擊,大鼠逃至安全區,燈光持續15 s后熄滅休息,45 s后重新開始下一次操作,以連續10次試驗中9次正確為達到學會標準。記憶能力:24 h后以相同方法測試大鼠記憶保存情況。
1.4.2TH和α-Syn陽性細胞計數采用免疫組化法對TH和α-Syn陽性細胞進行計數:(1)海馬組織提取:腹腔緩慢推注10%水合氯醛溶液3 ml/kg麻醉大鼠,斷頭處死。迅速打開大鼠顱腔,取出完整全腦,取海馬組織,清洗干凈后迅速放入液氮中,然后放入EP管中-80℃保存。(2)腦干標本制作:取2~3 g腦干組織經4%多聚甲醛固定24 h,常規包埋、切片、脫蠟、水化、抗原修復;0.3%過氧化氫封閉內源性氧化酶20 min;1%山羊血清封閉20 min,分別加入Ⅰ抗(兔抗α-Syn多克隆抗體,兔抗TH單克隆抗體),4℃孵育過夜;再分別加入生物素Ⅱ抗及辣根酶標記鏈霉卵白素,均于37℃孵育30 min;以上操作均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浸洗3次,5 min/次,后DAB顯色。(3)陽性細胞計數。從各亞組大鼠腦干標本中隨機選取不重疊的6視野進行TH及α-Syn陽性細胞計數,光鏡下陽性細胞胞漿呈棕黃色,胞核呈淺藍色或紫藍色,高倍鏡下觀察陽性細胞形態變化,進行細胞計數。
1.4.3TH和α-Syn水平測定采用Western蛋白印跡法:(1)蛋白樣品處理。取海馬組織按40 mg/kg加入蛋白裂解液,電動勻漿器勻漿,冰浴中靜置30 min,12 000 r/min,4℃離心10 min,取上清液-20℃保存。經蛋白定量后分裝,用4℃預冷的PBS液調蛋白濃度及SDS-PAGE蛋白上樣緩沖液至上樣量一致,沸水浴加熱3~5 min,使蛋白質充分變性;(2)上樣、電泳。將樣品冷卻至室溫后直接上樣至SDS-PAGE膠加樣孔內,放置電泳裝置內,電壓設置100 V,電泳時間100 min。聚偏氟丙烯(PVDF)轉模、封閉,后參照說明書進行Ⅰ抗、Ⅱ抗孵育;(3)表達量分析。洗模,以增強化學發光法(ECL)顯色,在Image J圖像分析軟件下觀察目的蛋白條件及內參的光密度值,兩者的比值反映目的蛋白的相對水平。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4.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SNK-q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各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檢測三組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D模型組大鼠學習與記憶能力顯著低于對照組,而L-dopa干預組較PD模型組明顯提升(P<0.05)。見表1。
2.2各組大鼠TH和α-Syn陽性細胞數比較PD模型組及L-dopa干預組大鼠的TH陽性細胞數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L-dopa干預組分別高于PD模型組,且L-dopa干預組中的8 d亞組TH細胞數高于4 d亞組(P<0.05);此外,PD模型組及L-dopa干預組的α-Syn陽性細胞數均高于對照組,而L-dopa干預組分別低于PD模型組,且L-dopa干預組的8 d亞組低于4 d亞組(P<0.05)。見表2。
2.3各組大鼠腦干TH和α-Syn表達水平比較PD模型組及L-dopa干預組大鼠的TH表達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L-dopa干預組分別高于PD模型組,且L-dopa干預組中的8 d亞組TH表達水平高于4 d亞組(P<0.05);此外,PD模型組及L-dopa干預組的α-Syn表達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而L-dopa干預組分別低于PD模型組,且L-dopa干預組的8 d亞組低于4 d亞組(P<0.05)。見表3。

表1 各組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測試結果〔n=32,n(%)〕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PD模型組比較:2)P<0.05

表2 各組大鼠TH和α-Syn陽性細胞數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PD模型組比較:2)P<0.05;與8 d亞組比較:3)P<0.05,下表同

表3 各組大鼠腦干TH和α-Syn表達水平比較
3討論
PD是一種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主要表現為運動功能異常,同時可伴隨學習、記憶能力降低等癥狀。研究發現,約有4%~93%的PD患者在發病中晚期會呈現PD性癡呆,臨床表現為記憶力、視覺空間、認知能力等受損〔5〕,其機制可能與大腦皮質、海馬區神經元變性有關。本研究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4〕,說明PD模型組大鼠經魚藤酮染毒后海馬區可能發生神經元退變,而導致海馬區功能受損。
目前PD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大部分學者認為與氧化應激、線粒體功能障礙和免疫異常等有關。其主要病理改變為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的退行性病變,導致DA的缺乏。目前臨床上PD主要以L-dopa替代治療為主,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提出不同的治療方法〔6〕,如營養因子治療、干細胞移植治療等,但應用于臨床仍面臨高費用、長期療效不確定等問題〔7〕。L-dopa本身沒有活性,其由血腦屏障進入腦內經過酶的催化作用合成DA而發揮效應,TH是DA合成過程中的重要催化酶,α-Syn也是PD發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構成成分。
本研究結果提示魚藤酮誘發大鼠產生PD疾病癥狀,且其可能通過抑制TH酶水平及激發α-Syn成分的產生而促進PD疾病的發生發展。魚藤酮是一種細胞毒性化合物,其主要生化效應是抑制細胞呼吸鏈對氧的利用,造成內呼吸抑制性缺氧。體外研究發現,魚藤酮對DA細胞的毒性作用多樣,既可增強DA細胞對其他有害因素的敏感性,又可直接誘發DA細胞凋亡,還可通過促進DA神經元的釋放經自身氧化作用而損傷DA神經元〔8〕。此外,L-dopa可以通過激發TH酶水平,抑制α-Syn的產生而發揮治療PD的作用,顯著改善PD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且治療時間與療效呈正比。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似〔3〕。可能是L-dopa可通過增強TH酶水平表達,及抑制α-Syn釋放的作用,從而促進酪氨酸合成為DA及抑制體內LB的生成,達到延緩PD發展的目的。但對于L-dopa的臨床副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4參考文獻
1何珊.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腦內TH表達變化的實驗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14.
2李鑫,馮濤,郜麗妍,等.α-突觸核蛋白聚集作為帕金森病生物學標記物的研究進展〔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9):1004-6.
3畢樹立,劉斌,高海英.左旋多巴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結腸酪氨酸羥化酶和α-突觸核蛋白表達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4;29(10):1047-50.
4邢紅霞,袁燕,劉勝,等.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學習記憶能力與左旋多巴的關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7):1069-75.
5王樂,畢勝,范曉雪,等.維生素D及其受體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3):594-7,518.
6李雨濛,于會艷,秦斌.帕金森病的治療現狀及未來〔J〕.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2015;23(3):215-9.
7林劍霞,潘瑤,李妍.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5;36(2):144-7.
8畢樹立,高海英.司來吉蘭聯合補中益氣湯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結腸TH,α-Syn表達的影響〔J〕.河南中醫,2015;35(3):512-4.
〔2015-10-25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中圖分類號〕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7-1556-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7.009
第一作者:許文年(1971-),男,副主任藥師,主要從事臨床藥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