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才 王少雄 黃 程
(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海南 海口 571100)
?
早期康復治療聯合電針對老年額顳部顱腦損傷患者執行功能的影響
周德才王少雄黃程
(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目的探討額顳部顱腦損傷患者應用早期綜合康復聯合電針治療對執行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額顳部顱腦損傷患者8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給予一般康復治療。觀察組給予早期綜合康復聯合電針治療。結果治療8、12 w后,觀察組持續性應答數(RP)少于對照組(P<0.01)。治療12 w后,觀察組患者概念化水平百分數(RFP)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16 w后,觀察組錯誤應答數(RE)、RP、非持續性錯誤(NRPE)都少于對照組(P<0.01)。治療16 w后,觀察組畫鐘測驗(CDT)、選擇完成分類數(CC)、RFP都高于對照組(P<0.01或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早期綜合康復聯合電針治療額顳部顱腦損傷,能夠有效促進患者執行功能恢復,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額顳部顱腦損傷;早期綜合康復;電針;執行功能
額顳部顱腦損傷在顱腦損傷患者中是常見的一種,損傷重,死亡率高。本研究主要探討額顳部顱腦損傷患者應用早期綜合康復聯合電針治療對執行功能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對象選取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的額顳部顱腦損傷患者82例,Glasgow評分8~12分,患者意識清晰,無語言、聽覺功能障礙。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60~72〔平均(64.9±8.4)〕歲。對照組男22例,女19例,年齡60~75〔平均(65.1±9.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一般康復治療。主要采用神經促通技術促進額顳部顱腦損傷患者運動、姿勢、控制力及平衡反應的康復治療。觀察組:給予早期綜合康復聯合電針治療。(1)認知康復:結合認知心理學及Bobath治療法,針對額顳部顱腦損傷患者注意力、記憶能力及定向力等方面進行康復治療;(2)執行功能康復: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采用簡單數字計算、排序、物品分類等相關康復訓練,合理安排患者進行日常活動,通過反復訓練強化患者執行及相關問題解決能力,促進患者記憶力、控制力及認知能力康復。兩組患者認知康復及執行功能康復訓練時間50 min/次,1次/d;(3)電針治療:通過電針刺激頭部阿是穴及喻穴等,促進患者認知功能改善。電針治療時間20 min/次,1次/d,兩組患者療程均為16 w。
1.3觀察指標兩組患者畫鐘測驗(CDT)評分方法〔1〕:采用CDT法。測試者按照要求在2 min內畫出預先給定時間點的正確鐘面圖形。兩組患者威斯康呈卡片分類測驗(WCST)評分方法〔1〕:使用紅、綠、黃、藍四色模板及128張顏色形成不同的卡片。測試者根據四色模板將128張卡片進行分類。WCST測試結果評分采用計算機測評,測評指標分為選擇完成分類數(CC)、錯誤應答數(RE)、完成第一個分類的應答數(RF)、持續性應答數(RP)、持續性錯誤數(RPE)、概念化水平百分數(RFP)及非持續性錯誤(NRPE)。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t及χ2檢驗。
2結果
2.1治療前后CDT、WCST評分治療前,兩組患者執行功能CDT及WCST評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12 w后,觀察組RP少于對照組(P<0.01)。治療12 w后,觀察組RFP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16 w后,觀察組RE、RP、NRPE少于對照組(P<0.01);而CDT、CC、RFP高于對照組(P<0.01或P<0.05)。見表1。
2.2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T、WCST評分的比較,分,n=41)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n(%),n=41〕
3討論
顱腦損傷是一類高致殘率及病死率的疾病,患者治療不及時,可出現運動不協調、言語不清等后遺癥,導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2〕。執行功能損傷是顱腦損傷造成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的常見病變〔3〕。其中,額顳部顱腦損傷多數可引發患者執行功能障礙,而執行功能障礙可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能力〔4〕。文獻認為〔5〕,在適當條件下進行有效康復治療顱腦損傷患者,可促進病損周圍細胞進行重組和代償,促進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部分恢復。臨床治療顱腦損傷造成的執行功能主要采用康復訓練療法〔6〕。
文獻報道〔7〕,針刺可以促進腦損傷后神經再生與神經功能恢復。本研究發現,早期綜合康復聯合電針能夠促進患者執行功能逐漸改善,且執行功能的恢復是一個緩慢漸進過程。此外,本研究結果還表明早期綜合康復聯合電針治療,在促進患者執行功能恢復同時,還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4參考文獻
1 蔡正華,黃志東,馬寶君,等.額顳部顱腦損傷術后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執行功能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4;43(12):1497-9.
2于洋,張琳瑛,閆華.重型顱腦創傷早期康復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14;14(6):548-51.
3李蘭,徐慧蘭,劉躍暉.早期康復治療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干預效應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6):736-7.
4郭新榮,郝孝盈.針刺配合康復訓練對顱腦損傷運動障礙的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2;33(12):1656-7.
5陳正宏.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4;21(3):303-4.
6 韓永耀,劉玉翠,張英,等.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9):720-1.
7 張毅敏,程少冰,聲鑫,等.針刺對顱腦損傷模型大鼠腦組織神經生長因子、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1):6100-2.
〔2015-09-27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中圖分類號〕R65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7-1663-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7.058
基金項目:海南省衛生廳科學研究課題(No.瓊衛2012PT-92)
第一作者:周德才(1977-),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顱腦損傷和高血壓腦出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