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鵬 王 鵬 成 俊
(新疆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
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兩種尿道吊帶手術治療對比
郭小鵬王鵬成俊
(新疆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泌尿外科,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摘要〕目的對比觀察經陰道無張力尿道吊帶術(TVT)和經閉孔陰道無張力尿道吊帶術(TVT-O)治療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療效、安全性和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92例老年壓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6例,對照組患者采用TVT,觀察組采用TVT-O,對比觀察兩組治療效果、手術時間和術中失血量、術后并發癥以及手術前后生活質量的變化;生活質量采用盆底功能影響問卷簡表7(PFIQ-7)、排尿困擾量表(UDI-6)和尿失禁影響程度相關問卷(IIQ-7)評價。結果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手術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失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3個月PFIQ-7、UDI-6和IIQ-7評分均較術前顯著降低(P<0.05),兩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TVT和TVT-O是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兩種安全有效的尿道吊帶手術治療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但TVT-O操作簡單,創傷小。
〔關鍵詞〕壓力性尿失禁;經陰道無張力尿道吊帶術;經閉孔陰道無張力尿道吊帶術;生活質量
壓力性尿失禁多發生于絕經后的老年女性患者,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病情遷延難愈〔1〕。壓力性尿失禁傳統治療方法療效欠佳,無張力中段尿道吊帶術是壓力性尿失禁治療的新方法,包括經陰道無張力尿道吊帶術(TVT)和經閉孔陰道無張力尿道吊帶術(TVT-O),本研究擬對比觀察兩種尿道吊帶手術治療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療效、安全性和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老年壓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92例,均經婦科檢查、尿動力學檢查和尿墊試驗確診,排除其他膀胱病理性疾病和神經源性疾病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6例,年齡60~81歲,平均(69.31±10.52)歲;病程4個月~6年,平均(3.03±1.87)年;尿失禁程度:輕度6例、中度28例、重度12例。對照組46例,年齡60~79歲,平均(69.08±10.49)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2.97±1.69)年;尿失禁程度:輕度4例、中度26例、重度16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尿失禁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手術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TVT,取截石體位,連續硬膜外麻醉,采用Prolene帶針網狀吊帶(美國強生公司生產),自陰道前壁切口內,沿尿道兩旁間隙向下腹部穿刺,沿恥骨上緣中線兩側切口處穿出。膀胱鏡檢查膀胱腔,網狀吊帶置于尿道中段,緊張度調整至合適無張力,縫合陰道前壁切口包埋吊帶,對側方法相同,導尿管留置2~3 d。
觀察組患者采用TVT-O術,取截石體位,連續硬膜外麻醉,于尿道口水平上方2 cm和與兩側恥骨支交點旁側2 cm處用標記筆各做一小切口,自陰道前壁切口內,經閉孔膜一側通道進入,戳穿閉孔膜,自恥骨支旁小切口穿出,拉出網狀吊帶,調整吊帶松緊程度,尿道與吊帶間預留1 cm間隙并剪去多余吊帶,壓迫止血,縫合陰道前壁和會陰部切口包埋吊帶,對側方法相同,導尿管留置2~3 d。
1.3評價指標(1)臨床療效:采用Grouts-Blaivas評分法對手術效果進行評價,尿情況、尿墊試驗和尿失禁癥狀三項總分:0分表示治愈,1~5分表示改善,6分表示失敗。治愈率=治愈例數/總例數×100%。(2)記錄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和術中失血量。(3)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拔出導尿管之后尿頻尿急等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4)生活質量:采用盆底功能影響問卷簡表7(PFIQ-7)、排尿困擾量表(UDI-6)和尿失禁影響程度相關問卷(IIQ-7)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生活質量越差,分別于術前和術后3個月評價1次。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χ2檢驗和t檢驗。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愈率為86.96%(治愈40例,改善6例),高于對照組的73.91%(治愈34例,改善12例),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593,P>0.05)。
2.2兩組手術時間和術中失血量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19.27±4.20)min〕短于對照組〔(25.68±5.72)min〕,術中失血量〔(8.11±2.35)ml〕少于對照組〔(13.24±3.89)ml〕(t=5.021,4.278,P<0.05)。
2.3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3.04%(尿頻尿急2例,大腿根部疼痛4例),對照組為10.87%(尿頻尿急3例,大腿根部疼痛2例),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χ2=0.447,P=0.689)。
2.4兩組手術前后生活質量變化比較見表1。兩組術后3個月PFIQ-7、UDI-6和IIQ-7評分均較術前顯著降低(P<0.05);兩組之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手術前后生活質量變化比較(分,±s,n=46)
與術前比較:1)P<0.05
3討論
壓力性尿失禁是老年女性常見病,發病率高達30%以上,且隨年齡的增長而升高。正常人體的近段尿道和膀胱均位于盆底以上,當腹壓增高時,壓力傳遞到膀胱和近段尿道,支持尿道和膀胱頸的韌帶以及筋膜對腹壓產生反作用,擠壓尿道使尿道關閉,尿液不會自主漏出。壓力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尿道軸發生改變,尿道內括約肌完整性缺陷,尿道橫紋肌凋亡,造成盆底韌帶以及筋膜松弛,當腹壓增高時不能正常擠壓尿道使尿道關閉,造成漏尿。
吊床理論認為,尿道是由盆內筋膜和陰道前壁支撐,側方依附于腱弓和肛提肌上,從而將尿道壓向堅硬的恥骨,盆內筋膜和陰道前壁擠壓產生尿道閉合〔2〕。有資料顯示,女性尿失禁患者尿道變薄,尿道周圍組織和韌帶變形,導致恥骨直腸肌明顯偏移〔3〕。基于吊床理論,中段尿道吊帶術應運而生,中段尿道吊帶術是指通過穿刺將網狀吊帶放置于中段尿道周圍,代替吊床,托住尿道,是女性壓力性尿失禁一類手術方法的總稱。研究顯示〔4,5〕,中段尿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治愈率高達80%,且不隨時間的延長而降低,遠期療效穩定。TVT和TVT-O是中段尿道吊帶術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術式,TVT應用時間較早,是通過穿刺經陰道前壁沿尿道兩旁間隙向下腹部,從恥骨上緣中線兩側穿出,從而將網狀吊帶無張力植入在尿道中段,從而使患者的尿道得以支撐。盡管多項研究均表明TVT在治療老年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具有理想的效果,但隨著臨床應用的廣泛,報道的膀胱穿孔、血管、神經損傷等并發癥越來越多〔4,5〕。TVT-O是在TVT基礎上設計的新的穿刺路徑,自陰道前壁經閉孔膜一側通道進入,戳穿閉孔膜,自恥骨支旁小切口穿出。本研究結果發現TVT-O手術時間更短,術后出血量更少。與TVT相比,TVT-O穿刺路徑遠離尿道、膀胱和恥骨后間隙,穿刺路徑更簡捷,術中無需移動尿道也不需要行膀胱鏡檢查,縮短了手術時間,簡化了手術操作,創傷更小,在老年患者中耐受性更高,且療效和TVT類似。此外,TVT-O操作簡單,學習和掌握容易,降低了手術的風險〔6,7〕。
壓力性尿失禁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產生嚴重影響,從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表現在刻意減少飲水量、經常使用尿墊引起濕疹和尿布炎等并發癥,情緒低落,逃避社會活動,自卑,影響夫妻感情和家庭關系等〔8〕。
4參考文獻
1Malaterre J,Viart L,Forzini T,etal.Evolution of surgical activity related to the femal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with regard to the ageing of the French female population〔J〕.Prog Urol,2015;25(7):396-403.
2陳慧興,呂堅偉,冷靜,等.TVT與TVT-O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和并發癥比較〔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2(4):412-5.
3白玫,劉弘毅,韓悅,等.女性壓力性尿失禁尿道中段韌帶改變的MRI評價〔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46(4):336-9.
4張耀光,魏東,王建業,等.經閉孔無張力尿道吊帶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與安全性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2;33(9):672-4.
5崔光華,鐘秀宏.經TVT-O術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判定〔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5):677-8.
6莊雅麗,何娟.TVT-O治療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12;16(4):485-7.
7吳維,周茜,鄭靖莉,等.女性壓力性尿失禁TVT-O治療的臨床體會(附24例報告)〔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33(4):561-2.
8Ghafouri A,Alnaimi AR,Alhothi HM,etal.Urinary incontinence in Qatar:A study of the prevalence,risk factors and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J〕.Arab J Urol,2014;12(4):269-74.
〔2015-08-25修回〕
(編輯李相軍)
〔中圖分類號〕R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7-1672-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7.063
第一作者:郭小鵬(1970-),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泌尿外科疾病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