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蘭 趙霞娟 劉嬋娟 周厚廣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老年病科,上海 200040)
?
上海市老年男性甲狀腺結節性疾病流行病學及發展規律
徐蘭趙霞娟劉嬋娟周厚廣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老年病科,上海200040)
〔摘要〕目的探討上海市老年男性甲狀腺結節的流行病學及發展規律。方法通過甲狀腺超聲檢查,分析1 012例上海市老年男性發生甲狀腺結節的流行病學特征,并回顧性分析其中452例甲狀腺結節病變的發展規律。結果甲狀腺結節的總體患病率為81.1%,且與年齡有非常明顯的關系,結節以雙側和多發結節為主,多為直徑<1 cm的結節。5年隨訪過程中,甲狀腺結節大小有不同程度地小幅度的增加,部分單發結節發展為多發結節(15%)。結論老年男性甲狀腺結節隨著年齡的增大而患病率增加,增長緩慢,多數病人預后良好。
〔關鍵詞〕男性;甲狀腺結節;超聲
甲狀腺結節性疾病包含甲狀腺各種良性和惡性病理組織改變。采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聲檢測甲狀腺疾病日益成熟,國內外資料與文獻對這一類疾病的超聲征象報道很多〔1〕。但國內有關甲狀腺結節性病變在男性中的發病情況、自然發展規律以及超聲長期隨訪的資料尚少。本文回顧性分析甲狀腺結節患者近5年的甲狀腺超聲結果,探討其甲狀腺結節病變的發展規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2013年參加上海市華山醫院體檢的1 012例男性干部。年齡57~90〔平均(73.1±7.1)〕歲。并回顧性分析其中超聲診斷為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近5年的甲狀腺超聲結果,其中5年資料齊全的共452例。
1.2甲狀腺超聲檢查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由富有經驗的超聲醫師對全體受檢人群進行甲狀腺檢查。測量并記錄甲狀腺雙側葉的左右徑、前后徑、上下徑以及峽部厚度,如檢測到甲狀腺結節者,記錄結節部位、數目、大小、形態、回聲、邊界、血流情況以及有否鈣化,多發結節者則記錄最大結節直徑。其中有452例甲狀腺結節患者近5年每年定期接受該儀器的甲狀腺超聲檢查。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行χ2及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Spearman 等級相關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超聲檢查共發現甲狀腺結節821例,患病率81.1%。既往有甲狀腺結節腺葉切除術病史的28例患者中,共發現6例在手術側復發結節,復發概率21.4%。
2.2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及與年齡的關系患病率隨年齡增長呈增加趨勢,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表明年齡與結節患病率呈正相關(P=0.004)。見表1。
2.3甲狀腺結節大小情況及與年齡關系超聲檢測最大結節直徑<1 cm、1.0~1.9 cm、>2 cm的患者的比例分別為68.9%、24.3%、6.8%。隨年齡增加,最大結節直徑在1.0~1.9 cm之間的患者和最大結節直徑>2 cm的患者所占比例均增加,最大結節直徑<1 cm的患者所占比例減低。見表2。

表1 男性不同年齡段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結果(n)

表2 男性不同年齡段甲狀腺結節大小構成比〔n(%)〕
2.4甲狀腺結節分布、單多發情況及與年齡的關系患有甲狀腺結節的821例患者中,單發結節共174例(21.2%),多發結節共647例(78.8%)。不同年齡段甲狀腺結節的分布及單多發情況見表3, 提示各個年齡段甲狀腺結節的分布均以雙側分布和多發結節為主。單發結節的直徑較多發結節的最大直徑明顯增大(P=0.001)。
2.5隨訪5年甲狀腺結節病變的發展規律
2.5.1隨訪5年甲狀腺結節大小的改變隨訪5年中不同年齡段甲狀腺結節直徑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發生率分別為:25.0%、42.5%、56.7%和71.2%,但結節直徑增加的絕對值相對較小,平均5年增加(9.1±3.9)mm,但數據顯示70歲以后增加的幅度與70歲前相比仍明顯增大(P=0.015)。隨訪中,較少數有不同程度的縮小(5.1%)。見表4。
2.5.2隨訪5年甲狀腺結節單多發情況及分布的改變大部分患者的結節單多發情況及分布位置保持不變,部分患者起病時為單發結節,隨訪5年中發展成為多發結節,共68例,占15.0%,平均年齡(74.1±6.7)歲。少部分患者從單側(左葉或右葉)發展成雙側甲狀腺結節,共18例,占3.9% ,平均年齡(73.1±5.4)歲。
2.5.3甲狀腺結節囊變的發生隨訪5年的患者中甲狀腺結節發生囊變的有61例,平均年齡(73.8±6.8)歲,其中囊性變并發出血者14例。均未采取手術治療,預后良好,繼續隨訪中。
2.5.4甲狀腺結節鈣化的發生隨訪5年患者中出現甲狀腺結節鈣化的有52例,占11.5%,平均年齡(76.2±6.1)歲,其中B超明確描述為微鈣化的有4例,粗鈣化的有11例,邊緣鈣化的有6例。隨訪中2例微鈣化的患者采取手術方式切除,病理均呈良性腺瘤。

表3 男性不同年齡段甲狀腺結節分布及單多發統計結果〔n(%)〕

表4 隨訪5年男性不同年齡段甲狀腺結節大小的改變〔n(%)〕
3討論
甲狀腺結節在人群中有著較高的患病率,并因篩查方法不同有很大差異。馮尚勇等〔2〕對江蘇地區18歲以上大規模人群通過超聲檢查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為14.4%。我國李茜等〔3〕的研究顯示,154例體檢者中發現甲狀腺腫塊85例,占被檢查者總人數的55.19%,其中 70~80歲組檢出率為68.97%,80~90歲組檢出率為75.93%,提示老年人群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較普通人群明顯增高,但以上研究標本量均較少,我們的本組資料提供了更大規模老年男性人群的數據資料,受試者有較好的生活條件,基本上可除外碘缺乏的因素。結果發現甲狀腺結節檢出率高達81.1%,隨年齡增長發病率明顯上升。
老年人中甲狀腺結節發病率雖高,但其甲狀腺腺體逐漸趨向萎縮,當發生結節時,不易觸及,容易延誤診斷〔4〕。本次研究中通過運用高頻彩超發現直徑在1 cm以下的甲狀腺結節占70.15% ,絕大多數結節直徑在2 cm以下(94.4%)。這一結果與Bartolotta等〔5〕及路萬虹等〔6〕的研究一致,提示甲狀腺超聲檢查是認識甲狀腺結節這一疾病的有效手段。但各年齡段的發病部位則均以雙側居多。國內亦有學者〔6〕發現,70歲以下組的甲狀腺結節以左側單發為主,70歲以上組的甲狀腺結節以雙側多發為主,研究結果的不同可能與各年齡段研究例數的差異有關。
每年1次的無創性甲狀腺超聲檢查可以動態地了解甲狀腺結節的發展及變化趨勢。本文回顧性分析提示,隨訪5年后甲狀腺結節大小有一定增大趨勢,但增長幅度較緩慢,此結論與楊衛平等〔7〕的研究結果一致。而且老年男性甲狀腺結節的大小性質相對較穩定。
老年人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惡性結節僅占5%~10%。國內外都存在對甲狀腺結節的過度治療現象,不論結節性質、大小均給予手術治療,既增加了病人痛苦,又浪費了緊張的醫療資源。甲狀腺結節B超隨訪中常見的并發癥包括囊變、鈣化、出血等。其中囊性變是指甲狀腺結節內部幾乎全部為液性物質,但該結構強烈提示良性結節〔8,9〕。鈣化是指結節內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鈣質沉積,根據鈣化的大小、形態和分布特征可將鈣化分為微鈣化、粗鈣化和邊緣鈣化。其中前者大多為砂粒體或髓樣癌內部淀粉樣沉積物繼發的鈣化和纖維化,而后二者一般是由營養不良引起的。其中微鈣化可見于40%~61%的乳頭狀癌〔10〕,需引起高度重視。而粗鈣化和邊緣鈣化多見于結節性甲狀腺腫,是良性結節的常見標志〔11,12〕。本組資料隨訪中發現52例有鈣化結節,其中2例采取手術切除治療,病理提示良性腺瘤,其余均未采取干預治療。故我們認為老年男性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發生囊變、鈣化的概率較小,性質較為穩定,可以選擇定期隨訪觀察。
4參考文獻
1詹維偉.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診斷進展〔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8(6):1170-9.
2馮尚勇,劉超,劉曉云,等.江蘇高淳、楚州地區社區人群甲狀腺結節流行特征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6(8):717-20.
3李茜,鄧旦,陶杰,等.中、老年人甲狀腺結節的超聲顯像特點及其診斷價值〔J〕.重慶醫學,2012;41(9):854-8.
4Choi Y,Yun JS,Kook SH,etal.Clinical and imaging assessment of cervical lymph-node metast asis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s〔J〕.World J Surg,2010;34(7):1494-9.
5Bartolotta TV,Midiri M,Runza G,etal. Incidentally discovered thyroid nodules〔J〕.Radiol Med,2006;111:989-98.
6路萬虹,滕偉平,施秉銀,等.中老年人群甲狀腺結節發病狀況調查〔J〕.老年醫學與保健,2005;11(3):150-2.
7楊衛平,邵堂雷.老年甲狀腺結節的診治經驗〔J〕.醫學與哲學:臨床決策論壇版,2010;31(6):17- 8.
8Moon WJ,Jung SL,Lee JH,etal.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US differentiation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Radiology,2008;247(3):762-70.
9鄭冬梅,鹿寧,陳青,等.甲狀腺結節的臨床分析〔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9;47(8):14-7.
10Wang N,Xu Y,Ge C,etal. Association of sonographically detected calcification with thyroid carcinoma〔J〕.Head Neck,2010;28(12):1077-83.
11王利軍.200例甲狀腺結節的診斷與治療〔J〕.臨床醫學,2010;30(4):104-5.
12李潛,王雁,趙國強,等.高頻超聲診斷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0):992-3.
〔2014-09-17修回〕
(編輯趙慧玲/曹夢園)
〔中圖分類號〕R5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7-1722-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7.085
通訊作者:周厚廣(1941-),男,博士,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老年保健及神經病學研究。
第一作者:徐蘭(1979-),女,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老年保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