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君 孫 鶴 楊 璇 滕孝宇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天津 300072)
?
1遼寧醫學院
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及影響因素
張會君1孫鶴楊璇1滕孝宇1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天津300072)
〔摘要〕目的探討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方法應用MAQ服藥依從性問卷對160例城鎮高血壓老年人進行調查,分析藥物依從性的影響因素。結果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有待提高,其中文化程度、有無并發癥、病程、藥物不良反應為影響患者藥物依從性的因素。結論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是多項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有待于通過制定個體化方案、進行健康教育來降低血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
高血壓已成為嚴重影響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慢性疾病〔1〕。高血壓具有病程長、控制難、多需終身服藥的特點,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低、并發癥發生率高,血壓控制不理想〔2〕。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CPAT)是影響降壓效果的重要因素〔3〕。有研究顯示服藥依從性差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再入院率,高血壓患者不遵醫囑用藥治療所造成的危害已經超過高血壓本身〔4〕。本文旨在調查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現狀及影響因素。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方法,以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遼寧省錦州市附屬第一、第三醫院、市中心醫院進行高血壓治療的16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①符合WHO原發性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②年齡≥60歲;③居住地為城鎮社區;④同意參加本項研究;⑤意識清楚,無認知功能障礙。
1.2調查工具①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醫療費用支付方式、血壓分級、有無并發癥、病程、有無藥物不良反應、藥效長短等;②Morisky自我報告服藥依從性問卷,該問卷在國內外均得到廣泛應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共有4個條目:您是否曾經忘記服藥;您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當您自覺癥狀改善時,您是否曾停止服藥;當您服藥后自覺癥狀更糟時,您是否曾停止服藥。回答均為“否”,即為CPAT佳;4個問題只要有1個及以上回答“是”,即為CPAT不佳。③體質指數(BMI)≤18.4 kg/m2為消瘦,18.5~23.9 kg/m2為正常,24~27.9 kg/m2為超重,≥28 kg/m2為肥胖〔6〕。
1.3調查方法問卷采用統一的指導語進行填寫說明,由研究對象單獨逐一認真填寫,完成后當場收回。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60份,回收160份,有效問卷147份,有效率為91.88%。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行χ2及t檢驗,采用非條件Logistic 回歸進行多因素分析。
2結果
2.1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基本情況見表1。
2.2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CPAT情況本調查中63例(42.9%)能夠完全遵從醫囑,用藥依從性佳,84例(57.1%)有不同程度的用藥依從性不佳。見表2。
2.3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CPAT的單因素分析見表3。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有無并發癥、病程、不良反應、BMI對CPAT的影響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收

表1 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基本情況〔n=147,n(%)〕

表2 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情況〔n(%)〕

表3 影響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CPAT的單因素分析
入水平、醫療費用支付、血壓分級、藥效長短對 CPAT 的影響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CPAT的多因素分析把單因素分析有顯著意義的變量引入非條件Logistic回歸方程,結果顯示患者文化程度、有無并發癥、病程及有無藥物不良反應是CPAT的影響因素,見表4。

表4 影響患者CPAT的多因素分析
3討論
3.1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CPAT情況本次調查中CPAT佳者占42.9%,低于國內同標準研究結果〔7〕,可見城鎮老年高血壓的防治任務較為艱巨。本次調查中52.4%的患者曾有過忘記服藥的經歷,可能由于老年人因衰老導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易出現少服、漏服藥物等現象;56.5%的患者經常不注意服藥,可能與患者對高血壓的危害程度認識不夠,不能科學客觀地看待所患疾病特別是無自覺癥狀的患者,不重視服藥治療有關;53.1%的患者在自覺癥狀改善時曾自己停藥,可能與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匱乏有關,許多患者對高血壓沒有充分認識,希望短期內“根治”高血壓,甚至相信偏方,往往在癥狀減輕或血壓下降時自認為痊愈而不再繼續堅持用藥;54.4%的患者自覺癥狀變糟時曾停藥,可能是由于老年患者缺乏藥物相關知識,當感覺癥狀加重時認為是藥物引起的,對服藥失去信心,停止服藥消極應對有關。
3.2城鎮老年高血壓患者CPAT的影響因素本研究顯示影響患者CPAT的因素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有無并發癥、病程、藥物不良反應等。本研究表明患者的文化程度影響其CPAT,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其藥物治療依從性越好,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影響患者對于高血壓知識的獲取與正確理解,文化程度越高越能幫助患者形成控制血壓的意識,從而促進其藥物治療依從性的相應提高;本研究顯示有并發癥的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較好,能夠按醫囑進行服藥,可能是由于當癥狀未對患者生活造成影響時患者并不重視,但出現并發癥后,患者開始意識到高血壓的嚴重性更加關注藥物治療,所以出現并發癥后CPAT往往比之前好〔8〕;本研究結果顯示病程越長的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越好,可能與病程越長就醫次數越多,接受醫務人員健康教育的機會更多,對疾病了解越多有關;本研究表明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患者,CPAT較差,可能是由于患者服用降壓藥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下肢浮腫、干咳、頭痛、心悸等,老年患者往往不能耐受甚至害怕不良反應產生抗拒心理,進而出現自行減少藥量甚至停藥現象。
3.3建議①發揮社區優勢,開展健康教育。城鎮老年人居住多以社區為單位,社區衛生服務的綜合、方便特性較好地滿足了高血壓防治的客觀需求。通過在社區開展高血壓知識講座、制作宣傳海報等形式,矯正患者錯誤的健康觀念,使其了解高血壓發生和治療的基本知識,從而能正確認識藥物治療重要性。同時城鎮老年人中空巢老人較多,社區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空巢老人服藥依從性〔9〕。②簡化藥物治療方案。城鎮老人收入來源多為退休金,基本上可以滿足自身的用藥支出,因此應盡可能為患者選擇副作用低、長效降壓藥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③服藥行為矯正。老年患者常常忘記服藥,可將病人的服藥行為與日常生活習慣聯系起來,設置鬧鐘提醒服藥時間或在醒目的地方帖上服藥提示卡等方式提高其服藥依從性。④密切護患關系。護士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幫助患者解答治療過程中的疑問,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對患者進行居家指導與護理有助于提高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10〕。
4參考文獻
1Eduardo P,Suzanne O.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J〕.Nat Rev Cardiol,2012;9(5):286-96.
2楊翔宇,高靜.認知干預在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4):756-7.
3戴俊明,傅華,沈貽諤.原發性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0;8(3):143-4.
4Daniel AC,Veiga EV.Factors that interfer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Einstein(sao paulo),2013;11(3):331-7.
5許衛華,王奇,梁偉雄.Morisky 問卷測量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信度和效度評價〔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7;15(5):424-6.
6中國疾病預防中心.慢性病綜合干預醫生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1-4.
7葉曉青,林芳宇,陳維清.高血壓病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影響因素的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3):494-6.
8Lagi A,Rossi A,Passaleva MT,etal.Compliance with therapy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Intern Emerg Med,2006;1(3):204-8.
9楊偉民,劉書紅,李瑞蓮.社區干預對空巢老年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2):2298-9.
10鄭翠紅,曾麗華,李華萍,等.城鎮高血壓患者程序式居家護理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0):906-10.
〔2014-09-13修回〕
(編輯趙慧玲/曹夢園)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7-1730-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7.088
通訊作者:孫鶴(1959-),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藥物研發與管理研究。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化基礎項目(L13ASH003);遼寧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210160009)
第一作者:張會君(1964-),女,教授,在讀博士,主要從事老年護理、護理教育、臨床護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