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要 廣播電視是人們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正常播出,是現代人們生活的一項必然要求。廣播電視發射臺作為節目信息發射、接收的核心環節,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對節目播出質量產生不良影響,確保廣播電視發射臺安全十分重要。本文就對廣播電視發射臺防雷擊策略展開探討,減少雷擊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 廣播電視;發射臺;防雷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59-0050-01
廣播電視發射臺是節目播出中的一個核心環節,承擔著信號的發射、接受等功能,為確保廣播電視信號質量的優良,發射臺通常是被建設在相對較高位置的,更容易受到雷擊的影響,提高發射臺對雷擊的防范能力,是當前廣播電視行業的一項重要工作。
1 廣播電視發射臺雷擊危害概述
在廣播電視發射臺所受的雷擊危害中,根據其危害特點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4類。
一是直擊雷,直接雷是指地面凸起物(比如山峰)與帶電云層間產生的迅猛發電而形成的一種雷電,其能量相對較大,如果廣播電視發射臺背直擊雷擊中,在會在瞬間產生200kA的沖擊電流,這種高沖擊電流會對發射臺產生極大的沖擊電壓波,進而毀壞發射臺的設備絕緣,造成絕緣炸裂等后果,同時,還會產生巨大的熱效應、電磁效應以及機械效應,對發射臺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二是球形雷,球形雷是指在出現雷暴現象時,會直接形成閃電球,其時間、直徑可以達到2min、15cm~40cm,此種雷會隨著氣流波動,在近地空區域中進行自由飄動,如果在飄動過程中與廣播電視發射臺發生接觸,球形雷就會爆炸,大面積毀壞發射臺,給發射臺造成嚴重損失,是一種不確定性的危害。
三是雷電感應,雷電感應包括兩種,一種是靜電感應,是由于帶電云層與地面接近到一定程度時,受地面突起物的誘導,帶電云層會釋放大量的異性電荷,感應會以雷電波的形式,迅速蔓延到周邊環境中,其中,發射臺就屬于地面突起物的一種。另一種是電磁感應,是指在發生雷擊事故后,產生的雷電流會導致周邊環境出現強磁場,在此磁場中的金屬導體在電磁感應?下,會出現高電壓,對導體形成二次放電,破壞各種電氣設備。
四是雷電侵入波,此種雷擊危害是由于架設于空中的輸電線路或者金屬體被雷電擊中,產生沖擊波,這種沖擊波會順著被雷擊擊中的線路、金屬體進行傳播,形成雷電侵入波,當接觸到發射臺后,就會破壞發射臺中電氣設備的絕緣防護,導致電力故障,甚至會造成觸電事故。
2 廣播電視發射臺防雷擊策略
廣播電視發射臺包括多個組成部分,在防雷擊時,需要從整體考慮,結合防雷等級標準與要求,參照發射臺建筑設施、設備分布等實際情況,來采取切實有效的防雷擊策略,通常來說,需要做好以下4方面的防雷擊工作。
2.1 發射塔的防雷擊策略
在廣播電視發射臺的建設中,為確保有足夠的信號接收范圍,有許多都是直接建立在山頂上的,其本身就具有一定“引雷器”屬性,做好發射塔的防雷,是最為基本的一個方面,其策略有以下幾點。
首先,在發射塔建設時,需要嚴格按照國家對建筑物防雷的相關要求以及標準,擴大保護范圍的余量,做好避雷針設計,避雷針安裝應盡量能夠減輕雷擊二次效應。
其次,在發射臺建設時,還需要重視防雷地網的設計,確保防雷地網能夠對雷擊電流起到良好的分流效果,降低雷擊電流對發射臺各設備造成的傷害,最大程度的確保設備安全。在鐵塔塔基建設中,由于發射臺所處的環境大多為石質、干燥土壤,其導電能力較低,需要綜合考慮接地網形狀、發射塔防雷等級、天線塔類型等諸多方面因素,采取向回填土中加入中性降阻劑等方式,降低接地電阻,確保接地電阻達到防雷要求,常用的中性降阻劑有木炭屑、食鹽等。一般來說,重要發射臺、一般發射臺天線塔的接地電阻應分別控制在5Ω、10Ω以下。
最后,對于不在天線塔避雷系統保護范圍中的建筑物,需要對其進行單獨的防雷設計,通常采取的多支避雷針保護方式,如果建筑物所處地形較為突出,容易出現較低的帶電云層,除了避雷針外,還需要設置消雷器,在建筑物房頂、房角以及圍墻等位置,安裝避雷帶和均壓網,并根據建筑物布局情況,設計合理引流線,引流線數量不宜過少,確保引流能力良好。
2.2 電源系統的防雷擊策略
在廣播電視發射臺中,絕大部分雷擊都是因為供電系統因素導致的,特別是感應雷,容易產生峰值較大的電壓,造成電氣設備的嚴重損害,是發射臺較為常見的一種雷擊事故。
對此,在廣播電視臺的防雷中,需要做好供電系統的防雷設計,通過分層設防的方式,減輕供電系統因素導致的雷擊,從而有效降低雷擊事故的發生,具體措施有2個方面。
1)對于電臺建設過程中架設的高壓線,需要同時安裝300m~500m長的避雷線,與避雷線相接的電桿都需要設置接地裝置,確保雷電可以順利導入大地中。對于終端電線桿,還需安裝避雷針,預防雷擊作用于電線桿上。
2)對于已經建設完成的線路,安裝避雷線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對此,可以通過采取增設避雷器、高壓保險絲的方式,來將高壓線引起的感應雷電流及時有效的排放出去,降低感應雷危害的發生,其中,避雷器應當安裝的位置是高壓線終端桿與終端桿的一、三或二四電線桿上。高壓保險絲安裝的位置應當是第三或第四根電線桿上。
2.3 室內設施的防雷擊策略
室內設施是發射臺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較為容易損壞的部分,其防雷策略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是等電位防雷,結合室內設備的具體放置情況,來設計合理的接地網,使用銅線作為接地網線,并與室外地網間通過多個節點連接在一起,構成等電位環境,避免出現室內電位過高,損害設備。
二是做好設備接地處理,對于室內設施的各種接地,包括電源接地、工作線接地以及外殼接地、內屏蔽接地等,都應當采取統一的接地方式,并與是房間地網就近連接在儀器。
三是做好建筑金屬物的防雷,對于設備中的各種金屬物,比如暖氣管、鋁合金窗、橋架等等,其本身都是一種導體,需要通過母線來直接與地網、接地體等連接,且需遵循就近連接的原則,避免金屬物引發感應電流。
2.4 室外引入線的防雷擊策略
在廣播發射臺中,有許多室外引入線,包括發射設備饋線、照明系統電源線、通信線、音視頻信號傳輸線以及其它的管道、固定架等,這些室外引入線都很容易將感應雷、感應電壓引入到室內,造成設備的損壞,所以,必須做好室外引入線的防雷,其可以采取的策略有以下2個方面。
1)對于饋線,要做好兩端的接地,在引入室內前,應當在室外就近接入入到地網中,對于固定架、過橋線以及吊饋管鋼絞線等,不能排列在一起,彼此間需要有一定間距,并且要進行接地處理。
2)對于設備其它各種引入線,需要使用屏蔽電纜,在引入線進入室內前,將其屏蔽層就近接入地網中。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當將引入線先埋入地下10m,再引入室內。
3 結論
綜上所述,雷擊是威脅廣播電視發射臺安全運行的重要因素,做好發射塔防雷擊工作,對廣播電視工作的順利進行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正確認識廣播電視發射臺所受的雷擊災害,對發射臺各個組成部分加強防雷設計,提高各個部門的防雷能力,從而實現發射臺整體防雷水平的提升,對廣播電視發射臺信號正常發射、接收等起著重要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