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迪 金寶聲 李銳
摘要 計算機中圖形圖像技術的快速進步,為GIS技術的更新優化提供了技術條件。本文簡要介紹了GIS技術主要的應用領域,然后就GIS技術應用需求的提點進行了詳細闡述,并在此基礎上探索了GIS技術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 計算機;GIS技術;應用領域;特點;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 TP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59-0076-02
所謂GIS,也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俗稱的地理信息系統。這項與地理信息緊密聯系的技術是計算機領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新型技術,其發展與進步離不開科學技術的發展。
1 GlS技術的幾大主要應用領域
1.1 農業領域
近年來,GIS技術在我國農業方面的應用越來越深入,在農業領域中所起的作用也逐漸增強。農業領域也是GIS技術應用時間最長的一個領域,GIS技術首次便是應用于農業領域中。主要涉及到國土資源決策管理方面以及資源信息方面,還包含了區域農業規劃方面等多個研究方向。也正是由于GPS與GIS技術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使得精細農業信息處理系統研究等諸多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農業豐收的收益與回報。也隨著GIS理論的誕生與發展,其在農業領域已經被廣泛推廣與應用。
1.2 林業領域
林業生產領域往往需要綜合分析各種數據才能做出更有利的決策。比如林地使用情況,或者是植被分布情況等方面,都是決策過程中所需要的重要參考數據資料。而GIS技術在這方面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整理數據的工作效率,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還有利于保障數據分析的準確定,提升決策的可行性與科學性。
1.3 土地資源領域
GIS技術剛引入土地資源開放方面的時候,主要是被用于調查與儲存數據工作中。而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土地資源方面對GIS技術的應用也開始逐漸涉及到土地評價、規劃與利用等諸多方向與檢測工作范圍中。
1.4 生態環境領域
GIS技術被應用于生態環境領域中,主要在生態環境背景調查與遙感信息等等方面起作用。為數據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參考依據,并且其搜集的相關信息具有很強的收藏價值。
1.5 環境資源領域
這方面牽涉的主要工作范圍包含了資源環境狀況、動態變化,以及開放利用與保護合理性評估等諸多方面。根據資源環境的特殊性,通過利用GIS技術獨特的優勢進行空間分析實現有效管理,是其對GIS技術的最大應用方面。
1.6 災害預警領域
現階段,GIS技術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都有將其應用于重大自然災害與災情評估方面,并做出不小的貢獻。比如泥石流、水災之類的事故。GIS技術可以根據災害等多種信息做出準確分析與判斷,為之后的急救搶險救災工作提供了極有影響力的參考作用。
2 計算機技術中GlS應用需求的特征
可以將GIS應用需求的特點大致規劃為四大方面。第一方面,這項技術在計算機網絡以及高性能服務器等方面存在效果較佳的數據處理技術,能夠成功達到多地區的存儲。第二方面,對于此項技術而言,數據在其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因此,這方面專業制定了相關的技術規范與標準。其中XML技術的出現可以說也就是最佳選擇,彌補了傳統GIS技術中存在的諸多缺陷。促使不同區域的數據能夠實現交換。從另一方面而言,也成功實現了專業地理描述語言的使用。第三方面,GIS技術是通過多種技術進行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但是其在移動位置服務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加強提升。而且其中其余領域中也擁有較大的積極意義。第四方面,就現階段而言,通常情況下較為龐大的空間數據存儲均選擇高容量的存儲器,或者是高容量存儲方式等。比如容量超大的硬盤或者是磁盤等,并且各種技術的發展與成熟更是為GIS多種發展與被需求的實現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3 計算機技術GlS技術的發展趨勢
3.1 空間信息的交換與獲取
從某種角度而言,可以將地理空間數據看作是GIS的血液,可見其重要性。但是就空間數據的建構與維護方面而言,不但過程極為復雜,而且工程量也非常龐大,還涉及到數據獲取與維護等多方面的工作內容。由于GIS處理對象是空間,因此不但要求具有加強的時效性,也要求獲取方式的多種多樣。比如,數據搜集,GIS測量等技術都已經發展得相對比較成熟。想要實現在空間數據里面及時更新維護數據,準確完成實現GIS價值,這要求各部門之間能夠有效利用多種數據以及多種溝通為工作開展提供有效途徑。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成功創建了上千個數據庫中心。測繪局更是成功建設了眾多的數據地理模型。也正是由于大量數據的有效構建,為GIS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進一步促進了其使用。與此同時,產生了數量龐大的GIS數據。只是受到人類對空間信息認知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想要成功實現極其流暢的信息交換,是要經過長期研究過程的。
3.2 構建三維數據空間管理
此方面的管理主要囊括了空間數據模型與數據庫這兩方面。其中就空間數據模型而言,其很好的將現實世界中空間實體與相互間聯系刻畫出來,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數據組織與數據庫的設計提供了比較基礎的方式。其主要包括了對象、網絡與場這三大模型要素。長期以來,GIS技術都是把此3種數學模型當作制作載體的,并不斷為這些載體間相互描述與承載性的實現而努力著。只是由于其某些地方還存在局限性,使得其需要進一步發展才可以達到新一代GIS對這方面的相關要求。
3.3 GIS網絡化
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需要使用到的一種技術,而網絡化的GIS更是現階段地理信息發展的必然趨勢。包含網絡里面各種數據資源的搜集以及資源安全性的保障。網絡化GIS存在自己獨有的特征,最為顯著就是擁有很強大的適應性,擁有很廣泛的應用空間,同時還擁有極其強大的實現性。就適應性方面而言,其可以適應不同平臺的運行。從應用面看,在整個龐大的網絡環境里,網絡化GIS能夠存在于所有地方。從實現性方面分析,不僅能夠促使地理信息在網絡上實現信息交換,還能夠讓人們獲取到各種新信息。除此之外,社會化維護、便于使用也是網絡化GIS所擁有的優勢。就社會化維護方面而言,可以利用多種數據的維護與發布,有效降低社會中重復勞動的現象。從使用方便來看,正常情況下,只要是會使用電腦的人,就可以查詢需要的各種地理信息。同時還能夠將這些信息進行分享、轉載之類的。網絡化的GIS不但能夠進行瀏覽與下載,還能夠被眾多企業開發成大眾使用的一種工具。由此可見,GIS在這種情況下會擁有更為廣闊的市場與良好的發展前景。
4 結論
現階段計算機技術的GIS技術不僅在農業、林業等方面應用,還被引入到了建筑、建筑設計CAD方面。此項技術未來會逐漸步入現代化、系統化的發展道路。囊括更多的知識內容,為人們提供更為完善的服務。因此應該增強對GIS技術的研究力度,探索其未來發展,以全新方式實現信息共享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