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露
?
羋月的職場生存法則
文/雷露

前期大熱的古裝劇《羋月傳》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政治家羋月極為曲折傳奇的人生故事。出身悲苦的她,憑借自身的聰慧和才能,一步步走上了權利頂端,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太后,史稱宣太后。
羋月一生都沒有離開過表面風平浪靜、背地暗流涌動的后宮。權利、算計、陰謀在這里相互交織,頗有幾分現代職場的味道,羋月就在“朝堂后宮”這個職場上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看完《羋月傳》,不僅僅是對歷史人物悲壯命運的感慨,還應該以史為鑒,知曉個中的“規則”,學習羋月的成功之道。
怒不過奪,喜不過予。羋月從小就被奪去了公主應有的“標配”,母親、丫鬟小廝、宮殿樓宇她都沒有。好不容易得到楚王的疼愛,沒多久,楚王也撒手人寰了。為了活下去,她不得不攜幼弟前往先王陵墓守靈。
縱觀全劇,羋月像這樣無緣無故被囚被困的情況數不勝數。萬幸,每一次在絕望無助之時,她都能積極調整心態,在保持清醒的情況下思考出對策及解決辦法,這一點很值得職場“菜鳥”們學習。
初入職場的新人,往往還沒來得及從舒適校園環境中回過神來,就被激烈的職場競爭沖昏了頭腦。心煩氣躁是有的,灰心喪氣的也不少。何必呢?這些負面的情緒并不能幫助你提早適應職場法則,不能因為你發了一頓脾氣,該干的活就不用干了。此時,“菜鳥”最需要調整心態,直面困難,解決問題。
孫悟空能攪一個天翻地覆,那是因為他有七十二變。可見肚子有貨,才能攪起浪。羋月攪的是歷史巨浪,肚里沒貨沒墨怎么能行。為了使自己有貨有墨,羋月總是好學善問。她先是通過黃歇引薦,拜了大詩人屈原為師,接受啟蒙教育;而后拾得一部殘破的《孫子兵法》研讀,從中領悟到了不少治國打仗良方;在秦國,她又去國家級“學術交流中心”四方館,學習安邦定國之策;陪伴在秦王左右時,她也異于其他后宮妃嬪,花更多的時間與秦王探討天下大局。
在羋月的生存法則中,學習占的分量很重,而且還要不露圭角——熟讀《孫子兵法》,卻轉手將兵書贈給魏冉;在四方館侵染多時,卻總是多聽少說;與秦王共商天下,卻始終點到為止。大智若愚,做精明的糊涂人正是羋月的過人之處。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才高被人忌”在職場上屢見不鮮。如果你表現得光芒四射,那么周圍人的光彩將被削弱,這就可能為自己引來無數非議,對個人發展無益。在工作中,大凡有大智慧的人,絕不是賣弄聰明之輩。他們蟄伏于職場,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一旦時機成熟,方會大顯身手,獲得意外之喜。





觀眾對羋月的評價褒貶不一,主要的爭論點就是她在處理個人感情上。褒獎她的人認為她是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詆毀她的人則認為她冷酷無情。其實在工作中,性子太直的人,舉步維艱,不妨做點變通,也許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羋月就是一個會順勢而變的人。以義渠君為例,我們很難斷定這是愛情還是陰謀,總之在義渠君的幫助下,羋月站得更穩了,后來與義渠君政見不同,那就只有除之而后快。
羋月在情感上的變化,其實和她的人生軌跡密切相關。她每一個轉變,都是因為清楚自己要什么,這在工作中是一種不可多得素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職場并非溫床,每個人都在拼命爭搶著那有限的資源,如果做人太老實,你將無處隱藏,秘密、現狀都將被對手截獲,待到爭奪利益之時,吃虧就再所難免了。
所以,職場上不能太過老實,為了目的,耍點手段,只要不違法犯規,都是“情理之中”。
極強的適應力在羋月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她隨羋姝去秦國聯姻時在半路被義渠人劫走,看看羋月都干了啥?她毫無懼色和義渠君聊天,她還救起了一個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狼孩。后來,義渠君成了她的丈夫,一路扶持她登上了太后尊位;狼孩經過戰火歷練,成了驍勇善戰的白起將軍。
另一件可以看出羋月適應力強的事情是,羋月母子被發配到燕國為質。初到北燕之地,大雪紛飛、嚴寒難耐,過著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日子。走投無路之下,她放下姿態,抄書卷、賣繡品,以此來養活一行人。
羋月能迅速適應各種逆境的能力,是職場人應效仿的。如今許多職場新人在家里或許都是所有人圍著轉的“小太陽”,生怕受一點委屈。可職場如戰場,在這里每個人都一樣,工作做不好,無論是誰,挨批受罵、排擠冷落都是常事。只有迅速適應各種職場環境,你的職場路才會越走越闊。
劇中,羋月曾發表過一段撼動人心的演講,并借此收復了軍心。她說:“將士們,你們沙場浴血、臥冰嘗雪、千里奔波、赴湯蹈火,為的不僅僅是效忠君王,保家衛國。更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讓自己在沙場上掙來的功勞,能夠蔭及家人;為了能讓自己建功立業,人前顯貴。”這段話從一個女人口中說出,不可謂不震撼,恰好表現了一個決策者應有的素養。
此時的羋月已不再是初入職場的菜鳥,而是實實在在的領導者。為了把握住稍縱即逝的機遇,為了將自己的“企業”帶向良性發展的軌道,她必須洞悉大勢。
試想,一個企業老板若陷入日常生產經營的具體業務中不能自拔的話,他將無暇顧及企業外部日益變化的大環境,無暇顧及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長此以往,這個企業顯然不會有太光明的前景。作為領導者,只有做到高瞻遠矚,準確定位、把握機會,才能讓自己的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去。
羋月深知“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的用人之道。在秦宮挑選貼身丫頭時,她就表明了自己的用人的標準,“伶俐管用自然是好,忠厚老實更重要。挑人只要一條,就是心里頭干凈。做事情拙,我可以教她,但是做人拙,就是教不好的。”就這一條,不得不說羋月情商之高。只有與干凈的人為伍,自己才不至于“近墨者黑”。羋月還把這條準則用到了張儀、庸芮、白起等人身上。
張儀算得上羋月的第一個盟友,此人能言善辯,巧舌如簧,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游走于列國之間,決勝于朝堂之上,與羋月惜惜相惜,這是一個“攘外”的盟友。
而庸芮則在羋月的政治生涯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羋月的千秋霸業貢獻了不可磨滅的力量。在函谷關他與羋月第一次見面,這個溫文爾雅、知識淵博的秦國士子幫助羋月解決了入秦以來遇上的文字和貨幣轉換問題,這是一個“安內”的盟友。此外,還有白起、魏冉、翟儷等人,他們的存在都進一步鞏固了羋月的地位。
職場瞬息萬變,沒有人能一步登天。只有掌握了實用的生存法則,才能主宰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