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杰
?
比黃金還昂貴的猴吉
文/李杰

據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猴吉”是包醫婦科百病的特效良藥。猴吉的主要成分,是由猴經血和猴精合二為一的凝固體。此藥得之不易,價值特別昂貴,據說比黃金還高幾倍。猴吉的故事,很有傳奇色彩。
傳說,川黔交界處,有座猴山。山上群猴集居,山下有條大道,大路邊有棵大黃桷樹,樹蔭頗大,是路人的乘涼之所。不遠處有個幺店子,供過往客人休息、吃飯。
這一帶附近,有位鄉土醫生,由于醫術不高,只會祖傳醫瘡的方法,因此,業務冷淡,在家行醫難以度日,只得身背藥箱出門就診。每日早出晚歸,必經黃桷樹下。
有年夏天,時值三伏,赤日炎炎。醫生出診,走至黃桷樹下,不料躲在樹叢中的群猴忽地一齊跳出,蜂擁而上把醫生團團圍住,大呼小叫,比比畫畫,七爪八腳,扯衣拉手,不容醫生掙扎,竟把他扭上了猴山。醫生不知何故,無奈寡不敵眾,只好跟看群猴進了深山,來到一個石洞門口。只見洞口有幾只猴子把守,猴子們出入均須盤查。眾猴把醫生扭住不放,一只老猴走進洞去稟報,頃刻老猴出來,向眾猴一招手,醫生即被拉進洞去。這洞里地勢寬闊,嚴密整潔。上有天縫透光,倒不怎么黑暗;兩廂石壁旁邊,鋪著一層層茅草臥鋪,居住看大小猴群。秩序井然,條理不亂,真是一個強大的猴王國。
群猴把醫生拉到石洞的最深處。只見那里用條石壘起一個高臺,臺上搭著一個舒適的床鋪。一只老猴,銀須白發,臀部朝上,匍匐床上,大聲小氣,呻吟不止,看樣子是在害病。
這時醫生才忽然明白:躲在樹叢中的群猴知道他是醫生,特把他拉上山來為猴王治病的。果然,這時拉他上山的那只老猴,走將過來對著醫生恭敬地深深一躬,拉住醫生指指猴王,讓醫生診斷。醫生一看,很佩服猴子的聰明,便動手為猴王看病。經過診斷,他發現這猴王臀部生了一個大膿皰瘡,疼痛難忍,故此呻吟。這醫生本是祖傳醫瘡專科,對此十分懂行。他看那猴王臀部全都腫了,膿皰已有八天光景,醫瘡口訣是:“七緊八慢九消停,大瘡不治自化膿”,這正是開刀放膿之際。于是他就對旁邊的老猴比了個開刀的手勢,點頭笑笑,表示可以治好。接著為猴王動了手術,放出膿水,洗干凈,包上藥。猴王立時感到病情大減,在床上連連作揖叩頭,感謝醫生。
手術完畢,醫生收好藥箱,就準備出洞下山。誰料,猴王這時把那守護的老猴喚將過去,附耳說過一陣。那老猴隨轉身派出一群小猴,竟把洞口把守得更加嚴緊,不讓醫生走動一步。見此光景,醫生想道:敢情是猴王病情尚未痊愈,怕他走后舊病復發,故此苦留不放。但是,此時天色已晚,醫生腹中饑餓,就大著膽子拉過老猴,指指嘴巴,拍拍肚子,表示需要用飯。那老猴似乎懂了他的意思,隨即點點頭出洞去了。
醫生坐在藥箱上,心里犯愁。過了一陣,忽見一群小猴捧來許多水果:桃、梨、李、杏,樣樣皆有,五顏六色,放了一堆。老猴拉住醫生指指水果,叫他進餐。醫生點頭笑笑,拿起水果,端詳一陣,就吃了一些。看看天晚,無法走脫,只得半饑半飽,靠在石壁上過了一夜。
第二天,猴王還是不讓醫生出洞。又令小猴釆來水果,為醫生充饑。怎奈猴吃水果倒可長壽,人將水果作為主食就難以活命。眼看天又將晚,醫生難忍肚饑,只得又拉過老猴,比著手勢說明:他不能光吃水果,需要下山吃飯吃菜。比畫好大一陣,老猴才算懂了,但仍不讓醫生走動。老猴想了一陣,又向猴王叫喚幾聲。看看天近二更,猴王發令,派出幾只精干小猴,下了猴山,鉆進了幺店子里小食堂內。趁著夜深人靜,小猴們盜盆盜碗,盛了許多干飯和熟肉,連夜搬運上山。醫生見小猴們為他偷來了飯菜,實在感到驚奇。雖然那些飯菜冰冷,又被猴子們弄得也不太衛生了,但此時,肚內實在太餓,將就著吃了一頓。他安心住了下來,天天吃著猴們偷來的豐富的膳食,等得猴王病愈。
白天,醫生在洞中無事,就看著大小猴兒嬉戲玩耍,不時在洞中四處走走。忽一日,他發現幾只年輕的母猴,各找一個背靜之處,蹲在一塊石頭上行經,蹲過一陣起身跳走;隨后就有幾只公猴也蹲在那石頭上不動,像是在排泄精液。見此醫生心里一動,猛然想起《本草綱目》說過,猴經和猴精合二為一,即為婦科良藥“猴吉”。此藥世間稀有,價值連城。急忙伏下身去,觀察那一塊塊石頭。果不出所料,由于天長日久,每塊石頭上都凝固著厚厚的一層猴吉。你道這是何故?原來猴類有個天性:母猴行經,每猴專用一石,月月不變地方。經后必有公猴排精,此是猴類規律,故此猴吉越積越多。只是平時人們不易發現而已。此時醫生好不喜歡,一下忘掉了一切,轉身取過藥箱,倒出所有隨帶藥品和手術工具,只留把小刀,就在那一塊塊的猴經石上刮起猴吉來。一連刮了兩天,把全洞中所有的猴經石都刮過一遍,裝了滿滿一箱,另用衣服包了一大包。他在猴洞中一連住了七天,猴王病愈,能下床走動,才下令撤去門崗,送醫生出洞下山。
醫生丟了所有隨帶藥品和手術工具,攜帶幾十斤猴吉,滿載而歸。回家后,立即改行,再也不看外科,專以猴吉醫治婦科百病。從此,他不但家境富裕起來,而且成了一位有名的婦科大夫,把猴吉推到全國使用,為中醫學事業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