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淳禮
?
泡藥酒東西南北各不同
文/胡淳禮

用中藥泡酒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泡藥酒講究地域差異,我國北方多寒,南方多熱,西部多燥,東部多濕,只有因地制宜,才能事半功倍。
——藥酒重在補陽氣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藥學部主任 郭桂明
地域特點——
我國北方主要包括京津冀、黑吉遼、河南、山西等地區,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較少。北方人一般口味較濃烈,喜食肉食,高血壓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發病率較高。由于天氣寒冷,還易導致陽氣不足。秋冬季節是服用藥酒的最佳時節,可補人體陽氣。
泡酒原則——
北方泡藥酒應以補益、安神、祛風濕為主,常用中藥包括人參、鹿茸、冬蟲夏草、肉蓯蓉、枸杞、五味子、川牛膝、蛤蚧(去頭足)及蛇類(去頭及內臟)等。
推薦藥酒——
枸杞酒:取枸杞子200克,洗凈放入玻璃瓶內,用38度白干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5天后即可服用。善飲酒者每次30~50毫升,不善飲酒者每次15毫升;每日2次。常喝可滋補肝腎、益精養血,適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早衰、陽痿、腰酸體倦、耳鳴頭暈、健忘等癥。
溫馨提示——
一旦藥酒質地渾濁(有效成分被氧化)、絮狀物明顯(有效成分變質、析出)、顏色變暗、表面有一層油膜、酒味轉淡、有很明顯的酸敗味道時,就不要服用了。
——藥酒重在健脾養胃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 朱欣佚
地域特點——
我國東部包括江、浙、滬、閩等地區,臨海傍水,溫熱多雨,相對于其他地區來說濕熱之氣較重,對人體的消化系統有一定影響。該地區人群體質較為嬌弱,容易出現脾胃病、皮膚病等。
泡酒原則——
東部地區泡藥酒時,酒精度應偏低,藥性平和一些。一般白酒度數以40度左右為好。
推薦藥酒——
五精酒:取枸杞子、天冬各500克,松葉600克,黃精、白術各400克,共放入砂鍋內,加水煮至10000毫升(若無大砂鍋可分次煮);細曲研末;糯米瀝半干蒸熟后,倒入缸中待涼,加入藥汁和細曲末拌勻,密封,置保溫處,21天后去渣服用。具有健運脾胃、補益精血、祛風除濕的功效,是延年益壽的佳方。適合各年齡段人群,常用于治療體倦乏力、食欲不振、須發早白、肌膚干燥等癥。
溫馨提示——
藥酒一定要在中醫師的指導下辨證選方,肝腎功能不佳者、兒童及月經期女性忌用。
——藥酒重在益氣滋陰
甘肅省中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 雷作漢
地域特點——
西部地區包括西南五省區市(四川、云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以及內蒙古、廣西。西部地區因其特殊性分成幾種情況:①氣虛、陽虛體質者多分布在西部、東北部,人們容易患上感冒、腹瀉、腰腿痛等疾病;②南部和東部高溫多雨,人們容易患上粉刺、瘡癤、黃疸等疾病;③而在多風、干燥、強紫外線輻射的地區容易產生陰虛體質,易患咳嗽、干燥綜合征等疾病。
泡酒原則——
西部地區泡藥酒,一般酒精度較高,一年四季均可服用。
推薦藥酒——
人參麥冬酒:取人參5克,麥冬、熟地、黃精、五味子各10克,用白酒1000~1300毫升密封浸泡1周后即可服用,每次15~20毫升,每日2次。具有益氣養陰的功效,適用于病后體虛者及神經衰弱者,無病者常飲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但是有舌苔黃膩、口苦口干、皮膚油、大便黏膩等癥狀的濕熱、痰濕體質者禁服。
溫馨提示——
一切含有有毒成分(汞、砷、鉻、鉛等)的礦物藥,如雄黃、朱砂等,均不適宜泡藥酒。
——藥酒重在活血祛濕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教授 劉紹貴
地域特點——
我國南方主要包括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區。該地區水濕之地偏多,炎熱時節相對較長,冬季雨雪天氣較少,人的肌膚腠理較為疏松,易受外邪侵襲,一般多見時疫溫熱型疾病和風濕痹癥,如病毒性傳染病、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泡酒原則——
南方泡藥酒,除了使用具有溫陽補腎、壯骨、舒筋、氣血雙補等功效的藥物外,還宜多用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品。
推薦藥酒——
養血駐顏酒:取枸杞子、當歸、紅棗各45克,西洋參15克,龍眼肉、山藥各60克,洗凈后放入容器內,用54度糧白酒1500~2000毫升密封浸泡30天即可服用,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具有補血、養血、駐顏的功效,尤適合女性服用,可防治血虛氣弱、面色萎黃等癥。
溫馨提示——
南方夏季一般不宜服用藥酒,平時可在中餐或晚餐前后1小時服用,不宜睡前服用。
文/孫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