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紅
[摘 要]本文在介紹甘蔗制糖生產過程農務管理的措施,以提高原料甘蔗的新鮮度,提高產糖率。
[關鍵詞]甘蔗制糖;原料蔗新鮮度;產糖率
中圖分類號:S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4-0198-01
1、 導言
目前甘蔗制糖行業生產工藝技術已成熟,在工藝管理上提高產糖率的難度較大,提升的空間已不多,但是在抓好原料蔗新鮮度管理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本文就廣西農墾糖業集團紅河制糖有限公司在抓好糖廠第一車間—農務管理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措施供制糖同行們參考。
2、加強農務管理、提高榨季甘蔗新鮮度管理措施
2.1、成立榨季料蔗質量領導小組。
為確保榨季原料蔗新鮮度,公司成立榨季料蔗質量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農務的公司領導擔任,成員由農務部和鄉鎮相關人員及蔗區蔗管員組成。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協調榨季料蔗質量管理。
2.2、成立互助組。
要求蔗區80%以上的蔗戶必須組成互助組,按照15戶為一組,靈活組織。要求互助組必須善始善終,盡可能將估產噸位相當的蔗戶組成一組。互助組每戶出一個勞力,正常情況下8小時能砍一車15噸左右的料蔗。每個組設一個組長,負責安排砍蔗以及督促搞好砍蔗質量,以該組進廠料蔗質量和完成情況為參照給予組長一定的獎勵。
2.3、成立甘蔗收購站。
計劃在蔗區設置10個收購站,主要在以下地區設立:
○1在邊遠難拉地區成立收購點,蔗農可以及時小批量的拉蔗到收購點,以便料蔗集中統一到點,運蔗車輛能順利從站點拉蔗回廠,解決以往山區甘蔗積壓變質長時間無法運輸現象。
○2在外流地區成立收購點,解決蔗農資金緊缺問題,讓他們可以靈活砍蔗,搶收屬于我們的料蔗,有利于這些蔗點砍蔗秩序穩定,保證料蔗質量。
○3在勞動力短缺的蔗區設置收購點,以便家庭式勞作砍蔗,解決難請工,順利完成甘蔗進廠任務,同時保證料蔗新鮮度。收購站計劃收購10萬噸左右的料蔗。
2.4、榨季期間成立下鄉工作組,把各種問題解決在地頭。
○1下鄉人員必須做好料蔗質量的宣傳與監督工作。
○2調查是否有無計劃亂砍或提前砍蔗現象,如發現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制止。
○3嚴格控制超噸位現象,下鄉員向蔗農宣傳超噸位的危害,一旦發現超噸位現象要及時跟蔗管員溝通并制止。
④督促蔗農將砍下的料蔗搬到晴雨通車的地方。
⑤加強與調度的溝通,及時將難點信息反饋給調度。
⑥督促砍運工作是否按“三先三后”的原則砍運。
2.5、嚴格票證管理。
○1按生產計劃準確下達砍運計劃,嚴格控制砍運票證。
○2砍運周期為一天。
○3正常情況下不準抽寫砍運票證,一律按各村(屯)抽簽順序安排打票,特殊情況需抽打砍運票證的,須經農務部實地核實后,經分管領導審批才可打單。
2.6、加強運輸車輛管理及科學調度。
○1增加部分小型車輛、減少噸位,有利于解決邊遠難點、蔗戶蔗少的運輸問題,提高新鮮度。
○2實行車輛定點管理,蔗管員參與管車、電腦自動派車。
③車輛調度要嚴格遵循先報運先派車的原則。
④根據蔗區布局情況及天氣狀況靈活派車。
⑤報單后的料蔗原則上24小時內派運進廠。
2.7、大力推廣半莖留種,特別是成立收購站的地方,全部使用半莖作種,確保蔗區70%以上的冬春蔗面積用上半莖種種植。
2.8、引進和推廣機械裝蔗。
機械裝蔗與人力裝蔗相比,每車可以節省2-3個小時的用時,大大提高車輛運轉效率,同時也縮短了甘蔗進廠時間,從而確保了進廠料蔗的新鮮度。
2.9、加強料蔗雜質控制。
①下鄉組到地頭宣傳指導砍蔗質量要求。
②對于成立收購點的蔗區,農務參與裝蔗點和堆蔗點的選擇,收購點場地要干凈。
③改裝料蔗裝載機,杜絕帶泥沙雜質的料蔗進廠,一經發現追究下鄉人員和蔗管員的責任。總之,要將料蔗含雜量控制在0.5%以內。
2.10、抓好原料蔗質量三級驗收把關。
①農務部下鄉人員與蔗管員對原料蔗質量要全面跟蹤管理,對不合格的原料蔗不予以報運。
②運蔗司機對所運載的原料蔗質量要監督到位,發現不合格的原料蔗要及時匯報給農務部或蔗管員,必要時拒絕裝車,如裝回糖廠的,糖廠可拒絕收購或返回,所產生的費用由司機承擔。
③公司質檢員檢驗原料蔗質量時要堅持實事求是、公平公正的原則,認真抓好每一車進廠原料蔗的質檢工作。
2.11、加強道路的維護工作。
榨季期間,通過司機、下鄉員、蔗管員、蔗農等多種信息渠道實時監控道路情況。一旦發現主要道路損毀影響通車的情況,修路組要在24小時內做好維護工作,確保道路晴雨通車。
2.12、加強蔗場的管理。
①盡量減少蔗場的堆放量,正常情況下,每天的堆放量控制在800噸以下。
②科學堆放,雨天與晴天要區別對待,節假日與平時區別對待,盡量避免斷槽。
③做好進入蔗場原料蔗的時間標識,對蔗場堆放的原料蔗要求在24小時內必須翻堆。
2.13、充分發揮蔗管員、村委、村民小組長的作用。
①讓蔗管員、村委、村民小組長參與到道路的維護、料蔗質量的管理、無票亂砍及超噸位管控的工作中去。
②蔗管員、村委、村民小組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解決個別蔗農砍工、裝蔗工難請的問題。
通過以上措施,票證發出后必須確保90%的料蔗24小時內進廠,如果24小時內未能進廠的,農務派人實地調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從而多方確保料蔗新鮮度。
2.14、加強對農務工作的管理與考核
通過每天對反映農務管理工作質量的幾個指標的考核,促進農務管理工作水平,確保原料蔗的新鮮度。考核指標主要有:
蔗場存蔗量、甘蔗夾雜物、初壓汁錘度、初壓汁純度、料蔗質量準確受檢率、料蔗裝車質量等
3、結語
制糖企業通過加強農務管理,提高原料蔗的新鮮度,減少原料蔗砍下后在田間地頭的放置時間,減少原料蔗的糖分轉化,對提高產糖率有顯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輕工業部甘蔗糖業科學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主編:《中國甘蔗栽培學》,農業出版社,北京,1985 黃世培 林德華 梁漢平
[2] 《亞熱帶農業研究》1998年第03期 作者:薛貴祿,張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