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麗
(長春工業大學行政管理,吉林 長春 130000)
大數據時代地方政府社會管理策略的創新機制研究
郭 麗
(長春工業大學行政管理,吉林 長春 130000)
如何提升政府管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是當前政府體制改革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本文簡要闡述了大數據在地方政府實施社會管理行為過程中的應用價值,介紹了一種大數據社會管理模型—DCSMD管理模型,為政府實施科學決策與精細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
大數據;社會管理;數據共享;數據孤島
21世紀是信息化的時代,信息化、互聯網、高科技無疑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主題,而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長則催生了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據麥肯錫全球數據研究所的統計結果顯示:2013年全球新增的數據量已經超過了以往人類發展歷史上所產生的數據量的總和。這也就使得傳統的多級數據處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必須構建大數據共享平臺,對數據進行集中篩選和挖掘,才能做出科學合理的預判和決策。在政府管理層面,大數據的應用不僅對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傳統的社會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戰,同時也將倒逼政府社會管理模式地不斷革新。
1、大數據的概念。大數據(big data),據最早使用這一術語的學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在其所著的《大數據時代》一書中給出的定義為:不用隨機抽樣法這樣的捷徑,而采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統計處理,這就決定了大數據的核心內涵之一為數據體量大,涵蓋面廣。這種龐大的數據量已從以往的PB規模擴大至ZB乃至YB規模,使得傳統的數據處理模式已無法適用,取而代之的是最新的云計算處理模式。而大數據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的定義為:需要新的處理模式才能具備更強的洞察力、決策力和流程優化能力來適應海量的、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因此,大數據并非僅僅是一系列雜亂無章的數據集合,而是一座蘊藏著巨大能量的礦藏。
2、大數據的特點。根據IBM公司所提出的大數據的特點有五個方面。可簡要總結為5V特點:數據體量大(Volume)、更新流轉速度快(Velocity)、類型多樣化(Variety)、價值密度低(Value)、真實性(Veracity)。大數據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的直接利用價值低,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數據篩選、整合、挖掘以及分析處理過程后才具有利用的價值。
3、大數據的作用。大數據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預測、決策、評價以及管理。而預測這一作用則是大數據的核心價值所在,通過對海量的數據進行篩選和挖掘,可以找出事件發展的規律,為科學的決策、評價和管理提供統計學依據。而傳統的小樣本抽樣調查,由于受調查樣本的地區性、容量限制,因此所得出的決策判斷難免存在片面性、失誤風險大等缺點。對于地方政府這一大數據的使用主體來說,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做出科學的決策,有助于實施精細化管理,有效的避免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資源的浪費,這也恰恰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當前我國地方政府的社會管理體制主要還是采用單一的垂直分層管理結構,各部門分工責任落實體制明確。各部門只負責落實上一級主管部門交辦的任務,數據整理和匯編則采用本部門備案和向上級部門逐級報送的方式進行。這樣的社會管理體制難免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部門之間聯動協同性較差。垂直分層管理結構框架下,雖然各部門直接執行上級主管部門的指令,但是在具體決策時,由于各部門之間沒有形成數據共享,各部門單一的數據體系只能形成數據孤島,由此產生的決策也不盡相同,因此很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部門間協同聯動。這樣既降低了政府社會管理的效能,又難以實現既定的管理目標。
2、社會管理職能交叉重疊現象嚴重。地方政府部門間社會管理職能存在交叉重疊的現象在我國是普遍存在的。例如A市的城市管理局曾在當地進行過一場商販違法擺攤營業的集中清查行動,動用了20名執法隊員進行違規清查;而后不久,該市工商部門又動用了15名執法隊員進行了一次違法營業集中整治清查行動;時隔一周后,該市衛生部門又為創建衛生城市進行了一次類似的市容市貌集中整治行動。諸如此類的政府實施的社會管理行為完全可以一次進行,采用多部門協調聯動的形式,集中進行一次清查整治行動就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這樣既能避免人力、物力資源方面的浪費,又可以提高政府管理的效能。
3、管理資源配置不均衡。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是實現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前提保障。當前管理體制下,各部門所報送的關于社會發展的各項數據均有各自的獨立性,國家統計部門根據各部門所報送的數據集中調撥各項資源,因此各數據集的獨立性就造成資源分配的不均衡。一些部門因缺乏資源難以實施有效的社會管理;同時有的部門卻存在資源過剩的現象,而這也是造成腐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4、管理決策失誤風險大。數據的真實性與全面性直接關系到由此所產生的決策的科學性。目前我國地方政府數據信息的透明性、共享度較差,極易產生一個個的數據孤島,而由數據孤島所產生的決策就具有片面性,這種片面的決策就會使政府管理者實施錯誤社會管理決定的風險增加。
大數據的核心價值在于其預判性,政府通過對數據進行篩選、挖掘和分析,做出合理的決策,以指導工農業生產,這也是目前我國政府將大數據分析應用于社會管理的最典型手段。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國政府曾利用大數據平臺分析公眾最關心的提案,有的放矢的進行表決。國際上一些發達國家的政府利用大數據進行社會管理的經驗相對成熟,例如:洛杉磯警察局曾和加利福尼亞大學合作利用大數據預測犯罪的發生。麻省理工學院和當地州政府利用手機定位數據和交通數據建立城市規劃方案。在此時代背景下,2015年9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地方政府作為大數據使用的主體之一,加強大數據在社會管理中的應用具有三方面重大意義:其一、有助于實現社會管理資源在各部門間的優化配置;其二、增強了社會管理的時效性和精細化水平;其三、提升了社會管理的科學性。
傳統的地方政府的社會管理模式屬于垂直分層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以地方政府對事件P的管理為例,政府將任務下發部署給A、B、C、D四個部門,各部門分散統計數據,產生四個獨立的數據集,由此各部門分別得出四個不同的決策a、b、c、d,這四個數據集是相互獨立的,也是片面的,因此得出的決策也不能反映事件真實的發展規律,產生決策失誤的風險較大;此外四種不同的決策同時實施,也會造成管理的混亂。

圖1 傳統的地方政府社會管理模式

圖2 DCSMD管理模型
為了解決傳統社會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有效的利用大數據中所蘊藏的豐富資源。一種新型的大數據社會管理模型被開發出來,即數據(Data)—采集(Collect)—共享(Share)—挖掘(Mining)—決策(Decision)管理模型,簡稱DCSMD管理模型(如圖2所示)。它基于大數據共享平臺,將數據集中共享與分散處理良好的耦合在一起,為地方政府科學決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此模型降低了由于數據孤島所產生的決策失誤的風險,各部門將所采集到的數據上傳到政府大數據共享平臺中心,集中進行數據篩選,而后云計算平臺將各部門所需要的數據下發給各部門,各部門將處理后的數據反饋至云計算平臺進行數據挖掘分析,政府根據分析結果得出一個最為合理的決策,組織各相關部門對事件P進行協同管理,這樣既可以使資源在各部門之間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又降低了決策失誤的風險。
1、大數據的使用加大了政府數據信息的安全防控風險。將大數據應用于政府社會管理工作中,必然要構建各部門乃至各地區間的數據共享平臺,數據流通渠道也就會變得更加多樣和復雜,這將增加數據信息泄露、惡意篡改的風險,一旦數據遭到篡改,將有可能會引發社會管理混亂等一系列不利影響。因此政府在構建大數據平臺的同時,也應構建配套的數據信息安全防控體系,加強對數據的安全儲存與加密管理,同時也要設置大數據應急管理預案,以保證在出現風險時能夠保證數據庫的安全使用。
2、政府互聯網管理領域的人才缺口逐步擴大。政府社會管理體制的革新勢必倒逼相應的管理人才的更新,大數據時代的政府管理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管理能力,擁有豐富的互聯網安全管理經驗水平。可以預見,隨著未來大數據在地方政府社會管理工作中的廣泛應用,相應的數據庫管理人才缺口將逐步擴大。
地方政府要通過大數據的使用來革新管理體制,應大力引進相應的技術人才,提升數據管理人才的互聯網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政府管理能力與治理水平的現代化目標。
[1]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大數據:創新、競爭和提高生產率的下一個新領域[R].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2011.
[2] (英)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 姜飛,黃廓.把握大數據時代契機,推動我國網絡社會管理更加科學化[J].中國廣播,2013(05).
[4] 大數據在政府部門的應用[EB/OL].中國經濟網: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 201405/19,2014-05-19.
[5] Gerard George,Martine R. Haas,Alex Pentland.Big Data and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 2).
[6] Stacey Shindelar. Big Data and the Government Agency.The Public Manager,2014(1).
[7] 于施洋,王建冬.大數據對政府數據管理能力新要求研究[J].電子政務,2013(8).
(責任編輯:李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