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從這一刻起,競爭烈度將隨著氣候不斷升溫:那些“老炮兒”忙于守住戰場,初生牛犢們則無所畏懼地向舊邊界不斷發起沖擊。
同仁堂,這家300多歲的中華老字號,對于中國市場上大多數品牌來說,都是“祖宗輩兒”的。但是對于飲料市場來說,它還真是十足十的新手兒。
2016年3月22日,同仁堂健康在成都舉辦了“雙罐齊下·飲領大健康時代”發布會,正式發布旗下同仁堂涼茶和同仁堂瑪咖烏龍茶,吹響進軍大眾消費市場的號角。
這兩款飲料并非新生兒,早在2015年7月就已上市,但當時僅在同仁堂健康自有店鋪、京東和部分商超銷售。此次,雙罐產品的正式發布如同先導部隊,探索并蹚平同仁堂不曾涉足的第三方渠道和大眾消費市場,隨之而來的,是同仁堂整個“大健康戰略” 的全面啟動。
這是一個關鍵的機會節點:首先,生活水平提升使人們日益重視日常保健,大健康產業市場需求強勁;而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則間接推動了《中醫藥法(草案)》的出臺;有市場有政策,行業風口明確,隨之而來的是嗅覺敏銳的資本——中醫藥正逐漸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相關中藥概念股漲勢持續走強。
受趨勢推動,布局大健康產業的中醫藥企業越來越多,并逐漸成為其主要利潤來源。比如云南白藥的牙膏產品、江中藥業的猴菇餅干、千金藥業的女性衛生用品等。
同仁堂坐擁幾百年品牌勢能以及產品研發優勢,同時受經營瓶頸壓力所迫,“大健康戰略”的提出勢在必然。
優勢固然明顯,而挑戰也顯而易見。
中醫藥行業與大眾消費行業存在商業邏輯上的本質差異:消費者需求不同、渠道結構差異明顯、營銷方式也自然迥異……更別提那些已經在大眾消費領域征戰多年并成功圈地的品牌們。
他們尚且如履薄冰,新進入者如何沖破樊籬、重構商業版圖?
而這些,正是同仁堂健康今年要突破的戰略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