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暉霞
(廣州市達德軟件開發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國外現代學徒制發展及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啟示
閻暉霞
(廣州市達德軟件開發有限公司,廣東廣州510000)
[摘要]通過對德國、英國、瑞士、澳大利亞、法國、新西蘭等國的現代學徒制分析對比,進一步明確了現代學徒制的意義,國外現代學徒制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啟示主要體現在:我國在職業教育改革中推行現代學徒制,必須進行國家戰略層面的頂層設計,必須由政府提供強大的法律保障,必須采用工學與產教結合的培訓方式,必須加強校企“雙導師”師資隊伍建設,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深化現代學徒制評價改革。
[關鍵詞]國外現代學徒制;我國職業教育;BVQ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37
1國外現代學徒制的發展
現代學徒制一般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以德國雙元制為典型的、適應現代經濟與社會要求、以校企合作為基礎、納入國家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學徒制形態。
1.1德國現代學徒制的發展
(1)德國現代學徒制即“雙元制”。德國把現代學徒制叫作“雙元制”,主要是指德國現代學徒制是在企業和學校兩個場所完成。學徒在兩個場所的時間和學習任務并不是等同的,而企業是雙元中的主要方。在德國雙元制中,企業培訓依據的是由行業組織制定的全國統一的“職業培訓條例”,學校教學則依據由各州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框架教學計劃”。
德國雙元制被譽為當今世界學徒制甚至于職業教育的“典范”。1969年至今,德國雙元制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德國不斷對雙元制培訓職業進行修改和調整。重新劃分培訓職業;二是為了滿足沒有條件單獨承擔培訓任務的中小企業對培訓的需求,德國的行業協會建立了許多跨企業培訓中心,逐漸成為企業與職業學校以外的第三個學習場所;三是引入基礎職業培訓年,這種學校舉辦的基礎職業培訓年是全日制的,它取代了第一年的企業培訓。在校企合作形式的基礎職業培訓年中,學生有培訓合同,在企業里接受實踐職業培訓,在學校里學習與職業相關的理論和普通學科。在學校的學習為每周兩天或兩天半。
(2)德國雙元制“利益協調”的原則。德國雙元制強調“利益協調”的原則,它整合了所有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在雙元制實施的各個層面,相關利益者共同承擔雙元制的規劃、實施和改善責任。學徒在雙元制中不用交學費,所有教育成本是由雙元制的三個培訓主體企業、職業學校以及跨企業培訓中心承擔的,這三個培訓主體的經費來源各不相同。
(3)德國雙元制的特點和做法。德國雙元制的特點主要有:以職業性為首要原則、利益均衡的合作機制、高度的企業參與、較為完善的規范體系。德國雙元制典型做法是:企業發布學徒崗位,面試錄取,并在行業協會進行學徒注冊。同時,學徒在相應的職業學校注冊學籍。培訓過程中,一般每周3~4天在企業,1~2天在學校。行業協會組織的中期考試和畢業考試是學徒必須參加的兩個重要考核,通過即可獲得相應的證書,完成學徒制。
(4)德國雙元制的教學。德國雙元制教學分培訓企業中的教學和職業學校中的教學。企業的培訓場所是多種多樣的,除實際工作崗位外,還包括實訓工場、企業內部教學課堂,一些較小的企業還將企業培訓轉移到跨企業培訓中心開展;職業學校中的教學場所主要是教室和實驗室,其中2/3的教學是職業導向,另外1/3提供普通教育或綜合的職業教育,每周最少提供12小時的教學。
1.2英國現代學徒制
(1)英國現代學徒制體系的三個級別。英國現代學徒制體系由三個級別組成:中級學徒制(國家職業資格2級)、高級學徒制(國家職業資格3級)和高等學徒制(國家職業資格4級及以上)。學徒培訓的依據是國家統一發布的“學徒制框架”。它由英國各行業技能委員會開發,核心內容是學徒需要獲得的若干個國家資格證書。英國現代學徒制框架本質上是一種目標/結果導向的管理策略,對學習的具體內容和校企分工沒有限制,培訓機構教什么,企業教什么,學徒怎么學,都非常靈活。
英國現代學徒制中,通常是培訓機構主動尋找合作企業,企業開展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不高。在現行學徒制政策中,培訓機構可以通過開展學徒制獲得國家撥款,因此較為主動。培訓機構向企業派出代表,幫助企業確定適合該企業開展的學徒制項目。學徒通常需經過面試確定錄用,并簽訂培訓合同。在培訓開始后,培訓機構與企業按照共同商定的培訓計劃交替開展教學,通常為每周4天在企業,1天在培訓機構。培訓機構會安排導師全程跟蹤學徒在企業的學習與工作進展,對學徒的考核主要根據學徒在工作現場的表現。學徒取得學徒制框架里規定的所有資格認證,便成功完成了學徒制。
(2)英國現代學徒制的法規框架。英國現代學徒制的法規框架是相對較為單薄的。英國現代學徒制的開展,并沒有全面、單獨的綜合法案而依,而是根據散落在各種教育、經濟和勞動法案中的條款開展的。1993年“現代學徒制”以來的一系列學徒制改革,都是以“項目”形式開展的,英國政府沒有賦予這一系列改革明確的“法律框架”。
(3)英國現代學徒制經費機制。英國現代學徒制的成本主要包括兩大類:培訓費用和學徒工資。它的成本分擔機制如下:學徒不支付任何費用,由雇主支付其工資。學習與技術委員會只為完成學徒制框架的必須培訓提供經費,其他額外增加的培訓則需要培訓機構或雇主自己承擔經費。
(4)英國現代學徒制框架。在英國,每個學徒制項目都有一個學徒制框架,它是由行業技術委員會與企業根據國家職業標準聯合開發確定的,是對學徒制學習內容和標準的基本規范。所有框架都包括三大組成要素:能力本位要素——其形式是NVQ,是學徒制項目框架的核心。學徒制的級別實際上就是由NVQ的級別決定的;知識本位要素——其形式是技術證書。知識要素既可以單獨認證,也可以作為能力要素的一部分進行認證;可遷移的或“關鍵”技能——其形式是關鍵技能資格,包括六類:交流、數字應用、信息通信技術、與他人合作、學習與業績的自我提高以及問題解決。
1.3瑞士的現代學徒制
(1)瑞士的職業教育管理。瑞士的職業教育統歸聯邦政府管理。學徒制必須根據聯邦專業教育與技術辦公室發布的“職業培訓條例”來開展,它不僅規定了教育內容,也規定了職業學校、企業、產業培訓中心的分工職責。瑞士現代學徒制的校企分工是在最高層面進行統一設計的。
(2)瑞士現代學徒制場所。瑞士現代學徒制在三個場所完成,因此又被稱為“三元制”:①企業培訓。它是瑞士學徒制的重心,約占整個學習時間的70%以上。②職業學校的學習。大多數職業學校由州或市開辦,也有部分學校由行業聯合會開辦。③產業培訓中心的入門培訓。產業培訓中心由行業協會開辦,屬于獨立的第三類培訓場所,主要采取集中授課方式,學習內容為從事某一職業所需的基礎專業知識和技能。企業培訓與學校教育交替進行,典型做法是學生每周1~2天在職業學校,3~4天在企業接受培訓。還有一種模式是學生開始時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然后逐漸減少學習時間,轉而以企業培訓為主。學徒期滿后,學徒要參加一系列的國家考試,以獲得聯邦職業教育證書(2年制)或文憑(3~4年制)。同時,他們還可獲得一份由師傅頒發的學徒工作證明。
1.4澳大利亞的現代學徒制
(1)澳大利亞的現代學徒制類別。澳大利亞的現代學徒制包括學徒制和培訓生制兩類,主要區別是:學徒制時間較長(3~4年),且更穩定(學徒期間企業更換業主,新的業主必須繼續履行培訓合同;合同的取消,需要所有相關方同意);培訓生制時間較短(1~2年),穩定性也差些(學徒期間企業更換業主,新的業主可以終止學徒培訓;任何一方都可單方面解除培訓合同)。兩種類型開展培訓的依據都是澳大利亞職業資格框架和培訓包。
(2)澳大利亞的現代學徒制典型運作方式。澳大利亞的現代學徒制典型運作方式是:企業發布招聘廣告,甄選學徒,學徒和企業到學徒培訓制服務中心簽署培訓協議。然后學徒到注冊培訓機構(主要是TAFE學院)進行面試,學徒、企業和培訓機構協商溝通后,三方簽訂培訓計劃。之后學徒培訓在企業與培訓機構之間交替進行。培訓機構負責知識培訓和少量的技能培訓,大量的實踐培訓在企業進行。學徒需要與其他類型的職業教育學生一起參加國家考試,從而獲得相應的資格認證。
1.5法國的現代學徒制
(1)法國的學徒制分層次。法國的學徒制分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個層次,最高相當于碩士。每個學徒制項目都是圍繞某個國家資格認證開發的,開發主體是法國各行政大區—學區長組織企業代表、學徒培訓中心代表和專家組成工作組,制訂用以規范本地區企業和學徒培訓中心開展學徒培訓的“聯絡文檔”,該文檔詳細規定了學徒必須獲得的知識和能力。
(2)法國學徒制做法。在法國學徒制中,學徒也需要與企業簽訂學徒制合同,并到行業委員會注冊備案。學徒培訓在企業和學徒培訓中心之間交替展開,企業培訓約占整個學徒制時間的60%~70%。學徒培訓中心以由行業組織所屬的私營學徒培訓中心為主,也有國家或地方政府所屬的公立學徒培訓中心。學徒培訓中心還與相關行業委員會合作開發“聯絡/管理手冊”,記錄學徒身份、培訓時間、訪問企業計劃,以及學徒培訓中心和企業的具體培訓內容等,從而協調企業和學徒培訓中心的教學任務,同時跟蹤檢查學徒的學習情況。在完成學徒制時,學徒要參加國家資格考試,獲得相關資格認證。這些認證與全日制職業學校的學生獲得的認證是完全一樣的。
1.6新西蘭的現代學徒制
(1)新西蘭的職業教育發展歷史。新西蘭的職業教育有超過一百年的發展歷史。1948年新西蘭政府通過了《學徒法案》,保留學徒制教育模式,但規定廢除傳統學徒制,代之學員必須參加正規學校職業培訓教育。現代學徒制課程由學院的教師和工作場所有經驗的員工教授。許多教學都圍繞實踐活動展開,兩個學習環境共同合作,向學徒教授其需要的職業知識和技能。學習由觀察開始,然后通過模仿、實踐,直到他們有能力并能夠自信、獨立地執行工作任務。
(2)新西蘭現代學徒制的框架。第一,完善了現代學徒制培訓項目的所有法律法規;第二,由所有繼續教育學院、雇主和培訓機構共同開展,以確保在新西蘭所有地區開展的學徒制項目都能得到有效實施,并達到統一標準;第三,細致明確了所有參與現代學徒制培訓的職業類別、資格要求、學分要求;第四,向受訓者提供關于學徒制的指導,包括怎樣申請學徒培訓項目、參與學徒項目的時間以及完成學徒培訓后的職業生涯發展路徑等。
(3)新西蘭現代學徒制的特色。新西蘭現代學徒制的特色主要是:靈活的市場運作機制和撥款方式、健全的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嚴格的現代學徒制質量評估體系、中高職現代學徒制教育的有效銜接。這為新西蘭的富有活力的職業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4)多方合作促進現代學徒制發展。新西蘭與現代學徒制培訓相關的各個方面分工明確、通力合作,真正實現了現代學徒制的良好運轉。在政府層面,新西蘭政府通過職業技術院校資助補貼學徒制職業教育,設立職業院校績效指標,通過新西蘭學歷評估委員會注冊和通過職業資格認證與行業標準;而行業則負責確定職業資格與標準的內容與效果考察,開展在職培訓,為學徒制人才培養提供工資并提供培訓資金支持;行業培訓機構則負責與各行業企業共同開發職業資格與標準體系,設置并監控標準執行狀況,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咨詢;最后,職業培訓院校負責為學徒制學員提供非在職技能培訓,提供基礎性學徒制教育導入課程。這樣的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大大提高了現代學徒制的效率,培養了學徒們的實際能力,也養成了行業精神與價值觀。
2國外現代學徒制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啟示
2.1推行現代學徒制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國外的現代學徒制起步早,在理念和模式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升了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教學質量以及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質量等,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我國大力倡導、支持發展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下,西方現代學制的建設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有利于推進“雙證融通”(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建立國家技術技能積累制度;有利于“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創新職業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養模式;有利于完善現代企業勞動用工制度,解決合作企業招工難問題,對完善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2國外現代學徒制對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的啟示
(1)我國職業教育推行現代學徒制必須進行國家戰略層面的頂層設計。西方現代學徒制受到政府高度重視,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許多國家專門成立了實施師徒制的監管機構,如英國的學習與技能委員會,并在地方設立了若干分支機構,保證培訓方、雇主、學徒規范化的實施師徒制。政府向培訓機構、雇用企業提供補助和培訓經費,學徒在培訓機構接受免費的脫產學習,在企業實習獲得相應的工資報酬。
(2)我國職業教育推行現代學徒制必須由政府提供強大的法律保障。學徒制培訓,必須制定相應的培訓法,對學徒與企業、培訓機構做出法律約束,奠定了學徒制的法律地位,使其得到順暢發展。是涵蓋政府、行業和學校等多方的利益相對均衡的合作機制。這主要體現為現代學徒制的各級組織管理機構的人員組成往往涵蓋各方,并且這些相關利益者代表在這些機構中的決策權是相對平衡,從而既保證滿足企業需求,又保證學徒的切身利益。
(3)我國職業教育推行現代學徒制必須產教結合的培訓方式。在現代學徒制中,必須實行企業和學校結合即工學結合交替式培養模式,明確學徒在企業接受培訓時間和在職業學校學習時間;學生具備雙重身份: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企業中的實踐與職業教育中的理論學習密切結合。
(4)我國職業教育推行現代學徒制必須加強“雙導師”師資隊伍建設。院校要與企業共同制定現代學徒制“雙導師”管理辦法,明確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的聘任條件、程序、職責、待遇、獎懲等。要加大院校與合作企業之間人員互聘共用、雙向掛職鍛煉的力度。
(5)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深化現代學徒制評價改革。現代學徒制的實踐不能僅僅限于校企層面,必須有行業協會的參與,行業協會負責審核職業院校的資質、制定課程以及組織考試,還會定期幫助學校培訓教師。現代學徒制應借鑒國際先進標準,院校聯合相關行業、企業積極探索基于國家職業標準,結合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方式,大力推進“雙證融通”,對經過考核達到要求的畢業生,發放相應的學歷證書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9/174583.html.
[2]唐為成.國外現代學徒制的發展狀況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5(12).
[3]現代學徒制,國外什么樣[N].光明日報,2015-01-19.
[作者簡介]閻暉霞,博士,廣州市達德軟件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職教學會教學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職教學會教材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職教學會職業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會計技能賽項裁判及專家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