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曉蕾
摘 要:由于試油作業要進行射孔、防噴、頻繁的起下鉆作業,對外部水泥環造成一定的破壞,如果在原套管內進行內存套管的回接固井,固井質量會受到影響。伊朗雅達油區連續出現兩口177.8mm套管內試油后短回接114.3mm套管,各項技術措施在現場都得到了較好的貫徹和應用,固井候凝電測卻顯示固井質量不理想的情況。本文就這兩口井進行探討,以期在后續類似施工中正能確評價和提高固井質量。
關鍵詞:雙層套管;固井質量;分析
一、兩口井情況介紹
兩口井原井都是φ212.7mm鉆頭完鉆,下入φ177.8mm尾管封固,后期進行射孔和長達半年的試油作業,下入φ114.3mm尾管是為了進行尾管固井封固炮眼。兩口井原井7寸尾管固井質量顯示雙界面質量優質。
二、固井情況介紹
(一)固井難點
1.環空間隙小,理論單邊間隙19.1mm,水泥環較薄,水泥環膠結質量較難保證;
2.完井停滯時間長,套管內壁粘附死泥餅,若刮管作業不能有效剔除套管內壁死泥餅,將影響水泥環二界面膠結質量;
3.環空間隙小,對尾管懸掛器座掛等性能要求高;
4.后續鉆塞作業等對固井水泥環膠結質量、水泥石力學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射孔層位多,最小射孔層位間距23.5m,水泥漿候凝過程中,易造成射孔層之間相互竄槽,污染水泥漿,造成膠結質量差。
(二)技術措施
1.采用帶封隔器的旋轉尾管懸掛器的尾管固井作業方式;
2.通井刮管2遍,清除套管內死泥餅,重點對懸掛器坐掛位置多刮幾遍;
3.扶正器shoe track段每根一個,懸掛器下部一根套管加一個,其余每2根套管加1個剛性旋流扶正器;
4.泥漿性能按照之前的要求,盡量降低粘度到60s左右,出入口密度差保持穩定;
5.坐掛后的排量為45spm,泵壓2500psi,替漿排量43spm左右,上返速度大概在1.6m/s;
6.替漿排量230gpm,泵壓保持2500以內;
7.采用旋轉尾管固井,懸掛器旋轉每分鐘15圈;
8.加重隔離液1.80g/cm3,10方,水泥漿采用非滲透微膨脹防氣竄體系,低密度水泥漿1.82g/cm3,3方,尾漿1.88g/cm3,9方,共注水泥漿12方;
9.施工過程連續,排量壓力密度均達到設計要求;
10.坐封packer后大排量循環多余水泥漿后繼續循環3小時,增加回壓。
(三)施工情況及電測質量結果
根據以上技術措施先后施工F09和F15井,電測固井質量一界面較差,二界面未做評價。
三、固井質量原因分析
兩口井全井質量解釋顯示質量較差,F15井從各方面講,針對性的措施比F09更為全面,F15井固完4寸半尾管后,經過射孔試油作業,無竄槽發生,也從另一方面證明層間膠結質量尚可,和電測解釋有出入,所以電測解釋質量較差原因可能有:
(一)射孔層位多,最小射孔層位間距23.5m,水泥漿候凝過程中,造成射孔層之間相互竄槽,污染水泥漿,造成膠結質量差;
(二)在固井之前進行試油作業,盡管進行了套管壁刮管作業,但未采用較好的驅油措施,套管壁仍有可能存在油膜,影響水泥環的膠結質量;
(三)固井采用帶封隔器尾管固井技術,注水泥作業施工結束后,立即座封懸掛器上的封隔器,在水泥漿候凝期間,阻礙了水泥漿上部壓力的傳遞,水泥漿在候凝期間發生失重,在已射孔的目的層間發生竄槽,影響了水泥環的膠結質量。
(四)水泥漿石在強度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收縮,造成微間隙,從而造成固井質量差;
(五)由于雙層套管的原因,電測解釋和實際膠結的情況有一定的出入,根據SY/T6592行標及有關研究結果,雙層套管波傳播時間不同,如果其時間差在一定范圍內(15μs~25μs),聲幅曲線會受到外層套管的影響,同時薄水泥環一定條件下對聲波傳播產生有害干擾,也會影響測井資料的正確評價,原井套管經過長達半年的試油作業,外部水泥環遭到了破壞,影響了固井質量的解釋和客觀評價。
四、結論及改進措施
(一)雙層套管變密度測井與單層套掛相比地層波要弱很多,地層波強弱與內、外層套管和水泥環、地層與水泥環膠結情況有關,膠結全好時可以看到明顯的地層波,如果有一處膠結不好,則地層波將很弱或根本看不到。需要結合第一次固井后變密度測井資料進行評定,為保證雙層套管對聲幅評價的影響,客觀正確評價內層套管的膠結質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對原井套管外水泥環電測固井質量,對水泥環進行客觀評價;
(二)大排量循環洗井,在泥漿中加入泥漿滲透劑,有效驅除掛在井壁上附著的虛泥餅和油膜,對附著在套管壁上的泥餅進行充分破壞;
(三)水泥漿性能要求:采用防氣竄水泥漿體系,宜采用膨脹水泥漿或是膠乳水泥漿,減少水泥石收縮而產生微間隙;
(四)前置液:采用高效驅油型前置液,增加用量,驅除油膜,有效洗井;
(五)漿體結構要立足于壓穩:沖洗液+加重隔離液+先導水泥漿+常規密度水泥漿,盡量提高后幾方水泥漿密度,縮短稠化時間;
(六)固井后不做頂封,進行憋壓候凝,防止水泥漿失重和射孔層間的竄槽,施工結束后起鉆2柱后反循環出多余水泥漿,憋壓候凝;
(七)候凝48小時后再進行下一步作業。測井前不要對井內進行試壓作業,井內泥漿密度不能降低。
參考文獻:
[1]劉崇建,黃柏宗,徐同臺,等.油氣井注水泥理論與應用[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1.
[2]陳志雄.固井后套管試壓對聲幅測井影響規律的分析研究.石油鉆探技術,2003,31(3).
[3]魏文忠,趙金海,范兆祥,練欽.勝利油田深井技術套管損壞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石油鉆探技術,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