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
江蘇省中醫院 腦病中心
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飲食護理觀察
劉曉
江蘇省中醫院 腦病中心
目的探究對高血壓伴有高脂血癥的患者實施飲食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臨床納入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間來我院進行診治高血壓伴有高脂血癥患者78例,按護理方式不同給予分組,對照組39例行一般護理,研究組39例在一般護理中給予飲食干預,對比兩組間血壓、膽固醇水平。結果護理后研究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膽固醇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好轉改善,P<0.05。結論對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患者實施飲食干預后能夠更好的控制血壓及膽固醇水平。
高血壓;高脂血癥;飲食;護理觀察
高血壓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年紀、遺傳、飲食等,以往多為老年患者多見,而近年來年輕化趨勢明顯,且隨著社會老齡人口的增加使得發病人數逐年提高,現已成為社會中較為普遍的疾病問題,高脂血癥作為該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給患者帶了不小的困擾,臨床中尚未出現一勞永逸的治療藥物,因而疾病的控制與患者自身還有著較大的關聯,飲食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1]。為在該病的控制上取得突破,將2013年8月至2016年月間來我院進行診治高血壓伴有高脂血癥患者7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39例在一般護理中給予飲食干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78例均為2013年8月至2016年月間來我院進行診治高血壓伴有高脂血癥患者。患者以護理方式不同給予分組,對照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為(61.4±4.5)歲。研究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40-73歲,平均年齡為(61.5±4.4)歲。上述資料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定期為患者進行血壓的測量,按時為其發放藥物,告知服用時間、劑量、方式,并做到看藥入口。病室定期開窗,保證空氣的流動性,保證患者衣物、床單位的清潔,做好相關的知識宣教及心理護理工作。研究組:除一般基礎護理外,還應聯合飲食上的護理(1)患者入院后即根據其資料進行飲食計劃的定制,對體重進行控制,按照體重給予食物,保證攝入與消耗為 1:1,減少累積,當患者的體重已達到正常體重的 95%時,此時食物的供給則應以維持目前體重為目的,正常熱量的供給在 100kj/kg ,在每日攝入的總量中,碳水化合物占有比應在55%左右,而對于鹽類及脂肪類食物應進行限制,膽固醇類食物則應禁止,包括了蛋黃、內臟等。(2)脂肪的每日攝入量不可超過 50g,每月攝入鹽量不應超過 80g,盡量應用料酒、芝麻醬、咖喱等進行代替,每周可給予魚、蛋白等食物,幫助改善血管,每周不應少于三次,油類的選擇應在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中選擇,制止動物油,鼓勵其養成喝茶的習慣。增加蔬果的攝入,注意補充維生素。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間血壓及膽固醇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血壓及膽固醇水平 護理前研究組與對照組血壓及膽固醇水平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膽固醇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好轉改善,P<0.05。

兩組患者血壓對比(n=39)

?
在心腦血管疾病中,高血壓是主要的危險因素,可伴有左心室的肥大,高血脂癥,而高血脂癥還可引起胰腺炎、冠心病等相關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正常的生活與工作,降低了后期的生活質量,該病的發生機制臨床尚未完全清楚,誘發因素包括過胖、長期飲食不規律等,臨床一般應用藥物給予控制,但效果并不長久,還需調整作息、飲食等習慣,但患者受教育程度限制,對于飲食控制并無深刻認知,因而血壓控制效果并不理想[2-3]。在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了詳盡的飲食標準,控制疾病的進一步發生發展,減少了后期的并發癥狀。在本次研究中,對患者進行階段性控制,前期以減重為主,后期則以控制為主,在日常的飲食中增加魚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其具有保鈉排鉀的效用,同時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及彈性,鼓勵患者養成飲茶習慣,茶葉的應用則具有舒緩疲勞、預防血管硬化的效果,礦物質食物的應用疊加了降低血壓的效果,水果為最佳選擇,提高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量,嚴格的飲食控制是促進疾病恢復的基礎,本次研究收效良好。
據研究顯示[4-5],通過飲食上的控制降低了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血壓得到控制,降低了后期并發癥的發生。本次研究中,將患者的飲食進行細分,根據患者的體重給予個體化的飲食計劃,相關飲食給予調整與替代,相比于對照組,研究組在收縮壓、舒張壓、膽固醇水平得到改善,本次研究結果與文獻相仿。
總結上述發現,飲食干預能夠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降低膽固醇含量,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1]劉艷蘭,周佩如,許萬萍等.個案管理與常規護理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學,2014, 35(2):328-330.
[2]袁木祥.飲食與運動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3):2823-2824.
[3]沈靜,朱俊,吳志紅等.重慶市門診高血壓患者飲食與認知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3):2809-2811.
[4]陳小芳,薛小玲,汪國成等.跨理論模型對促進高血壓患者低脂飲食的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0): 1830-1833.
[5]周志虹,孟玉梅.老年性高血壓合并癡呆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決策[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5(2):268-269.
R473.5
A
1672-5018(2016)11-1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