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浙江杭州 310013
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李蓮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浙江杭州 310013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8例,兩組都給予常規治療與日常護理,在此基礎上治療組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包括認識教育、生活方式指導、肺功能鍛煉指導、營養飲食指導等方面。結果:干預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分別為94.7%和76.3%,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的喘憋不適和咳嗽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COPD患者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可明顯糾正其不良心理,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質量,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干預;喘憋不適;生存質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肺部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呼吸衰竭等疾病,其發病因素主要與有害氣體、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等,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1~2]。因此為緩解患者的癥狀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早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治療,可及時緩解病情,防止癥狀惡化,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本次試驗主要研究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應用干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效果,探討其生存質量的改善情況。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選擇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納入標準: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都伴隨有喘憋不適、咳嗽癥狀;神志清楚,生命體征穩定;排除肺炎、結核等引起的疾病;排除有嚴重認知功能障礙者。其中男39例,女37例;年齡最小33歲,最大78歲,平均年齡53.89±5.06歲;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4.18±2.97年;疾病類型: 慢性支氣管型36例,肺氣腫型4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8例,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類似(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兩組都給予常規治療與日常護理,鼓勵、指導患者咳嗽,促進排痰,定期進行對患者的血壓、心率等進行監測,對呼吸出現困難的患者進行吸氧處理,在平時的輸液治療中進行正常的護理操作,同時囑咐患者家屬控制飲食。在此基礎上進行具有針對性的綜合性護理干預,包括心理干預、認識教育、心理支持、營養飲食、肺功能鍛煉等方面。具體方法如下,(1)認識教育:醫生和護士可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進行多種方式的知識講解,使患者及患者的家人能夠正確的認識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及臨床表現,從而可以及早的發現疾病,盡早到醫院進行相應的治療,避免病情進展惡化,給患者及家人帶來生活上的困擾和負擔[3-4];(2)生活方式指導:醫生及護士可根據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及習慣給予指導,保持良好、衛生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和休息時間;吸煙是引起肺疾病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對患者及患者生存環境中應禁煙,戒煙是預防和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5]。若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存在污染,例如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應建議其長期佩戴過濾性良好的口罩,減少有害氣體或顆粒進入呼吸系統,從而影響病情惡化[6];(3)肺功能鍛煉指導: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鍛煉,包括腹式、縮唇式呼吸,呼吸體操及運動鍛煉等,以提高患者腹肌、膈肌等呼吸相關肌群的活動能力。鼓勵、幫助患者進行深呼吸及咳痰,對痰液較難咳出患者進行叩擊排痰等。 (4)營養飲食指導: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由于呼吸負荷加重,其能量消耗加快,身體機能所需的營養物質增多,因此,患者的飲食攝入主要以高營養、高蛋白為主,多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纖維以及熱量的易消化食物,例如雞蛋、動物肝臟和瘦肉等,此外,患者還有多食用水果蔬菜等,以保護呼吸粘膜。 兩組干預療程都為2周。
1.3 觀察指標:療效標準:療效評價分為三類,即顯效、好轉及無效。顯效:喘憋不適、咳嗽明顯減輕,肺部啰音明顯減少;好轉:喘憋不適、咳嗽減輕,肺部啰音減少;無效:無達到上述標準。顯效+好轉=有效。同時觀察與記錄兩組的喘憋不適、咳嗽消失時間。
1.4 統計方法: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組間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比較:干預后治療組與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94.7%和76.3%,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2.2 喘憋不適和咳嗽消失時間對比:經過觀察,治療組的喘憋不適和咳嗽消失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喘憋不適和咳嗽消失時間對比(±s,d)

表2 兩組喘憋不適和咳嗽消失時間對比(±s,d)
?
慢性阻塞肺患者在生活質量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有時因為病情反復,造成生理上、心理上的嚴重負擔,這樣就使得很多患者在生活品質上有所下降。我院實施的這種綜合性的護理干預,不僅在行為、心理上進行有效干預,而且對相關的生活細節進行關注,這樣可以幫助患者從多方面應對身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據研究發現,這類患者在抗感染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需要加強對他們生活環境進行有效消毒,對病房進行定期的消毒,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現感染的機率。另外這類疾病在呼吸道護理方面需要重點處理,尤其是吸痰等護理操作尤為重要。總而言之,綜合性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種值得推廣的護理干預方式。
[1]張文馨,劉紅霞.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系統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3,S1:104-107.
[2]席明霞,覃琴,唐朝,駱永梅,卿利敏.自我管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康復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4,07:509-511.
[3]范玉玲.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5):725-726.
[4]余世勤,田云.心理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護理中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0):123-124.
[5]關國宏,黃健增,馬永亮.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26例營養支持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3):13-14.
[6]覃桂香.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7):90-91.
R473.5
A
1672-5018(2016)11-1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