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貴州省安順市人民醫院 貴州安順 561000
腹腔鏡下小兒疝氣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
吳瓊
貴州省安順市人民醫院 貴州安順 561000
目的:總計分析腹腔鏡下小兒疝氣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方法:選擇2016年1月到2015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腹腔鏡下疝氣手術治療的4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20例)、對照組(2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進行優質護理配合,對比2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腹腔鏡下小兒疝氣手術采用優質護理配合可有效縮短患兒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進行推廣。
腹腔鏡;小兒疝氣手術;護理配合
腹腔鏡下疝氣手術療效顯著、安全性良好,是小兒疝氣的首選術式[1]。優質的護理配合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作態度、職業道德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確保手術效果,降低術后并發癥,圍手術期優質的護理配合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0例腹腔鏡下疝氣手術的患兒進行為研究對象,總計分析腹腔鏡下小兒疝氣手術的護理配合體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到2015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腹腔鏡下疝氣手術治療的4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20例):年齡4個月-12歲,平均(4.5±1.2)歲,對照組(20例):年齡5個月-12歲,平均(4.8±1.5)歲。2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進行普外科常規護理,主要為術后生命體征、臨床癥狀的監測和對應處理、用藥指導等。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圍手術期優質護理配合,其主要內容包括:①術前護理:第一、術前對患兒、患兒家屬進行心理指導和健康教育,通過開展知識講座、制作知識手冊等方式宣傳疾病的基礎知識,幫助其正確應對疾病。同時講解腹腔鏡手術的優勢、必要性、安全性,消除患兒和家屬的擔憂,對于年齡較大的患兒可通過鼓勵、表揚等方式增強患兒的信心,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通過撫觸、微笑交流等方式增加患兒的親切感。第二、術前,還需要做好相應準備,向患兒和家屬講解注意事項。術中,合理調節手術室內溫度(26-29℃)、濕度(55-60%),認真核對手術所需物品、器械,建立靜脈通道時,為了降低疼痛,建議使用留置針,做到輕、穩、準。②術中護理:術中需要對患兒進行肢體固定,采用棉墊進行包裹,術中需要對患兒受壓部位進行檢查和局部按摩,確保血液循環。③術后護理:第一、加強基礎護理,術后,采用溫水進行皮膚表面消毒液、血液擦拭,做好保暖,第一時間告知患兒家屬手術順利進行,緩解其焦慮、緊張心情。第二、體位護理,術后采取去枕平臥位,將頭偏向一側,以預防窒息,做好看護和床旁制動,以便患兒意識不清出現墜床、自傷,嚴密監測患兒生命體征、癥狀,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報告。第三、疼痛護理,術后應重視進行疼痛護理,必要時應用鎮靜、鎮痛劑。第四、飲食護理、患兒蘇醒后,指導患兒飲用少量水,無嘔吐、嗆咳問題后,指導患兒適當飲食,從流質-半流質-普食,鼓勵患兒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促進傷口愈合。第五、康復指導、患兒康復出院時,需要向患兒和家屬提供健康指導,告知其表面去人群密集處,適當運動,多食用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定期檢查。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對比2組患兒以下指標:①下床活動時間;②住院時間;③并發癥發生率[3]。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數據分x析±和s處理,計數資料采取%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 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術后,觀察組患兒出現傷口感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5.0%(1/20),對照組患兒出現傷口感染3例、牽拉痛2例、尿潴留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5.0%(7/20),組間對比,差異顯著(χ2=6.55,P<0.01),觀察組患兒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如表1所示。

表1 2組相關指標對比
腹腔將手術具有疼痛少、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被臨床所普及,腹腔鏡下治療小兒疝氣不僅是最佳的術式選擇,也是微創手術發展的趨勢,通過充分的手術準備和熟練的手術配合能夠為治療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4]。
優質護理配合在患兒住院治療期間,圍繞手術治療向患兒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優質的護理配合要求護理人員提高自身綜合水平,秉承全新心意為患者服務的護理理念,加強基礎護理的條件下,依據患兒年齡、病情,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護理對策,為了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將護理工作分為術前護理、術中護理和術后護理3大模塊,術前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術前準備,術中重視進行室內環境護理、局部按摩,術后對患兒加強癥狀監測、疼痛護理、飲食護理,并于患兒出院時提供出院健康指導,高質量的護理配合是確保手術順利的前提,這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作態度、職業道德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5]。
根據研究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 5.0%,對照組為35.0%,可見優質護理對降低術后并發癥具有積極的意義。另外,研究對比了2組患兒的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指標,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結果證實了優質護理配合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小兒疝氣手術采用優質護理配合可有效縮短患兒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進行推廣。
[1]楊銀娣.小兒疝氣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應用價值及圍手術期的舒適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 36(17): 2647-2648.
[2]姚婭玲.綜合護理干預在腹腔鏡小兒疝氣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 15(59): 198-199.
[3]劉震,戴育堅,王英俊.腹腔鏡與傳統手術在治療小兒疝氣中臨床價值的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4, 12(2): 34-35.
[4]胡銀燕,萬燕飛.腹腔鏡下小兒疝氣高位結扎手術的配合及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 14(6): 375-376.
[5]邱翠銀.腹腔鏡下小兒疝氣手術舒適護理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 27(11): 2138-2139.
R472
A
1672-5018(2016)11-162-01
吳瓊(1980-11)女 漢族 本科 主管護師 主要從事:手術室護理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