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華
甘肅省武威市人民醫院 733000
小兒風寒與風熱感冒的預防及應對措施分析
毛中華
甘肅省武威市人民醫院 733000
分析目的:分析并且探討小兒風寒與風熱感冒的預防以及應對的護理措施。方法:選擇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進行診治的80例患有風寒與風熱感冒的兒童進行實例分析。實驗結果:治療后和醫治之前對比,不僅康復率有所提高,而且發病率也隨之降低,這些差異通過統計學的分析得出的統計結果具有存在意義(P<0.05)。結論:對于患有風寒和風熱感冒的的兒童進行及時的預防和治理措施,效果有顯著的提高,而且可以降低兒童的發病率,這樣的應對措施是應該被及時推廣和應用的。
風熱感冒;護理;風寒感冒;應對措施
小兒的身體抵抗能力較弱,而且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弱,對于環境冷暖的感知水平比較低,免疫系統并沒有發育完善,因此患病率比較高。所以,應該采取適當的醫治措施和相對應的護理對策,促進疾病的恢復。
這次80例的患病幼兒中,其中男性幼兒有50例,女性幼兒30例,年齡分布在2月-6歲,平均年齡分布在三歲左右。
(一)病毒性和細菌感染
大部分幼兒患風寒或者風熱感冒,正是因為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所導致的,常見的發病類型有流感、鼻病毒,通常比較常見的發病細菌為鏈球菌。
(二)免疫系統因素
因為幼兒正處在成長發育階段,身體的免疫系統并不夠完善,呼吸系統和血液的免疫系統都比較弱,各個部分免疫功能并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對于病菌和細菌的侵襲,抵抗力都比較弱,因此就容易出現感冒現象。同時,貧血、營養不良等因素也會使幼兒的抵抗力減弱,從而加劇了感冒發生的風險。
(三)環境因素1、氣候不穩定
春秋季節以及季節的交替時期多為幼兒感冒高發的時期,這是由于這些時間段內的早晚溫差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比較異常,這與幼兒患病都有直接的關系。兒童對于氣候變化的冷暖感知能力較弱,但是機體的反應比較大,所以會患上感冒。
2、環境衛生
兒童對于附近的環境感知能力較弱,而且還有很強烈的好奇心,會不由自主的觸碰一些周圍的家具或者玩具,甚至還會用嘴舔,這些都加大了感染細菌和病毒的概率。
風寒型和風熱型感冒的病癥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口渴,因為患有風寒型感冒的幼兒早期津液還未受到傷害,所以不會有口渴的現象出現。但是,風熱型感冒是由于熱邪風的入侵會對幼兒的津液產生影響,所以會有口渴的癥狀出現;風寒型感冒是因為寒邪入侵到了肌膚表面,溫煦功能受到了破壞,所以很容易出現寒顫和性寒的癥狀。而風熱型的感冒主要是由于風熱病癥進入到了衛表,而且衛陽的郁阻水平比風寒低,也會會有輕微的惡寒出現,但是絕對不會出現寒顫;患風熱型感冒的幼兒,在發病時會出現咽部紅腫和疼痛,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兒童的食欲,導致兒童哭鬧,但是這些癥狀在患風寒型感冒時比較輕;患風寒型感冒的幼兒舌苔的顏色比較正常,為淡紅舌薄白苔,而且脈象浮緊,但是患風熱型感冒的幼兒舌質的邊緣位置呈現通紅、脈象浮數。所以對于患風寒型感冒的幼兒進行醫治的原則就是辛溫解表,選擇感冒清熱的沖劑、軟膠囊活著正柴胡的沖劑進行治療。而患風熱型感冒的幼兒的醫治原則是辛涼解表,可以選擇板藍根、銀翹解毒片或者桑菊感冒顆粒進行醫治。對于有咽喉腫痛癥狀或者發熱比較嚴重的幼兒可以適當的采取清熱解毒和雙黃連口服液相配合的方式來進行醫治。
(一)增強體質,加強鍛煉
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盡可能多的帶兒童進行一些戶外活動,積極地參與適當的體育鍛煉,這樣可以增強兒童對附近環境變化的感知能力,而且還可以達到強身健體,提高身體免疫力,鍛煉兒童良好的生后習慣的目的。
(二)維持生活環境的衛生
兒童的日常活動區域應該經常性的消毒,在氣候適宜的天氣進行通風換氣,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避免細菌在室內生長,盡量的避免帶兒童出入公共場所,并且引導兒童養成勤洗手的良好生活習慣。
(三)合理的飲食習慣
對于嬰幼兒的喂養,應該提倡母乳喂養,并且在適當的年齡段添加輔食,輔食應該主要是容易消化而且含豐富的蛋白質的食物為主。
(四)預防免疫
根據要求按時對幼兒進行疫苗接種,包括風疹、麻疹以及百日咳等類型的疫苗,還需要定期進行健康體檢,提高幼兒的呼吸道傳染的免疫力,并且需要避免幼兒與患病成員的接觸。
(一)維持呼吸道的通暢
維持患病幼兒的呼吸道保持通暢,對于痰液較多的患兒需要進行及時的霧化治療,每天2次,每次15分鐘,以此來增加分泌物的排除。同時還需要對幼兒進行定期的翻身和叩背,家長應該注意及時的進行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在和幼兒接觸之前應該吸收,避免交叉感染,這樣可以實現對幼兒更好的保護。
(二)適當的使用藥物
有咳嗽和高燒癥狀的幼兒應該及時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的使用抗生素進行醫治,不可擅自對幼兒進行使用,特別是那些存在有過敏現象的藥物。此外,謹遵醫師的指導,對于幼兒的患病類型進行正確的判斷,并且依照病癥用藥。
(三)口腔和皮膚的防護
每天睡前對幼兒進行皮膚的擦洗。特別是對高溫幼兒,更是要及時的進行皮膚擦洗,這樣可以起到散熱和降溫的作用。此外,早晚對幼兒進行口腔的護理和清潔,保持口腔衛生清潔,避免細菌的滋生。
(四)高熱護理
對于有高熱癥狀的幼兒應該按照醫生的指導及時服用退燒藥,并且嚴格按照藥物的劑量、服用次數和藥物服用的間隔時間,因為患病的幼兒身體機能較差,如果是為了退燒而盲目加大劑量會導致幼兒心跳過快、呼吸加速甚至還會引起幼兒休克等嚴重后果。
(五)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的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治療后和醫治前相比,治愈率有所提高,而且發病率也降低了,差異的統計學意義是P<0.05。

時間 N 治病率 發病率醫治前 80 50(62.5) 68(0.85)醫治后 80 78(92.56) 20(0.25)X240.7145 68.9079 P 0.0000 0.0000
感冒是幼兒的常見病,其中風寒型和風熱型感冒最為常見。所以,本文對于小兒風寒與風熱感冒的預防和應對措施進行了分析以及探索,統計結果顯示,幼兒采取了預防和護理之后,治病率和發病率同時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綜上,兒童在成長時期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因此很有必要在日常做好預防和護理工作,增強幼兒免疫力系統,降低患病的幾率。
[l]于麗珍.小兒風寒與風熱感冒的預防及護理要點[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20):120—121.
[2]陳夢麗,陳華.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中醫證治及預防 [J].河南中醫,2012,32(4):442—444.
[3]楊林芝.賈斌教授治療小兒感冒后咳嗽經驗舉隅[J].中醫兒科雜志,2011,07(4):6—8.
R473.72
A
1672-5018(2016)11-0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