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貴州安順 561000
難治性高血壓的病因及治療研究
吳波
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貴州安順 561000
目的:分析難治性高血壓的病因,對其治療情況進行探究。方法:隨機選取所在醫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100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作為實驗組,同時選取100例非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作為對照組,對2組患者合并癥發生情況、相關指標等進行比較。結果: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高于對照組(P<0.05);2組血脂相關指標無明顯差異,但是實驗組空腹血糖值、BMI指數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難治性高血壓病因復雜,可導致多種合并癥,影響患者治療。應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做好長期干預,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難治性高血壓;病因;BMI指數
難治性高血壓是指通過至少3種以上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后,患者血壓水平仍然在目標水平之上。難治性高血壓屬于比較特殊的高血壓疾病類型,并發癥比較多,對患者身體危害性更大,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均有顯著的影響。對難治性高血壓病因進行詳細分析,并采用藥物、飲食、運動等綜合性療法進行治療,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相關病例進行分析,現做詳細報道。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100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作為實驗組,男性45例,女性55例,年齡63-78歲,平均年齡(68.52±3.74)歲,病程8-23年,平均病程(18.28±3.89)年。同時選取100例非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作為對照組,男性44例,女性56例,年齡63-80歲,平均年齡(68.06±3.82)歲,病程8-25年,平均病程(18.95± 3.78)年。2組患者均滿足疾病相關診療標準[1],且2組臨床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研究相關內容滿足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標準,患者本人或家屬對臨床治療情況知情,病例排除標準為:①臨床就診資料缺失者;②合并精神類疾病者;③其他原因致無法配合診療工作者;④無法定監護人者。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2組患者合并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并進行比較。同時,分別對2組患者血脂相關指標、空腹血糖值、BMI指數等進行比較,血脂指標包括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做好詳細記錄與統計。
1.4 數據統計
涉及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采用spss18.0軟件對本研究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值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2型糖尿病、缺血性腦卒中、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2組差異明顯(P<0.05),結果詳見表1。

表1 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2 血脂指標比較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TG、TC、LDL—C、HDL—C等血脂相關指標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血脂相關指標比較(±s)

表2 2組患者血脂相關指標比較(±s)
組別 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 HDL—C(mmol/L)實驗組(n=100) 1.58±1.24 5.12±0.94 2.93±0.82 1.62±0.33對照組(n=100) 1.59±1.23 5.08±0.96 2.98±0.80 1.61±0.34 t值 -0.681 -7.523 -0.681 -0.652P值 0.524 0.471 0.364 0.527
2.3 其他指標比較
實驗組空腹血糖值、BMI指數均高于對照組,2組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其他方面指標比較
3.1 病因分析
難治性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難以控制,且合并多種并發癥,預后效果較差,對患者長期生活質量具有嚴重影響和制約。難治性高血壓病因復雜,根據多年臨床診療經驗,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①軀體疾病嚴重:老年人是難治性高血壓的高發人群,其血管彈性較差,加之合并多種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本研究結果認為,實驗組患者2型糖尿病、缺血性腦卒中、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等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這是因為糖尿病可顯著增加血管膠原合成,造成血管平滑肌功能受到影響,增加外周阻力,導致血壓水平增加。②肥胖:肥胖人群鈉離子排出比較困難,可合并胰島素抵抗等表現,進而對外周血管正常活動造成顯著影響[2]。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空腹血糖值、BMI指數均高于對照組(P<0.05),從側面證實了上述分析結果。③藥物相互作用:難治性高血壓患者基礎疾病、合并癥較多,需要服用多種治療藥物,一定程度上對患者降壓效果產生影響,導致患者病情遷延,對患者整體治療效果帶來嚴重制約。
3.2 治療分析
難治性高血壓發病機制比較復雜,且發病因素較多,由多種原因協同作用引起,應采取必要措施進行科學防治。鑒于單純給藥治療效果較差,應對患者進行綜合性防治,詳細方法如下:(1)轉變不良生活方式: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講解疾病發病因素,闡明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告知低鹽飲食、適量運動、戒除煙酒等方法。(2)藥物治療:在對患者進行藥物指導時,要對其服藥情況、病因進行綜合考量,并兼顧到患者靶器官的損傷程度[3],根據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藥物治療重點進行講解。告知患者聯合用藥的重要性,選擇作用機制存在差異的降壓藥物,并對其進行科學組合,遵循以下原則:①盡量采用最低有效劑量進行治療;②在使用三種或三種以上藥物進行治療時,應同時使用噻嗪類利尿劑,最大程度發揮降壓效果;③聯合用藥方案應最大程度避免相互藥物作用,減少用藥不良反應;④選擇協同降壓效果良好的藥物組合。
綜上所述,難治性高血壓發病因素比較復雜,可引發多種合并癥及并發癥,可加重患者病情,并對其臨床治療效果產生影響,應得到充分關注。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改善患者預后。
[1]陳莉,程文立.難治性高血壓的病因和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全科醫學,2012,14(26):2974-2977.
[2]王晶.63例難治性高血壓的病因分析和治療策略[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03(24):18-20.
[3]王皓,劉潔琳,溫紹君.經皮經導管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治療難治性高血壓的研究進展[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3,28(05):483-487.
R544.1
A
1672-5018(2016)11-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