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洪芳
道真縣人民醫院 貴州道真 563500
生長抑素對食管靜脈曲張破裂的止血療效觀察
冉洪芳
道真縣人民醫院 貴州道真 563500
目的:觀察生長抑素在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患者止血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選取2014年9月——2016年4月41例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患者作為干預組,采用常規療法+生長抑素進行治療。同時選取41例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患者作為對照組,單純采用常規療法,對2組患者臨床治療情況進行比較。結果:干預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2.68%)高于對照組(70.73%),2組療效差異明顯(P<0.05);干預組止血時間、輸血量、再出血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生長抑素輔助治療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性出血,臨床效果明顯,能夠顯著提高止血效果,減少再出血發生率。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生長抑素;止血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屬于臨床常見病,通常由肝硬化失代償引起,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并發癥,可導致大量出血,對患者身心健康具有明顯影響,嚴重時直接威脅到好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實踐經驗表明,生長抑素輔助治療,能夠明顯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選取相關病例進行分析,現做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按照隨機方法選取41例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作為干預組,男性33例,女性8例,年齡28-68歲,平均年齡(48.52 ±3.27)歲。肝硬化類型:酒精性肝硬化21例,慢性肝炎肝硬化14例,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6例。與此同時,按照1:1比例選取同期41例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作為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10例,年齡30-68歲,平均年齡(48.92±3.21)歲。肝硬化類型:酒精性肝硬化20例,慢性肝炎肝硬化15例,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6例。2組患者病情明確,臨床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排除:①不滿足臨床治療指征者;②合并心律失常、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者;③多種原因致臨床治療中斷者;④入組前未采用相關治療藥物者;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⑥合并癲癇、精神分裂癥等類型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治療,如輸液、輸血治療等。同時,給予患者特利加壓素,首次劑量為2 mg,靜脈注射給藥,間隔4h后,再次給藥,劑量為1mg。干預組患者在上述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用生長抑素,首次給藥劑量為250μg,靜脈注射給藥,然后250μg*h-1靜脈持續泵入。2組患者給藥時間均不得低于24h,維持在48h之內,
1.4 評價指標
比較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標準[1]:①顯效:治療12h內成功止血;②有效:治療12-24h內成功止血;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與此同時,對2組患者止血時間、輸血量、再出血發生情況進行比較,做好統計學分析。
1.5 數據統計
2.1 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干預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 92.68%,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0.73%,干預組高于對照組,2組療效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分析及比較(%)
2.2 止血效果比較
通過對比發現,干預組止血時間、輸血量、再出血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2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止血效果比較
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是肝硬化失代償期主要并發癥,對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顯著威脅。破裂出血后,患者病情比較兇險,應及時采取必要措施進行治療,治療當以快速止血為基礎。生長抑素是常見的環十四肽激素,具有天然性,其主要止血機制為:①有效抑制擴血管激素釋放,減少門脈壓力,對患者內臟血管平滑肌產生一定的收縮作用;②明顯增加食管括約肌壓力,有效控制側支循環血自身流量;③快速抑制胃酸分泌,減少再出血發生率;④有效降低血管阻力,控制肝臟動脈血流量。生長抑素具有使用安全性,用藥過程中無需對患者開展特殊監護,可快速止血,迅速修復破裂組織,減少再出血發生率。
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2.68%)高于對照組(70.73%);干預組止血時間、輸血量、再出血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2組療效差異明顯(P<0.05)。方鐵軍[2]在其臨床著作《大劑量生長抑素治療頑固性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中通過臨床對照研究證實,生長抑素能夠快速發揮止血效果,且大劑量應用亦不會對患者產生明顯影響,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過本研究結果,結合權威醫學文獻報道內容,說明生長抑素輔助治療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性出血,臨床效果顯著,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發揮止血效果,且能夠減少輸血量,控制再出血發生率,具有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1]方水秀,殷偉.內鏡下介入聯合生長抑素治療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療效和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3,14(07):1971.
[2]方鐵軍.大劑量生長抑素治療頑固性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5,22(09):639-641.
R473.5
A
1672-5018(2016)11-0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