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丹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ICU 四川瀘州 646000
振動排痰機在重癥監護病房慢阻肺呼吸衰竭無創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應用
劉 丹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ICU 四川瀘州 646000
目的:探討振動排痰機在重癥監護病房慢阻肺呼吸衰竭無創機械通氣患者的應用價值。方法:80例ICU無創機械通氣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采用振動排痰機,對照組采用拍背叩擊法。比較兩組患者動脈血氣改善、患者滿意率、護士滿意率、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各觀察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ICU慢阻肺呼吸衰竭無創機械通氣患者應用振動排痰機療效確切。
振動排痰機;重癥監護病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無創機械通氣;應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簡稱慢阻肺,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慢性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其發病率達 8.3%。慢阻肺患者常因肺部感染導致病情加重,肺部感染導致痰液增多、患者咳嗽排痰功能下降導致肺通氣功能下降,患者出現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加重,甚至發生急性呼吸衰竭而收入重癥監護病房(ICU)行無創機械通氣搶救治療。振動排痰機在胸外科及腦外科術后、兒科、內科昏迷及重癥監護室危重患者的應用逐漸普及[1-3],我們研究了振動排痰機和傳統的拍背叩擊法在 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無創機械通氣患者的應用,取得了積極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重癥監護室(ICU)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無創機械通氣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的性別、年齡及基礎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所有患者無實施無創正壓機械通氣的禁忌癥。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住重癥監護室后均予以抗感染、擴張氣道、祛痰、吸氧、支持治療,經治療后Ⅱ型呼吸衰竭無改善,經醫患溝通后患者及家屬簽字同意實施無創正壓通氣治療。
1.3 排痰方法
1.3.1 對照組采用傳統人工拍背叩擊法[4]:
對照組由護士采用傳統人工拍背叩擊法,患者取坐位或側臥位、半臥位,護士采用五指并攏、掌成凹狀,手指關節微曲,用腕關節力量,從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內叩擊背部,40~50次/min,3次/d,10min/次,邊拍邊鼓勵患者咳嗽,以利痰液排出。叩擊結束后予以吸痰。
1.3.2 觀察組應用振動排痰機振動排痰法[5]:
觀察組采用護士手持振動排痰機進行操作,應用淄博芙萊特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制造的機械輔助排痰機,選用AP229叩擊頭在背部叩擊,由外向內、自下向上進行叩擊振動排痰。根據患者病情、耐受度,選擇頻率15~30Hz,10~20min/次,叩擊振動后吸痰,3次/d。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天后的動脈血氣指標改善、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治療成功率、患者滿意率、護士滿意率及肋骨骨折、咯血、氣胸等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治療3天后的動脈血氣指標均較治療前改善,治療后觀察組改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動脈血氣指標比較
①同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觀察組與治療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患者無創機械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治療成功率、患者滿意率、護士滿意率,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
2.3 并發癥:觀察組和對照組均無肋骨骨折、咯血、氣胸等并發癥發生,兩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中老年患者發病率高,患者常因肺部感染導致病情加重而到醫院診治。支氣管-肺部感染導致的氣道黏膜充血水腫、黏液分泌亢進,患者出現小氣道狹窄,痰液增多,慢阻肺患者多為老年,常合并營養不良,咳嗽力量不足,排痰功能下降導致小氣道阻塞加重,氣流受限加重,肺通氣功能下降,嚴重者呼吸衰竭而需收入重癥監護病房(ICU)搶救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需要有效抗感染和暢通氣道、改善通氣等治療。無創正壓機械通氣(NIPPV)在搶救治療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中有效、安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改善痰液的引流對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價值,支氣管舒張劑及祛痰藥的靜脈滴注和霧化吸入治療及體位引流、拍背叩擊等物理治療措施能促進痰液排出,有利于肺部感染的治療。
傳統的人工拍背叩擊法由護理人員手工操作,拍打叩擊的力量不能保持均勻,操作時間稍久則護士容易疲勞,患者感受度較差。振動排痰機為新型的機械式排痰方法,與傳統的人工拍背叩擊法比較具有以下優點[3-6]:①振動排痰機操作簡單,省時省力,顯著降低護士的勞動強度,減少護士工作量,節約患者花費。②體外震動排痰機不受患者體位限制,可采用定向體位方式引流,提供垂直力和水平力,具有一定穿透性,使患者呼吸道黏膜的代謝物液化、松動、脫落后排到主氣道咳出,對肺底深部的痰液也具有明顯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呼吸情況,增加呼吸肌的力量及咳嗽反射,便于咳痰排出體外。③體外排痰機可以調節叩擊、振顫和定向推擠作用力,增加患者舒適感和耐受性,且穩定的頻率可以預防皮下出血的發生。
本研究通過對 ICU慢阻肺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無創機械通氣患者采用振動排痰機排痰法和傳統的人工拍背叩擊法的對比,發現振動排痰機排痰法操作簡便,對患者的的不良影響小,能顯著縮短患者無創機械通氣時間和ICU住院時間,提高治療成功率、患者滿意率和護士滿意率,且無肋骨骨折、咯血、氣胸等并發癥發生。綜上所述,振動排痰機排痰法具有成功率高、患者及護士滿意率高的優點,在ICU慢阻肺急性加重呼吸衰竭無創機械通氣患者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王少娜,吳瓊.氣泵霧化吸入聯合振動排痰機治療嬰幼兒重癥肺炎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6):46-48.
[2]向素英,楊碧英,徐明明,等.體表定位振動排痰法對機械通氣患者排痰護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5):5-6.
[3]尹慧,龍翔,宋衛東.振動排痰對不同肺功能分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療效中華肺 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4,7(1):66.
[4]魏小利,袁 媛,徐亞紅.多頻振動排痰儀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8):158-160.
[5]薛鑫誠,龔凱,蔣劍鋒,等.機械振動排痰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療效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21):57-58.
[6]欒雯,邵紅,魯曉寧.振動排痰與人工叩擊排痰在重癥肺炎排痰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8):133-134.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vibratory sputum ejection mach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respiratory failure in intensive care unit
LIU Dan
Intensive care unit,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Luzhou Sichuan 6460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vibration sputum elimination machin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intensive care unit.Methods: 80 cases of ICU NIPPV in COPD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vibration sputum elimination machine,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hand tapping method.Arterial blood gas improvement, patient satisfaction, nurse satisfactio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ICU length of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ach observation index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CU patients with COPD respiratory failure with NIPPV patients with vibration sputum elimination machine is effective.
vibration sputum elimination machine;ICU;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pplication
R563.8
A
1672-5018(2016)11-011-02
劉丹,女,1983-,護師,大學本科,四川內江人,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ICU,主要從事危重癥患者的護理及教學工作。電子郵箱:sclzliduo@163.com,郵政編碼:6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