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欣欣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四川成都 610041
不孕不育患者中應用心理護理對改善其不良情緒的效果
雷欣欣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 四川成都 610041
目的:探討不孕不育患者中應用心理護理對改善其不良情緒的效果。方法: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不孕不育患者 72例(2015年3月-2016年9月),并將其根據單雙號進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2組,每組各有患者36例,其中對照組不孕不育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心理護理。結果:觀察組不孕不育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以及觀察組患者不良情緒評分21.34±4.33分與對照組45.64±3.46分對比,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不孕不育患者的不良情緒,應用心理護理進行改善的效果顯著,且得到了多數患者的滿意。
不孕不育;心理護理;不良情緒
不孕不育是不孕癥和不育癥的統稱,主要指夫妻雙方正常同房超過1年以上,且沒有采用人工手段避孕,無法成功受孕的情況就屬于不孕不育癥。其中不孕癥一般指女方的問題而沒能懷孕就被稱為不孕癥,不育癥指雖然女方受孕了,但最后還是流產,未能成功誕下嬰兒,該疾病給女性患者的身心帶來了嚴重的傷害,且對家庭的和諧問題造成了嚴重的困擾[1]。本文針對心理護理進行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不良情緒的效果做了一下研究分析。
1.1 基本資料
將在本院接受治療的不孕不育患者72例,將兩組患者根據單雙號分為以下2組,36例為一組,2組患者均在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間入診本院。
觀察組(36例)中:年齡在(22-39)歲,平均年齡為(26.45 ±4.65)歲;其中屬于原發性不孕不育的患者有8例,屬于卵巢性不孕不育的患者有7例,屬于輸卵管不孕的患者有9例,屬于子宮性不孕不育的患者有10例。
對照組(36例)中:年齡在(23-40)歲,平均年齡為(26.62 ±4.37)歲;其中按病情比例為原發性不孕不育的患者(9):卵巢性不孕不育的患者(8):輸卵管不孕的患者(8):子宮性不孕不育的患者(11)。
觀察組和對照組2組不孕不育患者之間的各項基線資料均無明顯差別(P>0.05)。
1.2 方法
對照組——36例不孕不育患者采用常規護理進行改善不良情緒,其內容包括進行基本的受孕知識教育,糾正患者不良的飲食習慣與日常生活習慣。
觀察組——給予本組36例患者在以上基礎上增加心理護理,主要包括對不孕不育患者舒緩心理情緒、講解病情等。
1.3 觀察指標
2組患者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問答卷(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表示對護理的滿意程度,以及采用 HAMD(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2組不孕不育患者的不良情緒評分(0-100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情緒越佳)。
1.4 統計學處理
用卡方檢測2組不孕不育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并用百分率(%)表示;用t檢測對2組患者的抑郁程度評分(“±s”表示),若P小于0.05則表示2組不孕不育患者組間的數據存在差別(均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
觀察組不孕不育患者經護理后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表1:對比2組不孕不育患者的滿意度(%)
觀察組不孕不育患者的 HAMD評分為(21.34±4.33)分,對照組患者的評分為(45.64±3.46)分,對比可見,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不孕癥分為原性不孕與繼發性不孕2種。原性不孕——結婚后2年內從未受孕者;繼發性不孕——正經生育或流產過,又連續2年以上未成受孕者[2]。不孕不育患者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生活因素、工作壓力等影響,導致患者身心出現疲勞等現象[3]。心理護理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尊重患者為核心理念,充分的對不孕不育患者提供生理、心理上的幫助,具體內容如下:
(1)舒緩心理情緒:由于不孕不育患者往往伴有望子心切以及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其心情低落,煩躁抑郁,甚至高度緊張,導致患者的神經內分泌功能受到干擾,從而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狀態不佳,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醫護人員需要有針對性的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與其進行溝通,并進行心理疏導[4],在溝通過程中注意言語得體,尊重患者的個人隱私,建立與患者之間的良好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2)講解病情:在不孕不育患者治療期間主動關心患者,用親切和藹的態度向患者講解該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治療過程,并向患者介紹在本院治療成功的案例,給患者增加治療的信心,叮囑患者可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從而緩解緊張的情緒,同時叮囑家屬多給予患者支持和鼓勵,使患者能夠保持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療[5]。
觀察組不孕不育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 97.22%,與對照組75.00%對比,觀察組占有明顯優勢(P<0.05);且觀察組患者HAMD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針對不孕不育患者應用心理護理,能明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對護理的滿意度,效果良好。
[1]陳玲玲.影響不孕婦女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4):142-143.
[2]張波.心理護理干預對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5,2(11):160-160.
[3]安建華.心理護理干預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0):106-106.
[4]駱弱瑜,黎敏英,陳雪敏.心理護理干預對不孕不育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1):132-133.
[5]王愛軍.心理護理對不孕不育患者不良情緒改善效果評價[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5,2(3):120-121.
R473.71
A
1672-5018(2016)11-2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