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君梅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 貴州貴陽 550004
心理治療在偏頭痛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喻君梅
貴州省第二人民醫院 貴州貴陽 550004
目的:分析心理治療方法在偏頭痛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所在醫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40例偏頭痛患者作為探究對象,隨機分組,對照組采用藥物療法進行治療,干預組采用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聯合方法,對2組患者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結果:干預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70.0%,2組差異顯著(P<0.05);干預組治療后HADS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治療方法臨床效果明顯,能夠顯著提高偏頭痛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減少不良情緒,對患者預后具有積極影響。
偏頭痛;心理治療;焦慮抑郁
偏頭痛癥狀久治不愈,可引發多種不良心理問題,在為患者提供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開展心理治療,對患者良好預后具有促進效果。本研究分析心理治療臨床效果,為此選取40例偏頭痛患者,現做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40例偏頭痛患者,所選病例均滿足偏頭痛相關診療標準。根據數字隨機方法對所選病例進行分組,即干預組(n=20)和對照組(n=20)。干預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齡38-67歲,平均年齡(56.62±3.74)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8.62±2.69)年。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齡39-68歲,平均年齡(56.13±3.83)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8.54 ±2.72)年。本研究病例收集滿足醫學倫理委員會相關要求,排除具有明顯診療風險及合并器質性病變者,同時排除合并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類疾病者。本研究所選病例家屬均對臨床診療情況知情,2組患者且臨床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單純采用藥物療法進行治療,根據患者服藥耐受性及實際病情,使用藥物有;口服阿司匹林,口服布洛芬,麥角類麥角胺等。注意合并胃潰瘍患者禁用阿司匹林,避免合并消化道出血癥狀。同時,孕婦及哺乳期婦女、肝腎功能損傷者及合并心絞痛者禁用麥角胺。
1.2.2 干預組
干預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專項心理疏導,神經內科醫師要定期對患者開展心理治療,對患者不良情緒及表現進行了解,并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取得患者信任。與此同時,通過語言溝通、肢體接觸等方式,為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緩解患者不良情緒,為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此外,要對患者實施必要的疾病健康宣導,講解疾病發生機制,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項,進一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1.3 評價指標
比較2組患者臨床療效,主要評判標準為:①顯效:疼痛癥狀明顯緩解,發作次數顯著減少;②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發作次數有所減少;③臨床癥狀無緩解,發作次數無減少,甚至出現病情加重表現。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與此同時,采用HADS量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評分進行比較:①0-7分為正常,8-10分為輕度抑郁:8-10分,11-14分為中度抑郁,15-21分則為重度抑郁表現。
1.4 數據統計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表示,采用x2值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干預組臨床總有效率為 95.0%,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70.0%,干預組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2.2 HADS評分比較
干預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前 HAD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組治療后 HADS焦慮抑郁評分降低,與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HADS評分比較(±s)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HADS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干預組 20 10.62±3.12 3.81±0.66對照組 20 10.71±3.04 8.24±2.31 t值 —— 0.354 8.652 P值 —— 0.245 0.000
偏頭痛屬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是慢性神經血管性疾病,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均有明顯的影響。醫學權威資料[1]研究表明,偏頭痛患者心理狀態不佳,會加重病情,并顯著影響治療效果。而心理因素也會誘發偏頭痛,并加重頭痛程度,增加發病次數。心理治療以調節患者心理狀態為基礎,旨在通過臨床醫師的心理干預,進一步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使其能夠以正確、積極的心態面對疾病,并嚴格執行醫囑進行用藥治療,從而有效改善偏頭痛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心理治療后,患者焦慮抑郁評分明顯改善,對患者身心健康具有積極影響。韋諾夫[2]在通過研究認為,內科療法能夠顯著增加患者臨床治療的針對性,配合完善可行的心理疏導、治療及干預,能夠轉變患者不良心態,對患者預后具有顯著作用。
通過本研究結果,結合權威文獻報道結果,認為心理治療輔助藥物治療,能夠明顯改善偏頭痛患者臨床癥狀,緩解不良心理狀況,在偏頭痛患者治療中作用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1]游琳玉,賈曉明.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督導倫理的定性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4,24(12):920-925.
[2]韋諾夫.中醫內科療法在偏頭痛治療中的效果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7(08):1287-1288.
R747.2;R395.5
A
1672-5018(2016)11-3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