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徐++王勇
[摘要]部分企業出現生產經營壓力加大、庫存積壓嚴重、運營資金趨緊、盈利水平下降等突出問題,企業財務風險問題相對突出。若經歷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將面臨外部環境惡化、投資風險加劇、資產質量下降、財務負擔加重等新情況新問題。那么這種情況下企業財務風險將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問題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國民經濟成長和發展的新課題,文章將對此作一探討。
[關鍵詞]金融危機;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11
1金融危機對我國企業的影響
全球金融危機通過外貿、金融等途徑對我國企業產生消極影響,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出口依存高企業首當其沖
以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為例,在金融危機集中爆發前,我國出口總值占GDP的比重高達30%~40%,其中機械、紡織、鋼鐵、化工、輕工、電子等行業的出口額名列前茅。但近年來,這些行業因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出口增幅急劇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此前被高速增長的出口銷售額所掩蓋的財務風險,開始浮出水面。
12資本密集型企業費用大漲
資本密集型企業費用大漲,意味著利潤空間被大大積壓,從而導致投資信心不足。資本密集型行業如鋼鐵、石化、汽車、施工及房地產,對信貸資金的依賴比較大,因此財務費用對其利潤的影響十分重大。
13房地產企業將面臨“寒冬”
經驗表明,當外部經濟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收入增長低于預期時,消費者一般會改變家庭支出決策,并首先考慮推遲住房等特定產品的購買計劃,這已導致房地產行業連續數月的銷售低迷。而近幾年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與火爆,導致各地城市的房價全面飆升,據統計85%以上城鎮家庭無能力購買當前房價高企的住房。因為,城市居民的房價收入比已達到831倍,農村居民的房價收入比更是高達2944倍。所以高房價對于需要購買住房的居民來說只能是“天方夜譚”了。消費者普遍認為近期的房價比較高,這樣就更加導致了消費者購買住房的信心下降。因此房地產行業在金融危機下面臨著高房價的壓力。
2金融危機中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與表現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各項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的實際收益與預計收益發生背離,從而給企業經營與管理帶來困難和損失的可能性。
21銷售額下降風險
外貿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機械、紡織、鋼鐵等行業因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出口增幅急劇下降,訂單越來越少,甚至出現負增長。同時,企業為應對銷售萎縮的局面,采取降價促銷手段。由此導致企業盈利能力迅速降低,甚至出現破產。
金融危機發生時,外部經濟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收入增長低于預期,消費者一般會改變家庭支出決策,并首先考慮推遲甚至取消住房等特定產品的購買計劃。而房地產普遍被視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由于消費者消費信心下降,從而惡化企業外部經濟環境,導致企業減少生產規模甚至出現庫存積壓,從而惡化存貨周轉率等經營效率指標。
22投資風險
中國不少企業尤其是金融機構持有境外大量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等外幣金融資產。隨著金融危機日益惡化,上述投資資產大幅縮水,導致投資收益大幅降低,企業利潤極度下滑,企業盈利能力大打折扣。
23壞賬風險
我國企業對外出口大都采用信用銷售形式,信用期限較長。隨著金融危機的蔓延,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性不足,使我國企業出口形成的應收賬款發生壞賬損失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進而影響到企業的償債能力。
24匯率風險
人民幣持續升值,致使企業應收外匯賬款、對外投資等外幣資產相對貶值,大幅縮水,進而影響企業資產的盈利性。
25籌資風險
受前期緊縮貨幣政策以及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國內資本市場暴跌,金融機構惜貸,股票發行困難重重,導致企業尤其靠境外融資企業發生嚴重籌資風險,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
26現金流量風險
海外金融機構為“救火”需要抽走流動性,導致國內流動性緊縮,并且熱錢開始外流,使出口依存度較高的企業面臨巨大的資金周轉壓力。資金鏈一旦斷裂,企業難免陷入倒閉破產的境地。
3企業財務風險表現分析
2008年美國的 “次貸”危機,表面原因是泡沫經濟的破滅。泡沫起因于全球流動性過剩,流動性過剩背后的深層原因卻是全球總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全球生產能力供給的過剩,總體表現形態為全球儲蓄過度。這次金融危機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如下。
31來自資本結構方面的財務風險
企業資金結構主要是指企業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以及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例關系。由于籌資決策和投資決策失誤等原因,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負債在資金結構中比例過高;企業的流動資產太少,資金鏈斷裂。企業的資產結構中債務比例過高會導致企業無法償還到期債務,從而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之中。這種過高的負債比率不但使企業有利息負擔,而且到期要償還高額債務本金,在企業經營狀況較差的情況下還會導致企業資不抵債,面臨破產清算的危險,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企業的資金流動狀況較差、變現能力不強而無法保證足夠的現金,這些都會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由潛在變成現實,從而使企業陷入資金鏈斷裂的財務危機,甚至最終導致企業破產。
32來自外匯方面的財務風險
出口收匯風險上升,企業經營壓力加大。經濟全球化及中國外向型經濟特征決定了外源金融危機對我國企業的影響也是多重的,主要表現在直接影響、間接影響。直接影響如中國企業擁有的外匯資產縮水,境外投資虧損,出口額度下降;間接影響如資本市場下跌,海外金融機構為“救火”需要抽走流動性,導致國內流動性緊縮,并且熱錢開始外流,人民幣匯率急劇波動等。金融危機還導致民眾的心理變化,預期變化以及對未來宏觀經濟信心的喪失。
4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措施
41強化財務規劃
擴張型企業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發展失當,發展速度脫離了企業財務能力的約束。因而,應該對企業財務資源進行合理規劃,從財務的角度規劃控制企業的發展速度。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隨著增長速度的提高,企業的利潤和企業價值也必將增加,但增長并不是無止境的。許多企業擴張雖然將公司增長視為公司戰略管理的首要問題,卻忽視了增長的可持續性,從而造成高估自身財務可持續增長能力,在高速增長時,由于缺少內部資源的配套支持而陷入財務危機。
42建立權益資本為導向的資本結構
企業擴張過程中,在大量負債的情況下,一方面要考慮高財務杠桿帶來的積極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高財務杠桿可能帶來的風險。考慮如何使企業在后續競爭中能夠占有競爭優勢,有力抵御各種突發事件的影響,實現永續經營。擴張型企業面臨的高財務杠桿容易導致企業后續投資能力不足,從而使企業在產品價格戰或營銷競爭中的財務承受能力不足,被迫削減資本投資甚至退出。企業更需要優化資本結構,調節負債與權益的比重。擴張型企業在外部融資時要采用權益資本為主,從而降低財務風險。
43制定與經營戰略相匹配的財務戰略
首先,從資金籌集戰略看,企業應采取以權益籌資為主、負債籌資為輔的戰略方針。其次,從資金運營戰略看,企業應以投資報酬率大于或等于資本成本作為是否投資的依據,同時要分析投資成本能否在有效期收回。要保持合理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投資比率。若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不能按合理的比例配置,就會出現流動資金短缺,固定資產閑置或是固定資產不足而流動資金浪費的問題。從收益分配戰略看,企業應采取低股利分配戰略。
44在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
為防止匯率變動的風險,為抵消匯兌損失的不利影響,應結合自身的競爭狀況和市場地位,與主要客戶協商共同承擔人民幣升值風險,并采取謹慎提價措施,部分轉移匯率變動的風險。主動地采取各種應對措施,有效的規避匯率風險,把人民幣加速升值對造船企業造成的影響降至最小。
企業財務管理處于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企業經營成果最終都要反映到財務成果上來。因此,要重視和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始終把加強企業財務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防范企業財務風險,保持企業和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先明,牟星當代國際金融危機解讀[J].人文雜志,2009(1).
[2]王月永,張旭跨國公司外匯風險管理及控制[J].國際經濟合作,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