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軒
[摘要]內部審計新準則的發布對內部審計的功能和工作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過內部審計業務提升組織價值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同時,企業面臨著客觀環境的復雜化和競爭環境的多樣化,在這種情況下,內部審計只有與企業目標保持一致,能夠為企業創造價值,才有立足之地和發展空間。
[關鍵詞]內部審計;財務收支;企業價值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23
2013年8月,中國內審協會新發布了《中國內部審計準則》,修訂后的內部審計定義力求反映國際、國內內部審計實務的最新發展變化,將內部審計界定為一種“確認和咨詢”活動。相對于“監督”所體現的內部審計的查錯糾弊功能,現代內部審計更強調由“咨詢”所體現出的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功能,從而豐富了內部審計的職能范圍,擴大了內部審計的職能范圍,明確了內部審計在提升組織治理水平、促進價值增值以及實現組織目標中的重要作用。
1內部審計為組織增加價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增加企業價值是內部審計自身發展的需要
內部審計自產生以來,經歷了賬項基礎審計逐步到風險基礎審計等發展階段,如內部審計不能以增加企業價值為目標,就容易在低水平和傳統業務上停滯不前。因此,內部審計部門應站在企業全局角度考慮,以增加企業價值為目標開展工作,拓展審計領域和內容,改進審計方式和手段,進而提升自身在企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和作用。
12內部審計在增加企業價值方面具有自身獨特優勢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運行的一個組成部分,熟悉企業內部流程和管理模式。首先,內部審計部門的資源、技能和組織與企業的發展目標是一致的;其次,內部審計的工作標準是建立在企業的發展戰略和法律法規兩個方面;最后,企業組織的其他部門相比,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較強。
2M公司內部審計實現企業價值增加的途徑和方法
M公司審計部設經濟責任、財務收支、工程項目、內部控制、風險預控管理、督察審計及綜合管理七個業務處室。業務職能的完善設置,使得內部審計工作可以做到對公司經濟業務的全覆蓋,并且更加注重發揮在公司戰略轉型中的服務與支撐作用,能夠不斷擴大審計領域,不斷創新審計方法,不斷提高審計質量,為實現審計目標提供了保障。近年來,在各項審計中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財務收支審計。內部審計不僅著眼于技術經濟指標和財務數據,在現場審計是,從下屬單位的生產規模和配套結構、工藝線路、產品結構和原料結構以及技改技措等方面綜合考慮生產成本控制的優劣和控制潛力,提出更加優化的資源配置和裝置效能綜合利用的意見和建議。
二是物資管理專項審計。關注公司采購體制建設和完善情況、戰略供應商布局以及合作情況、調劑庫存的機制和能力、物資采購的市場主動性把握、ERP各個模塊協調使用等方面,來綜合判斷物資采購工作整體是否滿足公司長遠發展的戰略需要。內部審計在開展物資審計時,關注了公司是否從戰略高度構建了上述物資采購體系和運行機制,并對體系運行情況提出改善的進一步意見和建議。
三是運銷業務專項審計。把公司銷售體制建立和銷售手段放到公司戰略的高度去評價,是否建立了具有市場把握能力、信息反饋及時準確的銷售網絡,是否具有抵御市場波動的機制和主動性措施,銷售手段和銷售網絡構建是否具備成本效益原則等。如在公司把產品運輸、銷售業務集中到運銷公司,這就在資源配置和協調管理上掌握了主動權、穩定了公司銷售工作的基礎。內部審計在運銷公司進行相應的內部審計時,提出了改善的審計意見和風險管理的建議。
四是委外業務專項審計。通過委外業務的專項審計,提出了相應的審計意見及建議,促進公司出臺和完善了委外業務管理辦法,對規范委外業務工作流程、防止企業利益向外部的輸送、明確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職責起到了推動作用。
五是經濟責任審計。拓寬經濟責任審計的范圍,促進企業管理者履職和管理能力提升。在進行經濟責任審計時,關注非財務因素,全面反映經濟責任。基于財務指標的經濟責任審計,通常會造成企業管理層過分重視取得和維護短期財務成果,增加影響短期業績的投入,目光緊盯財務報表,對許多非財務因素(如內部控制、人力資源、客戶、供應商管理、產品質量、流程優化)方面的改善貢獻不大。這正是傳統任期責任審計的缺陷。引入企業價值觀,注重非財務指標對績效的影響、注重長期業績、注重未來的價值創造能力、注重內部控制有效性和企業執行力的提升,拓寬經濟責任審計關注面,更多地關注企業內控有效性和執行力,便于對領導者進行更加客觀、全面地評價。
六是工程項目審計。做好工程項目建設審計,為企業創造直接價值。“今日的投資就是明日的成本”,尤其是大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項目建設完成以后,該項目以后運行的成本大小、效益優劣就基本上被確定了。內部審計參與工程項目建設,參與各種規模的修理費項目的決策階段、實施階段審計和竣工階段開展審計,控制和壓縮項目成本支出,削減不必要和虛增的建設成本,將直接降低以后各期的成本費用,為企業創造價值。對在建項目的設計、招標、合同、施工管理等進行審計,實時發現項目開展過程中的缺陷和漏洞,減少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防止施工企業在施工階段偷工減料或在隱蔽工程方面造價,或者施工質量未嚴格按照要求控制等,做到防患于未然,起到實時監督的效果。
七是風險導向審計。為提高公司風險管控能力,實現內部審計參與風險管理,公司在審計部設立了風險預控業務處室,聘請了專業風險管理咨詢機構結合公司實際設置了風險評估的方法、流程及模板,為全面風險評估提供了方法,創造了條件,使得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在實現風險導向轉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3探討今后內部審計如何更好地增加企業價值,實現企業目標
一是確立科學的審計理念。內部審計部門不能停留在監督和糾錯查弊的層面,要善于揭示和反映體制性障礙、制度性缺陷和重大潛在風險,只有確立以增加企業價值為目的和監督與服務并重的理念,才能在審計項目立項方面更加貼近企業價值管理。
二是加強審計項目組織管理和手段創新。審計項目安排更為科學合理,突出重點,服務企業增值的大局;審計業務流程的實施要進一步科學和規范,不斷提高審計項目的質量和深度;要進行審計方法的創新,使之和企業的各項管理手段的提高相適應,提高審計效率;加大審計整改落實的力度,發揮審計對企業價值提升的作用。
三是組建高素質的復合型內部審計隊伍。企業管理手段的復雜和創新,需要內部審計人員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技能,開展以增加企業價值為目的的管理審計,尤其需要具備創造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復合型審計人才。
內部審計對企業價值的增加責無旁貸,而且一定能夠有所作為。以增加企業價值為目的的審計,要求內部審計拓寬審計領域,提升審計層次,在實踐中會遇到來自企業內部組織和技術層面、審計業務技能和手段等方面的困難或障礙,內部審計人員堅定地樹立科學的審計理念,堅持不懈地提高隊伍素質,加強審計成果向企業價值的轉化,那么內部審計部門一定會在提高企業價值的道路上實現自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實企業內部審計論[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
[2]秦榮生公司治理與內外部審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3.
[3]余玉苗,詹俊論增值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J].審計研究,2001(5):15.
[4]王光遠消極防弊·積極興利價值增值(一)[J].財會月刊,2003(A2):3-5.
[5]時現現代企業內部審計的治理功能透視[J].審計研究,200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