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
[摘要]內部審計工作是實現企業單位等內控控制管理有效性的重要舉措。隨著國家政策的轉變,當前的內部審計準則不僅是對企業單位的內控管理進行指導、規范,同時要求對企業單位的財務會計進行風險規避,提高經濟活動的真實有效。最終達到推動企業單位長久運作的作用。由于教育改革,當前的高校資金來源和管理逐漸引入了市場經濟體制。因而在新內部審計準則下,高校審計工作的改革發展成為高校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因而文章從高校審計工作的相關分析入手,基于內部審計準則實施的大背景,突出高校審計工作新的主要功能和目標,探究在新的準則實施背景下,高校審計工作如何進行優化創新發展。以期實現高校審計工作的優化創新,發揮審計工作的積極作用,提高高校規避風險的能力。
[關鍵詞]新內部審計準則;高校審計;審計工作;實現途徑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26
新的審計準則在2014年正式實施,隨之審計理念發生更改。一方面新內部審計準則要求對企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優化升級;另一方面要求對企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管審核。表明新的內部審計準則能夠對企業單位的經濟風險進行有效預警和評估,幫助企業單位更好地進行管理,實現企業單位發展的長久性。對于高校而言,增強審計工作管理是實現學校經濟安全、推動學校科研發展的重要舉措。
1當前高校審計工作的問題
11高校審計工作缺少規范性和獨立性
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缺少規范性和獨立性,是由于當前高校審計工作并沒有被當成一個研究重點要把握。審計部門的人員不足數量不足、專業性不強,不能完成高質量的審計工作。另外高校審計工作缺少制度化管理,因而審計工作開展呈現散漫、隨意的特點。[1]
12高校審計工作缺少人才機制支持
高校審計工作崗位往往是屬于轉崗和重聘崗位,審計的人員缺少專業的審計知識,而且各個審計人員之間未能形成明確的分工合作,導致有的審計工作多人負責,有的審計工作無人負責。通常高校審計工作中普遍出現審計人才機制缺少的現象,導致審計工作的質量失去專業保證,失去審計報告原本的作用。
13高校審計工作內容要求缺少全面性和動態性
高校審計工作人員對于審計工作內容認識不全面,未能按照審計項目的不同重要性,開展有側重點的審計方式。隨著經濟的發展,高校財務工作呈現出市場經濟的復雜性特點。根據傳統審計工作內容,缺少對動態變量財務工作的審計和監督。同時,高校審計工作對于融資結構和學校經營管理效率未能形成重視,存在重學術研究輕經營管理的現象。[2]
2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高校審計的功能和目標
21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高校審計的新功能
根據新內部審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可知,當前內部審計的功能為“確認和咨詢”功能。以高校審計為主體,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高校審計工作主要是實現對學校的財務會計和內部管理的治理、實現資產的風險評估體制建設,和要求對審計部門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證據的收集。
22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高校審計的新目標
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要求企業單位等審計工作要遵循審計相關規則制度,同時要求對審計出現的問題進行協商處理,從而提出合理優化的工作簡易。高校審計工作目前主要的目標是實現高校資產、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性,實現高校審計工作的層次性和系統性。
3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高校審計工作實現的途徑
31轉化高校審計工作的意識
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要求高校審計工作不僅僅局限于高校內部審計,還要求協同為高校投資的企業對象的審計。因而提升高校審計工作效率的主要前提在于實現以高校內部審計微觀意識向以高校、企業、國家政策等協調一致的宏觀意識。發揮微觀審計意識和宏觀審計意識的有機結合,推動高校審計工作能夠從自身發展和外部環境兩方面中開展審計監督作用。[3]
32更改高校審計工作的方式
傳統高校審計工作缺少風險預警管理,對于高校的項目財務管理的風險往往只能采用事后披露的方式,在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高校的審計工作漸漸發揮了風險預警和財務會計監督等功能,提高了對問題和失誤的預警能力。另外,高校審計工作實現以現代信息技術指導工作的工作方式,實現高校審計工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高校審計工作的方式呈現出層次化發展的趨勢,即按照主審、復審的工作方式。[4]
33拓寬高校審計工作的內容
高校審計工作具有全面發展的要求,要求對全校的經濟活動進行全程監督審核。發揮對制度、意識等的有機結合的作用,完善高校審計工作的內容。一是加強學校領導對審計工作的認識。高校領導是學校審計工作開展的重要指導者,因而加強領導的重視,可以在全校范圍內營造良好的審計氛圍,實現全校各個活動的審計工作開展。二是實現全校各個院系、辦公室、項目等的有機結合,增加審計內容的整體性。例如,某高校對人文院系的項目展開審計工作后,發現人員院系該項目同圖書館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因而審計單位對于圖書館再一次展開審計監督。嚴重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效率。三是要求對審計的對象進行深入審計。首先是進行同級審計。有效地對各個院系內的項目進度和項目預算進行有效審核,從而提高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其次是實現對學校的發展戰略的審計。要求開展隨時風險審計,減少學校發展的風險;最后是實現針對性審計,對某一項目進行審計,使審計的內容更深入、更能反映學校發展問題。從而提高高校審計工作的作用。[5]
4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審計準則下高校審計工作缺少人才機制支持,審計內容缺少系統性、科學性,審計方法缺少全面性、動態性。而在根據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的高校審計工作面臨著新的目標和新的功能要求,所以開展高校審計工作的優化創新,可以從審計工作意識、審計工作方式和審計工作內容等方面實現。最終達到推動高校審計工作發展的目的,增加高校預防風險的能力,使高校得到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祝杰真,張靜新內部審計準則實施下的高校審計工作研究[J].會計之友,2015(16):121-123
[2]李永和新時期提升我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
[3]周旭枚基于新《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實施的高校內部審計的思考[J].財政監督,2014(17):6-8
[4]王亞麗淺談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深化[J].改革與開放,2010(8):129-130
[5]葛曉冬現代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工作制度的設計與應用[J].財會學習,2015(17):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