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軍
[摘要]圍繞英語課堂教學,從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出發,從探索問題——發現問題、引導策略——營造氛圍、優化策略——激發興趣、培養策略——促進思維、完善策略——自我提高五個方面提出了實施創新教育的策略,突出闡明了學生在教學認知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及教師在實施創新教育中不斷自我完善提高的必要性。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創新教育;教育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154
創新教學方式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曾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本陀⒄Z教學而言,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要切實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使英語教學內容通過教學過程真正轉化為教學成果,還需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實施相應創新教育策略。
1探索策略——發現問題
問題是人們開展創新活動的前提。教師應強化問題意識,學會善于發現問題,英語教學中每一教學步驟都應多設信息,層層遞進,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或語言材料,設計適量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或讓學生從同一來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養學生積極求異的思維能力。設計此類思考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爭論、辯論,既調動了學生積極運用語言材料的積極性,又可訓練他們從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異思維能力。
2引導策略——營造氛圍
要切實改變教學理念,真正認識到學生才應該是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營造民主、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讓他們更多地自主學習,學會如何去獲得知識的方法,以達到培養創新的意識。
21要民主教學
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應努力創設民主、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身心愉悅,有安全感,學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創造火花才會迸發。
22要采取激勵手段
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激勵學生的成就感和進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著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敢于回答,對后進生不能回答問題時應耐心鼓勵說“try again”“dont worry,take it easy”“I think you can do it well next time”。使不同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和自身價值,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對學生消極情緒、思想顧慮、精神負擔和學習困難要給予耐心指導幫助。
23要注意主體參與
傳統教學中,學生思維自始至終在教師語言軌道上運行,課堂教學不能給學生創造主動學習的機會,更談不上創造力的培養。因此,必須使教與學兩類活動真正形成雙向互動的有利條件,由“學生”決定“教法”,使教師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這樣,主體性的課堂教學就成為了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師生間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關系,能使課堂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境性、更有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培養。
3優化策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內動力,是入門的向導。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歷史文化及地理環境等都能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充滿情趣,產生感染力、吸引力。同時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把學到的東西盡可能多地于現實生活聯系,使他們感到學有所用,進一步增強學習興趣。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選擇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式方法,寓教于樂,突出重點,化解難點。例如,靈活采用游戲、猜謎、唱歌、演講、表演等形式導入新課;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聽英語歌曲和看英語電影;或采用“分組式”“結對子”等形式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等。以課堂教學的多樣性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使興趣轉化為強大的內部學習動機,推動學生自覺、自主、創造性地學習。
4培養策略——促進思維
閱讀理解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英語語篇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知識、增長見識、開闊眼界的源泉,也是歷來考試題型中分值最高的一項。要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理解的掌握,還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教師要善于挖掘閱讀材料中蘊含的創造性因素,善于設計新穎別致并能喚起學生共鳴的問題,以討論式、質疑式的教學,通過設疑創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造,堅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促進學生發散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還可以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集體討論,集思廣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識,讓學生自由地求異發散、編寫新的內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現幾個 key words,讓學生自己去編一些內容。這樣會使學生相互啟發、相互交流,從而以創新意識來靈活運用語言知識。讓學生憑自己的能力探索解決新問題,掌握新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5完善策略——自我提高
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方法,教師是主要實踐者。教師對教學改革的理解認識和自身的素質能力,直接影響到教學改革的成敗。因此,英語教師自身素質的完善和提高斷不可少。教師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研成果并積極地運用到教學中去;要不斷豐富和發現新的教學方法;要積極變嚴格紀律、遵守常規的課堂氣氛為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堂氣氛。要積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以平等寬容的態度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要重視實踐活動,使學生親自感受具體而豐富的世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鍛煉動手能力,鍛煉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靈活把握教學技巧,因材施教,整體推進。要以英語教學大綱為本,活化教材,把握重點、難點,把復雜的內容條理化、枯燥問題趣味化、抽象問題形象化、困難句子淺顯化,從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加入到課堂活動中,啟發引導學生自主構建認知結構,積極參與,確定目標,自我調整,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目標,不斷養成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汪馥郁,楊建廣成為富有創新能力的老師[M].廣州:廣東新世紀出版社,2015.
[2]樊緲淺談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J].素質教育論壇,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