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利
作為縣鄉人大的主體——縣鄉人大代表必須切實發揮好引領作用,主動作為,把市委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轉化成全體人民的共同意志,確保市委的決策部署圓滿實現。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法治國家的總目標。
依法治市是依法治國在重慶市的具體化,縣鄉人大代表作為地方人大的主體,在推進依法治市中的地位和作用獨特,其他組織和人員無可替代。
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縣鄉人大代表參與融入全面依法治市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高漲,履職成效明顯,但我們也看到,還有部分縣鄉人大代表因種種原因,不能較好地跟上法治建設的進程和步伐,總體作用發揮還不盡如人意。
(一)法治環境不優,影響縣鄉人大代表作用發揮。中國經過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打著熟人社會的深深烙印,給社會整體法治環境的營造帶來較大負面影響。重慶位于中國西部,有連片國家級貧困地區,其法治環境更不容樂觀,縣鄉人大代表難免不跟著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法治意識、法治觀念、法治思維還需要較長時間培育。
(二)自身素質限制,影響縣鄉人大代表作用發揮。以萬州區為例,2015年區人代會收到代表建議意見435件,其中,代表提出的推進依法治區方面的建議和意見不足20件,出自農村代表之手的幾乎沒有。
(三)服務代表不力,影響縣鄉人大代表作用發揮。一是人大代表知政議政的渠道和途徑依然較窄。縣鄉人大邀請代表參加專門會議、專題調研、執法檢查、專項評議的人數次數還不多,涉及依法治市方面的議題和內容也不足。二是組織基層人大代表學法、普法培訓方式單一,多是與其它活動串聯在一起,對法律法規條文和法律法規案例的解讀較少,加之一些基層人大把學習視為可有可無,很少從推進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角度去設議題、提建議。三是“一府兩院”在辦理代表建議中存在敷衍、推諉現象,致使代表自嘲“問題年年提、提了也白提”,極大地挫傷了代表履職積極性。
發揮“三個”作用
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縣鄉人大代表要通過參加代表活動,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密切同選民的聯系,努力在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中履好職。
一是加強建議意見收集和反饋。縣鄉人大代表要結合推進依法治市工作的目標任務,重點加強選民對法律、法規貫徹實施情況及意見的收集,突出了解“一府兩院”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積極分析匯總,形成代表意見和建議,及時向本級人大和“一府兩院”反映,推動法治政府建設。
二是加強全社會法治氛圍的營造。縣鄉人大代表要充分發揮來自基層的優勢,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和職業特點,加強對憲法、民法等各類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法律的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法治氛圍,使守法成為公民的自覺行為。要加強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宣傳,凝聚守法、尊法的正能量。
三是加強群眾合法權益的維護。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縣鄉人大代表要主動擔起群眾維權責任,維護法律尊嚴,糾正違法行為,通過鮮活的案例教育群眾、影響群眾、保護群眾,培養公民對法治的認同感,調動全民守法、學法、用法的積極性。
發揮監督推動作用。依法治市必須要使憲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實施,這與人大的監督密不可分,因而也與縣鄉人大代表的履職盡責分不開。縣鄉人大代表要始終牢記推進依法治市的職責和使命,結合區域特點,積極參加本級人大組織的各種調研、視察、執法檢查、會議等活動,敢于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監督職權,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推動“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社會公平正義。
渝西的縣鄉人大代表要主動融入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渝東南的縣鄉人大代表面對連片貧困的生態脆弱現狀,要主動把監督工作融入精準扶貧和生態保護之中;渝東北的縣鄉人大代表身處三峽庫區,要切實監督移民法律法規的落實,推動移民后扶項目、資金效益最大化,使移民受益最大化,切實保護長江這一庫青山綠水。
發揮表率引領作用。縣鄉人大代表要堅持示范引領,在推動依法治市中發揮表率作用。
一是做學法的表率。代表要帶頭學法,把法律作為必修課;帶頭尊崇法治,牢牢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自覺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成履職時的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示范于人。
二是做守法的表率。帶頭守法,讓守法成為一種習慣,在法律面前不做選擇、不搞變通。堅持說話做事,一定先考慮是不是合法,不斷養成在法治軌道上想問題的自覺性,養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維習慣,自覺做到不違法行使代表職權。
三是做護法的表率。要帶頭牢固樹立信法、護法的理念,堅定法律至上和法治信仰,引導群眾學會用憲法和法律維護自身尊嚴和合法權益,用實際行動支持“一府兩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并敢于同“無法無天”、“權大于法”的人和事作斗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強化服務保障
縣鄉人大代表作用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大機關的服務質量,人大機關必須搞好服務,才能推動代表走在依法治市的前列。
強化學習培訓。縣鄉人大要切實加強對代表的培訓學習,不斷使培訓學習系統化、經常化和制度化,不斷提高代表的政治素質、法律素質和人大業務素質,為代表依法履職、推進法治建設奠定基礎。
拓寬履職渠道。為縣鄉人大代表提供書報雜志和信息簡報等學習資料,召開政情政務通報會,邀請代表參加人大有關專門會議、專題調研、執法檢查、視察、專題詢問等活動,不斷擴大代表知政、參政、議政渠道。
豐富活動載體。要不斷創新“代表之家”的服務功能,深入開展“密切聯系群眾、推動富民興渝”代表主題活動,讓活動成為代表履職的重要平臺和載體,不斷增強履職能力。
加強履職管理。建立代表履職檔案、代表向原選區述職評議等制度,對無故不參加會議和活動的代表,給予通報、批評、約談等處理,不斷探索建立代表正常退出機制,督促代表自覺履職、主動履職。
(作者系重慶市萬州區人大常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