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夢
有機會列席某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在聽取審議其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該市《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時,聽到的幾個農產品質量不安全的現象,讓人觸目驚心:一是種出來的蔬菜、水果,養出來的家畜家禽,賣到市場的,種養人自己是絕不會吃的;二是買回來的藤藤菜放在冰箱里,第二天可以再長1寸多;三是絲瓜、南瓜、茄子等的花未謝,還是娃娃臉卻長了個成人的身材;四是農村親戚送來土特產時反復叮囑一定要自己食用,切不可送人,因為這是他們自己吃的。
為了快速致富,人人如此精于算計,在環保生態鏈上,終將算計自己!
還是快快以環保之名拯救自己吧!
較長時間以來,注重數量、忽視質量成為普遍共識。為求得數量的年年大幅度增長,各種制假、造假手段輪番使出,花樣翻新。三聚氰胺奶粉、四川彭州毒泡菜、天津假雞蛋、糖精水勾兌的劣質葡萄酒等等新聞充斥公眾耳鼓,讓人不寒而栗。未經任何處理的各種毒煙、毒氣、毒水、毒渣直接送到公眾面前,讓人防不勝防。
在制假、造假、售假者看來,這些都是給他人使用的,自己不用就平安無事了。殊不知,在環保生態鏈上,人人都自以為處于生態鏈的頂端,其實每一個人最終也只處于底端,以為只是加害者,但卻是終極受害者。對環境的任何傷害,大自然都會毫不吝嗇地“回報”于人類!
有一句話可以較好地表達公眾對環保的態度:聰明人只注重眼前,且把當前利益最大化;智者立足長遠,不追求每一次利益的最大化,甚至賠錢也要保長遠。
達爾文以其深諳的生物學邏輯推理方式,反復論證后得出“人是這個地球上唯一會臉紅的動物”的結論。正因為人懂得臉紅,人類才配得上“文明”。在環保問題上,不管是你、是我,還是他,不管是昨天、今天,還是明天,不管做什么,我們時刻多一些臉紅、多一些對自然、對環境的敬畏,少一些對自然、對環境的無休無止的索取和傷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藍圖才終將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