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劉菲

摘 要:通過介紹基于IPv6中的開放最短路徑優先的路由協議(OSPFv3)方法理論,并借助實驗教學仿真軟件Cisco Packet Tracer來講解IPv6中的OSPFv3路由的配置技術及實驗過程,實現了多臺設備互聯互通,并通過實測,豐富了計算機工程組網中路由配置實驗教學內容。
關鍵詞:Cisco Packet Tracer;ipv6;OSPFv3;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中圖分類號:TP393.4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Introduction)
IPv6路由選擇協議仍然是最長匹配前綴作為路由選擇機制。OSPF是另一個基于Dijkstra的SPF算法的鏈接狀態協議。OSPF適應基于協議89的IPv4數據包,向OSPF路由器通告路由選擇信息[1]。相比較IS-IS,OSPF有巨大的擴展性層次化且必須是區域的成員,提供鏈路在接口貸款性質的基礎上計算的代價信息。IPv4 OSPFv2是現在Cisco路由器實現IPv4的最高版本。IPv6協議中與OSPFv2對應的協議稱為OSPFv3。每個IPv6地址簇都有獨立的SPF,其前綴直接運行在IPv6上,所以能同時使用OSPFv2和OSPFv3。
2 IPV6 開放最短路徑優先的路由協議(IPV6 open
shortest-path first)
2.1 OSPFv3與OSPFv2
OSPFv3使用與OSPFv2相同的數據庫描述數據包、鏈路狀態請求數據包、鏈路狀態更新數據包和鏈路狀態通告數據包類型。擁有相同的鄰居發現和鄰接形成機制。LSA泛洪和衰老機制也是相同的。
OSPFv2的命令模式中網絡聲明換之與接口配置的一條OSPFv3命令。使用IPv6本地鏈路地址標識其鄰接的鄰居,加入了列出所有IPv6前綴的鏈路LSA(link-LSA)和穿越網絡相關前綴的區內前綴LSA(Intra-Area-Prefix-LSA)類型[2]。支持通過IPv4隧道的數據包發送,使用兩個標準的多播地址。采用認證包頭(IPSec AH)和封裝安全有效載荷(IPSec ESP)擴展包頭作為認證機制。
2.2 IPV6 OSPFv3 配置指令
OSPFv3是新加入CISCO IOS軟件的IPv6 IGP。ipv6 router ospf命令在路由器上啟用一個OSPFv3進程。process-id是一個本地于路由器的數值,唯一地標識一個OSPFv3進程,這個命令是在全局基礎上使用的。不推薦在同一臺路由器上運行多個OSPFv3進程,原因是這樣會創建多個數據庫,造成系統負擔。其次,對于IPv6單協議網絡的OSPF路由器而言,在OSPFv3配置中必須定義router-id參數,使用router-id ipv4-address命令另一位一個IPv4地址,取值可以使用任何IPv4地址[3]。之后聚合匹配ipv6-prefix/prefix-length參數的IPv6路由。進入接口配置模式,然后為網絡接口指定靜態IPv6地址。最后標識指定給這個接口的IPv6前綴作為OSPFv3網絡的組成部分。這個命令替換了OSPFv2所用的network area命令。
Router(config)#ipv6 router ospf process-id
Router(config-router)#router-id ipv4-address
Router(config-router)#area area-id rang ipv6-prefix/prefix-length
Router(config-router)#interface interface-id
Router(config-if)#ipv6 address ipv6-address/prefix-length
Router(config-if)#ipv6 ospf process-id area are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