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系統回答了為什么出發、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等重大歷史命題,是我們黨面向未來、面對挑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政治宣言和綱領性文獻。我們要用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科教新區建設,奮力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昌平篇章。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的精神實質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總攬全局,令人鼓舞、催人奮進,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是我們黨更好擔負歷史使命的行動指南。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有四點突出感受:
一是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度的政治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我們黨成立95年來帶領中國人民作出“三大歷史貢獻”,實現“三次偉大飛躍”,完成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創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七一”重要講話用三個“長期堅持、永不動搖”,表明了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的堅定決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始終不渝的忠貞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展現了為人類探索更好社會制度提供“中國方案”的大國雄心。
二是強烈的使命意識、不懈的事業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統籌實施“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推向前進。這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是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彰顯了我們黨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強烈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體現了務實擔當、奮勇向前的時代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必將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拼搏進取、砥礪前行,向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大步邁進。
三是徹底的群眾立場、真摯的為民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不斷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業推向前進。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重申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是創造歷史、成就夢想的偉大力量,對保障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守群眾立場,增強宗旨意識,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群眾。
四是巨大的改革魄力、無畏的革新勇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運籌帷幄,革故鼎新,出臺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重大改革政策,立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充分彰顯了徹底破除制約發展體制機制障礙的堅定決心和無畏勇氣。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的進軍號,必將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同心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以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加快推進科教新區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了新時期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新方略,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市委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首都城市定位,推進功能疏解和布局優化,強化中關村示范區創新引領作用,全力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作為城市發展新區和中關村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昌平區肩負著功能疏解和承接、推進科技創新、強化生態屏障等重要職責和使命。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五大發展理念,自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首都發展全局,聚焦區域核心功能,加快破解城市治理難題,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加快形成科教新區崛起的態勢,努力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作出重要貢獻。
一是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促進區域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健全以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集體經濟合同、管低端產業為主要內容的“五管”工作機制,深入實施待疏解退出項目、可利用存量資源、需承接目標對象“三個清單”管理,強化動態監測分析,實行最嚴格的掛銷賬制度。完善產業負面清單,提高禁限比例,大力整治“散亂污”企業,拆除騰退低端批發市場、工業大院、養殖基地等,實現應退盡退。狠抓督查督辦和捆綁問責,加大綜合執法、專項清理的力度,深入實施32個重點村綜合整治,嚴厲打擊非法占地和違法建設,堅持每年拆除違法建設300萬平方米以上,大幅削減違建存量,堅決守住零增長的底線。保持人口調控的高壓態勢,推進人口綜合調控試點,嚴格落實人口倒掛村水電總量控制、垃圾污水處理費征收、房屋租賃稅征繳等政策,大力推進農民產業安置用房統一經營、回遷安置富余房源集中躉租、鎮村閑置土地統一租賃管護,最大限度壓縮流動人口、低端產業集聚空間。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規范農村產權交易和設施農業管理,從源頭上嚴防違法建設、非法經營滋生。
二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充滿活力的創新創業型城市。高標準推進未來科技城建設和運營,加快清華科技園昌平分園、全國中小企業創新中心建設,緊盯創新前沿和重大科技攻關,全力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落地,深入挖掘央企創新潛能,有效吸納上下游關聯企業,定向引進高成長性民營科技企業,進一步激發區域創新活力。推進科技商務區(TBD核心區)開發,抓好國家知識產權園、國家計量科技創新園建設,努力形成知識產權服務、標準認證、檢驗檢測等高端服務業的先發優勢和集聚效應。加快推進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暨北大醫療產業園建設,形成未來科技城、TBD核心區和生命科學園三大創新載體功能互補、聯動崛起的發展格局。健全昌平園統籌發展機制,狠抓昌平園中心區“騰籠換鳥”工作,加快通用航空產業園、軍民融合創新園等專業園區建設,整合農民產業安置用房、閑置商業樓宇、老舊工業廠房等存量資源,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創業苗圃、孵化基地和產業集聚區,構建全鏈條、梯度式的產業創新體系。設立產業融合創新基金,聚焦發展能源環保、生物醫藥、智能制造三大優勢產業,大力培育激光成形、精準醫療、人工智能等新產業、新服務,催生一批新業態、新模式。抓住建設全國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城市的契機,精心打造回龍觀、天通苑等雙創社區,建好用好“人人實驗”、生命科學聯合創新、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等創新資源共享平臺,持續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實施高層次人才“昌聚工程”,探索實行股權激勵、成果收益處置等激勵措施,加快引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努力攀登新一輪創新發展的制高點。
三是全面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讓城市更好地服務生活。以規劃引領建設,編制好昌平新城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及各類專項規劃,嚴格實施“兩線三區”管控,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形態功能。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做好京張城際、110國道二期、興延高速路建設服務保障工作,加快13條重點道路建設,五年內把規劃網絡實現率提高到80%。統籌考慮地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協調推進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大力治理交通擁堵,調整公交線路和場站布局,加快擁堵節點改造,嚴厲整治交通違法行為,擴大公共自行車覆蓋范圍,引導居民綠色出行。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城管綜合執法體系,搭建聯合執法平臺,強化屬地統籌職能,抓緊解決城市管理的痼疾頑癥。加快網格化體系建設,整合公益性崗位,充實網格員隊伍,健全監督考核評價體系,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細化和實效性。全面加強城市設計,積極推進新城街區建設、老城區和棚戶區綜合改造,因地制宜建設特色小城鎮。加快實施回龍觀、天通苑等重點區域城市修補和有機更新,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配套,促進區域職住平衡,全面提升城市生活服務品質。
四是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精心打造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園。抓住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機遇,把生態建設和旅游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上風上水的自然優勢轉化為轉型發展、生態富民的競爭優勢。系統實施農村地區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大幅削減燃煤用量,力爭提前實現平原地區無煤化,保持空氣質量排名全市前列。更多地采取市場化機制,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開展水污染溯源行動,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徹底消除河道黑臭水體,實現橫斷面水質達標。加快推進“一楔三廊”和濕地群落建設,采取見縫插綠、節點增綠、集中補綠等方式,打通城市通風廊道,擴大生態空間,提升環境品質。推進阿蘇衛循環經濟園建設,加快實施垃圾焚燒廠、有機質生態處理站等關鍵項目,抓好垃圾分類管理、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再利用,營造干凈整潔的市容環境。抓好景區景點系統整合和改造提升,加快重點溝域、旅游路網、健康步道規劃建設,把森林公園、美麗村莊、城市景觀串聯起來,努力使昌平成為城在景中、人在境中的全域景區。
五是全面補齊民生服務的短板,讓城鄉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實施新一輪公共服務發展提升計劃,促進公共服務均衡優質發展。加大名校名園引進建設力度,完善新型校際聯盟,探索集團化發展、委托管理等新的辦學模式,發揮名校長名教師的示范帶動作用,大幅提升區域教育理念和教學水平。加強區域醫療聯合體建設,探索醫院托管、醫師交流任職等新方式,促使高水平醫療服務和先進管理模式在昌平落地生根。加快昌平文化中心、國家大馬戲院建設,形成“一心五團多支撐”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全覆蓋,創建首都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發揮國家創業型城市的優勢,構建充分就業、綠色就業、全民創業“三位一體”的就業工作新格局。推進社保制度全覆蓋和城鄉一體化,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保障房建設管理分配機制,加快回遷安置房、人才公租房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精準扶貧各項措施,強化生態補償、對口支山、產業幫扶、社保兜底等政策銜接和資金投入,確保山區低收入戶持續穩定增收、同步邁入小康。
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邁進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我們要認真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書記第一責任,聚精會神抓好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紀律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從嚴上要求、向實處著力,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為推動城市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一是健全從嚴治黨責任體系。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意識,深入實施黨建責任、責任倒查和基本制度規定 “三個清單”,細化各級黨組織書記的職責任務,健全鎮街部門黨建工作考評體系,抓好各級黨組織書記定期述職和履職踐諾,實施針對落實黨建責任制不力的問責辦法,構建述職、考評、問責相銜接的責任落實體系。健全黨建工作巡回檢查制度,加大督促檢查和責任倒查力度,考核結果與領導班子績效評價和干部任用直接掛鉤,推動責任落實“到底到邊”。
二是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對照黨章黨規、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檢視思想作風,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落實黨管意識形態職責,健全網絡突發事件化解機制,加強正面輿論引導,及時有效理順社會情緒,確保政治安全穩定、社會安定團結。抓好“昌平先鋒”黨員微信教育管理平臺建設,激勵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踐行“四講四有”標準,在推動轉型發展的實踐中奮發有為、建功立業。
三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認真做好區鎮換屆工作,堅持黨管干部原則,樹立更加鮮明的用人導向,突出對政治品格和工作績效的考核評價,把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堅持從嚴監督管理干部,有效治理黨員干部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氛圍。堅持激勵和約束并舉,健全干部激勵關愛機制,加大從基層選拔培養干部力度,進一步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
四是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著眼夯實基層基礎,實施基層黨組織“領導力提升工程”,推行農村集體民主決策“十步工作法”,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領功能。狠抓軟弱渙散基層組織常態化整頓,推進基層黨建規范化、示范化建設。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擴大商務樓宇、非公企業、流動黨員中的組織覆蓋面,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全面推行黨員積分制管理,建立規范的年度黨性分析制度,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黨性觀念、砥礪過硬作風、展現先鋒形象。
五是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深入整治“四風”和“不嚴不實”問題,做到真管真嚴、長抓長嚴。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健全對征地拆遷、集體土地流轉和工程項目建設等領域監督制約機制。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狠抓廉政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和黨內問責條例的貫徹執行,充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加大紀律審查力度,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現象,徹底糾正組織渙散、紀律松弛問題,堅決打擊頂風違紀行為,嚴厲懲治“小官貪腐”現象,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責任編輯:杜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