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指導黨和人民奮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綱領性文件。學習貫徹“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最關鍵的是領會精神實質,把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主題,永葆奮斗精神,永懷赤子之心,不斷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推向前進。
深入領會把握“三個統一”,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深刻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通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是黨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譜寫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95年來,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以高度的自覺信仰馬克思主義,以堅定不移的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以科學求實的態度發展馬克思主義,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為增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實思想基礎。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并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系列重要講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拓前進的政治宣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要高高揚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思想、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思想政治建設引領黨的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設,做到理論創新每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使黨的理論和實踐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深刻體現了堅持和發展的歷史統一,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面向未來、面對挑戰,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航程。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作出了三個“偉大歷史貢獻”、三個“偉大飛躍”、三個“長期堅持、永不動搖”等重要論斷,貫穿著深邃的歷史思維、自信的文化底氣、不懈的奮斗精神、拳拳的赤子之心,令人備受鼓舞、倍感自豪。更催人奮進的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歷史是為了“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這展現出我們黨對走過的路、為什么出發的秉承和堅持,對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擔當和勇氣,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的深刻寫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要堅持和發展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和發展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和發展“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和發展改革開放戰略,堅持和發展人民立場,堅持和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歸根到底,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我們要“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使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深刻體現了治國和管黨的戰略統一,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描繪了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路線圖。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不僅全面闡述了治國理政、內政外交的重大戰略部署,還專門提出黨的建設新要求新思想,指出“黨的建設關系重大、牽動全局”,“黨和人民的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了黨的建設基本規律、把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本質屬性、解決黨內突出問題、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作風建設、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等七個方面的部署要求,特別是“兩個保持”、“兩個提高”、“兩個增強”的目標要求,為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指明了方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真正把管黨治黨責任層層壓緊壓實,把嚴的要求貫徹管黨治黨全過程,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經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迅速興起了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熱潮,通過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理論宣講、專題培訓、主題黨日以及微信、微博等多種形式,把講話精神傳達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教育引導廣大機關黨員干部充分認識學習貫徹講話的重要意義,深入領會講話的精髓要義,不斷增強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以講話精神為引領,落實好“三個要求”,切實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走在前、作表率
領會和落實好“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的要求,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全體黨員拓展,實現全面從嚴治黨的全覆蓋、全方位。
把普通黨員置于主體地位,號召全體黨員積極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之中。組織好適合不同崗位黨員的學習教育,把握不同類型黨員的特點,適應黨員不同的需求和思想動態,因人施教、精準施策,讓每名黨員學得進去、議得起來,真正受教育、有提高,做到“一把鎖匙開一把鎖”。教育引導黨員樹立主體意識,做到對黨員身份自覺認識、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自覺認同、對黨內政治生活自覺參與,充分調動黨員投身“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重視發揮“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發揮好領導干部的表率和引領作用。不管是“學”還是“做”,領導干部都應有“走在前”、“作表率”的意識,有“領著學”、“帶著做”的自覺,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郭金龍同志帶頭參加市委辦公廳值班室黨支部學習研討,并結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發表講話。王安順同志參加了市政府辦公廳會議處黨支部的學習交流,并作了黨課報告。其他市領導也分別以普通黨員身份參與所在支部學習,并在分管部門作了黨課報告。在市領導的示范帶動下,市直機關黨政一把手結合實際工作為全體黨員上了一堂堂生動的黨課,起到的示范作用鼓舞了廣大黨員,形成了以上率下、層層示范、層層帶動的整體效應。
領會和落實好“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要求,深入把握經常性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堅持和改進黨員教育的方式方法,推動黨的思想政治建設抓在日常、嚴在經常。
把基層黨支部作為主陣地,切實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基層黨支部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必須激活基層黨組織,增強基層組織力。黨支部應該發揮自我凈化、自我提高的主動性,把廣大黨員組織起來,成為黨員主要的學習平臺和活動陣地,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黨支部。基層黨支部書記要發揮黨組織“帶頭人”的作用,結合支部實際精心安排學習教育任務,建立健全黨員教育長效機制,真正擔負起從嚴教育黨員的主體責任。落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各項制度,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加強制度執行力建設,以制度建設鞏固黨的各項建設成果,為經常性教育取得實效提供重要保障。基層黨組織要吹響集結號,以“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黨的組織生活為基本形式,以落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為基本依托,提升組織生活的質量和水平,切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充分發揮黨內組織生活的熔爐作用,使開展黨的組織生活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推動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員教育管理真正嚴起來、實起來。
領會和落實好“基礎在學,關鍵在做”的要求,把“學”作為前提和基礎,把“做”作為著眼點和落腳點,推動黨員干部做合格黨員,使“學”與“做”有機統一起來。
打牢“學”的基礎,樹立“做”的標尺。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是每一名黨員應盡的基本義務,是共產黨人莊嚴的政治責任和政治追求。學黨章黨規,著眼于明確基本標準、樹立行為規范,激活入黨“初心”,牢牢把握共產黨員為人做事的基準和底線;學系列講話,著眼于加強理論武裝、統一思想行動,更好地用講話精神指導和推動各項事業發展。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合一,通過學習自覺用“四講四有”的標準衡量自己、檢視自己、要求自己,特別是把增強“四個意識”作為根本要求,更加自覺地堅定理想信念、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嚴守政治紀律、勇于擔當作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擔責、為黨盡責。有針對性解決問題,立足崗位作貢獻。堅持問題導向,圍繞中央“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方案提出的“五個著力”和郭金龍同志指出的不能為、不想為、不敢為的問題,認真查找理想信念、黨的意識、宗旨觀念、道德行為、干事創業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解決基層黨建工作中的主要問題,補足短板,提高基層黨建工作水平。堅持以解決問題為牽引來開展學習教育,號召機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努力做政治堅定的表率、密切聯系群眾的表率、責任擔當的表率、廉潔自律的表率,在打造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示范區、新型城鎮化示范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中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用突出的工作業績體現學習教育的成效。
推動首都改革發展是北京發展史上的新航程,是一場重大而深刻的變革,是一場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大考”。市直機關黨組織是黨在機關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在這場“大考”中肩負著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考驗。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積極投身于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籌備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重大任務,最大限度匯集改革正能量,最大限度激發機關黨員干部的活力和動力,為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首都篇章貢獻全部力量。
責任編輯: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