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把握歷史發展的脈動和時代潮流的涌動,以馬克思主義的廣闊視野看待中國共產黨95年的歷史,闡述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論觀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篇章,閃耀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燦爛的真理光芒。
“七一”重要講話強調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95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于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并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苯詠恚瑹o數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試圖完成救亡圖存的歷史大任,但都失敗了。失敗的具體原因多種多樣,但最根本的就是沒有科學的理論。1921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掌握了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中國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從此有了根本的改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馬克思主義使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辯證的科學精神、無私無畏的博大胸懷領導和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不斷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馬克思主義一直強調共產黨人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它的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明確指出: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正因為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黨派利益,它代表的始終是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黨才能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馬克思主義及其在中國的發展,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指導,既為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又為增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提供了堅實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及發展規律,是“偉大的認識工具”,是人們觀察世界、分析問題的有力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具有鮮明的實踐品格,不僅致力于科學“解釋世界”,而且致力于積極“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為我們認識和把握革命、建設、改革的規律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方法論。正是由于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我們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各種社會現象和思潮中正確認識世界、科學把握世界,才能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才能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才能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
馬克思主義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馬克思主義給我們以強大的精神力量,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歷史經驗時曾說道:“對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瘪R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道義性體現在很多方面。它的真理性體現在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指明了方向;它的道義性體現在它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為人民說話、謀利益。這樣一種理論不僅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消失,恰恰相反,隨著歷史的檢驗而煥發出更加強大的生機。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A.薩繆爾森和威廉·D.諾德豪斯合著的、影響巨大的《經濟學》,在1979年出版的第10版中寫道:“同我們所概略考察過的大多數早期的理論不同的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在今天仍具有生命力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瘪R克思主義的科學作用是任何堅持真理的人都承認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背離或放棄馬克思主義,我們黨就會失去靈魂、迷失方向。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
“七一”重要講話強調我們黨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告訴我們:95年黨的歷史就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首先,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近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在28年中,我們黨探索出來“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其次,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現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在29年中,我們黨探索出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道路,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強、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三,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在38年中,我們黨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趕上了時代。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我們黨不斷加深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認識和把握了戰爭規律、革命戰爭規律、中國革命戰爭規律,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我們對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化。2001年,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江澤民同志提出要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發展規律的認識。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八個基本要求,這八個基本要求體現了三大規律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的八個“不忘初心”也體現了三大規律的要求,是三大規律的具體展現。在這三大規律中,我們還要更加深入地把握執政規律。在中央黨校2009年秋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指出:任何政黨要取得執政成效,都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中國共產黨執政也不例外,“政黨執政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也是相互聯系的”。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化了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他說:“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的建設就要推進到什么階段。這是加強黨的建設必須把握的基本規律。”我們現在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我多次講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的,我國發展越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阻力和壓力最主要的就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這些因素的存在,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著三大危險:從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來看,主要存在國家被侵略、被顛覆、被分裂的危險,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被破壞的危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被打斷的危險。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這就告誡全黨,要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痹谶@樣一個時期,黨的建設就要推向全面從嚴治黨的階段,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
“七一”重要講話強調我們要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共產黨宣言》發表至今已經過去了168年。今天,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我們應當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推向更加廣闊的未來。
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更加深入、更加有機、更加密切的結合,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就要充分把握新情況新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抓住現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任務,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既包括中國夢的思想、新常態的思想、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又包括“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思想、五大發展理念的思想、改革強軍思想、新型國際關系的思想等,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階段。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就要抓住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問題,深入研究黨建理論和實際問題,深入總結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經驗,構建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問題是什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我們當前最主要的挑戰還是黨的領導弱化和組織渙散、紀律松弛?!苯鉀Q這一問題的重要途徑就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每一名黨員干部都要把為黨和人民事業無私奉獻作為人生的最高追求,自覺遵守以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民主集中制、嚴明黨的紀律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政治生活基本規范。
我們要在增強“四個自信”的基礎上,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牢牢占據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實現人類美好理想的道義制高點。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必須樹立自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這種自信就體現為中國為世界經濟社會政治的發展不斷貢獻出中國智慧、中國路徑。首先,提供中國方案就要求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人類市場經濟發展的高級形態,是可以避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那種盲目性、周期性弊端的市場經濟,是能夠把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結合在一起的市場經濟,是能夠把宏觀穩定性與微觀活力性結合在一起的市場經濟。我們要繼續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鞏固好、壯大好、發展好公有制經濟,鼓勵好、支持好、引導好非公有制經濟。這兩者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在發展中,我們就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關的經濟制度,使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其次,提供中國方案就要求我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色在于它扎根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中,扎根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之中,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從而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讓中華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明顯優勢在于它使效率與公平兼顧、民主與集中一體、活力與穩定共存,還在于它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不斷內化為當代中國的現實要求,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自我完善能力體現在它是能夠在成熟定型中防止固化僵化異化的制度,是能夠吸收借鑒人類各種文明制度成果并且發揚光大的制度,這一先進制度使具有60多年歷史的新中國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里擺脫貧困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徹底擺脫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創造了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作者:辛向陽,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