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牛自勉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牛博士”,他是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梨樹優質生產技術的項目主持人,也是山西現代水果產業體系的首席專家。一年365天,他就有一半的時間行走在三晉大地的果園里,幫助農民解決果樹的各種難題。這不,正月還沒過,他就帶著助手又忙活開了……
“牛博士您可來了……”2月25日,隰縣龍泉鎮西坡底村村民“二豆腐”拉著牛自勉的手說,臉上的笑容在這個寒冷的早春濃情綻放。
“二豆腐”大名叫王計陽,家里種著幾畝“玉露香”,頭天聽隰縣科技局的同志說牛博士正月里要到他家地里做指導,樂得半宿睡不好,一大早就來到了地頭等著牛博士給他指導修剪果樹。王計陽心里比誰都清楚,自從牛博士對他家果園里的果樹樹形進行了改造之后,他家的果不僅個頭大了,就連糖度也明顯增加了,回頭客是一批接一批,2015年畝產收入比往年更是翻了一番。
情灑隰縣“玉露香”
山西隰縣是國家命名的“中國金梨之鄉”,其出產的酥梨、晉蜜梨等久負盛名,近年來培育成功的“玉露香”梨更是風靡市場。2014年,“玉露香”梨被評為“中國大美梨”,在第21屆中國農高會上榮獲“后稷特別獎”,并出口美國。目前,該縣“玉露香”梨種植總面積已經達到10萬畝,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玉露香’有今天的市場、今天的地位、今天的美譽,與牛博士的細心服務是分不開的。”隰縣的果農如此評價說。
隰縣習禮村李元生果園是牛自勉定點服務的果園,每次下鄉他都要到果園指導整形修剪、拉枝開角等工作。2015年秋季,該果園的玉露香梨果型明顯提高,優質果率達到85%以上,畝收入達1.5萬元左右,比其他果園收入提高了50%以上。
“牛博士的梨樹高光效樹形改造技術真是了不得!”習禮村果農對記者說。當地的郁閉果園通過樹形改造和果園間伐,枝條少了、密度降了,但果實品質卻提高了,果園平均收入增加了25%以上。
在生長季,隰縣梨樹花果凍害、果型發育、夏季拉枝,牛自勉總是第一時間到現場解決問題。他經常是白天忙農科院的工作,晚上趕路開車到隰縣,周末加班更是常態?!耙粋€50多歲的教授,一個留美博士,一個功成名就的專家,一個人早上4時開車從太原出發,7時到果園開始工作,10時多又匆匆從隰縣趕回太原。他沒有吃早飯,午飯肯定也是忙完了單位工作后才能吃。風風火火、健步如飛、緊促利落,不客套、無廢話,讓人心生佩服、暗豎拇指啊?!壁艨h科技局局長在一段微信中這樣描述。
“玉露香不僅是中國最好的梨,同時也是世界最好的梨?!迸W悦惴耆吮阏f,“作為農科人員,為農業、為農民做什么都是應該的?!?/p>
2014年秋,隰縣由于陰雨連綿,果園光照不足,眼看采收期到了但果面一點也不著色,且風味很淡,優質果的希望眼看就要泡湯了,急壞了果農和客商。牛自勉接到隰縣告急電話,連夜制定工作方案,準備次日親自前往隰縣,可是急性發作的膽囊炎卻將他拖進了醫院手術室,情急之下,隰縣政府派出隰縣電視臺記者趕往太原,希望能把方案錄制回來。在醫院里隰縣記者見到了剛剛做完手術的牛自勉??粗觳采系妮斠汗埽浾邆冸m然心急如焚,但還是不忍心開口,牛自勉用手按住刀口,面對鏡頭,把方案做了詳細的陳述。“我幾次想打斷想讓他休息一下,可是他制止了我,我為很多的事感動過,可是像那樣的感動還屬首次。”隰縣電視臺記者回憶說。
牛自勉用自己的行動,再一次讓“玉露香”轉危為安。
夢牽吉縣“紅富士”
吉縣地處呂梁山南端,境內溫差大、海拔高、光照足。獨特的生態條件,使吉縣成為全國蘋果最佳優生區。尤其是吉縣“紅富士”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
為了這個知名品牌,牛自勉不知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1999年以來,我國蘋果大面積出現樹冠郁閉、品質下降等問題,吉縣蘋果也沒幸免。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降低吉縣果農損失,牛自勉率先在山西開展了蘋果高光效樹形的研究工作,通過對老果園“提干、落頭”一系列樹形改造,明顯提高了產量,改善了品質,增加了效益,形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被廣大果農稱為“我國蘋果生產的二次革命”。
既然是“革命”,就不那么輕而易舉。為了把科研成果盡快應用到生產第一線,把新技術送到農民的田間地頭,牛自勉經常深入果區傳授技術,手把手教農民整形修剪,逐村逐鄉對農民義務培訓。“太艱難了!因為果園的郁閉問題嚴重,所以必須動‘大手術’。果農們沒聽說這項技術,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試驗?!迸W悦銓τ浾哒f,“那時,我還在北京做項目,經常坐著火車去運城,有時從太原出發,有時從北京出發,清晨一下火車就直奔試驗地。出來一工作就是一天,上午連續講三四個小時的課,講完課就馬不停蹄地趕到果園現場對果農進行修剪培訓。有時現場果農多,又沒有好的擴音設備,我就得扯著嗓門喊,還要彎腰在樹下鋸枝,爬到樹上修剪。培訓結束了,天也快黑了,這時才有機會吃飯??墒沁@會兒,我累得連話都不想說一句了。”
“看來,您上樹爬高都成了家常便飯了吧,就沒有出現過什么危險?”記者問。“哈哈,你是說我這把年紀爬不得樹了?我還真沒有摔下來過,但也有過幾次危險。”牛自勉說,“我們的培訓大多在冬季。記得有一次特別危險,那是在2002年的初冬,我們去平陸縣張村給果農培訓示范。那天在講課途中,科技局的司機突然打斷了我,說外面已經開始下雪了,讓我們趕緊收拾機器上車返回。但當時課只講了一半,我知道很多農民是走了十幾里路專程來聽我講課的,所以我就繼續講課。剛講了一會兒,鄉政府派人來催,這時臺下的果農們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大家都勸我說:‘牛老師,快走吧,我們等你下次來!’我們這才收拾了東西趕緊走,到達縣城時,起初的小雪已經變成鵝毛大雪了,我們的車還在山路的彎道上拋錨了,課題組的人都下了車,又是拽車又是搬石塊堵車輪的。雪小后,我們才掃開雪道下了山……”一個聽似有驚無險的段子,卻道出了牛自勉幾十年如一日奔波于農業一線的艱辛與無悔。
獻身山西果產業
“父親給我起名‘自勉’是希望我上進,做這些事,不為別的,就為對得起父親給我起的這個名字。”談起這幾十年的選擇,他總是用這句簡單而樸實的話一語帶過。
牛自勉是1978年考上山西農業大學的,就是國家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學生?!拔腋改付际堑氐氐赖赖霓r民,我從小在農村長大。當年高中畢業以后都要回到村里,所以我就在村里當了4年的生產隊長。高考制度恢復后,覺得自己對農業熟悉,就去考了,也考上了,就學果樹農學專業。1982年畢業后參加工作,后來又在中國農業大學讀了碩士和博士,還去美國阿肯色大學做了兩年博士后研究員,這都是工作十幾年后的事情了,目的就是為了讓家鄉的梨果譽滿全球,讓家鄉的父老鼓起腰包。”牛自勉說。
落頭、提桿、疏枝、開角、生草、增肥,地上地下全網覆蓋,一位博士,一位曾經留美的博士,一位曾經留美如今已快六旬的博士,每次培訓,仍然登高爬低,身手不減當年;每次培訓,看似一樣,又不一樣,一樣的是培訓內容前衛、豐富,不一樣的是牛自勉給果農的服務越來越精準。功夫不負有心人,17年來,他培訓了運城、臨汾、晉中、太原等8個市33個縣區的果農近40萬人次,改造老果園100多萬畝,他也成了免費宣傳山西梨果的代言人。
“你看,那個小箱子里面裝著剪刀等修剪工具,還有果樹栽培的資料?!辈稍L尾聲,牛自勉指著身邊的一個箱子說,“常年下鄉做培訓,我發現,一把約100元的果樹修剪刀都鈍了,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仍舍不得換新的,時間長了,手上磨起了大血泡。于是,我就爭取一些項目上的經費,購買工具和資料,每次下鄉都帶上一些,免費送給果農朋友。讓他們學好種植、剪好果樹,多掙些錢,也給咱們的餐桌上多添些香甜的梨果?!?/p>
春天,萬物復蘇的季節,山西的果農們已經開始在地里張羅著剪樹,牛自勉把這段時間稱為“最好的培訓季節”,他不會錯過,他又奔波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