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攀升,中小學教學也是從傳統的知識灌輸變為了如今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的教學模式。合作性學習也作為最常用的教學方式進入到中學數學課堂之中,密切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一種教學模式,大范圍的提高了學生的整體數學成績,有利于培養同學間的合作精神,合作學習的進入是學生和老師都提供了一種新的學習和教學機遇。筆者從合作學習的內涵入手,分析了現階段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方法,提出自己的教學見解。
關鍵詞:合作性學習 利于 內涵
引言
初中時期是青少年最佳的培養時期,是青少年形成良好人格和品質的關鍵環節,同時,是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共同發展的最佳時期,初中教育也是被國家教育機構廣泛的關注。數學,作為初中課時最多、教學最為重要的基礎學科,教學方式很可能對學生的良好品質的塑造產生不可估測的影響,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效促進學生個性的良好發展和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教學質量。
1 合作性學習的內涵
1.1 內涵:合作性學習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在教學過程中,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在老師作為主導的組織和恰當指引下,學生們以“個人自學,同學補漏”、“小組合作”“班級整體合作”為主要學習形式,通過師生交流、同學之間交流、小組間的交流的多邊互動、積極合作等方式來完成教學計劃的全新教學模式[1]。讓同學們在探索中去摸索知識,用科學的方法去獲取知識并應用知識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體驗感受和理解運用科學知識的方法和途徑,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總結能力,合作性學習一般可分為為師生互動、組組互動、師師互動、生生互動、全員互動等形式。
1.2合作學習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于學生而言,合作性學習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發現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通過合作性學習學生比較容易形成團隊的合作精神,根據個人特長分工,針對數學提出自我的認識和存在問題,彌補了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鍛煉統籌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和有力品質。對老師來說,合作性學習有助于教師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實現因材施教[2]。
2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方法在課堂上的應用
2.1通過建立合作小組,給學生提供一個合作學習的平臺
合理組建學習討論小組,在組建數學學習小組時老師不能采取隨機分配和自由分配,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與心理、性格等多方面的特質,在盡量讓每個學習小組學習能力均衡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建立。讓小組內部和外部形成良性的個體競爭和團隊競爭,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解決問題。每個小組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把說的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大膽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對于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而言,這種開放自由的學習氛圍是它所不能營造的。
2.1 通過開展合作性學習,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在初中數學課堂上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數學老師應該盡可能多的營造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機會,通過各種方式方法來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獎懲、鼓勵之外可以開展家長介入模式。[3]雖然合作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性留給了學生,但老師作為課程主導的地位仍然是不會變的,數學老師要充分做好與學生合作的準備。幫助學生化解分歧意見和問題,給予學習小組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再出現爭論時,不要抱怨,而是要善于運用學生的爭論點開展進一步的合作學習。例如,學生組1說:“一個n邊形畫出所有的對角線,然后發現n邊形被分成了(n-2)個三角形,那么這(n-2)個三角形就是n邊形的內角和。”學生組2說:“在n邊形內部任選一點,然后向所有的頂點連線,這樣就可以得到n個三角形;那么兩個結論都沒有錯,整合以后就可以知道,n邊形內角和等于n個三角形內角和減去360度。”
3 教學建議
3.1合理選擇合作學習內容,擴大合作學習的空間:數學課堂上的合作性學習并不是每一節的課程都適合進行合作性學習,所以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數學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選的好就是活潑生動,反之則是行之無效。選取的標準在于較為復雜或較高層次的探索研究類的認知任務,所以在選取數學上的合作學習內容時要確定那些復雜的問題與知識點作為合作學習的數學任務,特別是對于初中的高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比較傾向于討論一題多解、多元化、多方面的解題思路等探究性的話題。這些問題有利于學生小組內、小組間展開討論和置疑,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完善思維,在合作中更好地促進學生開展組別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教學內容的思維空間越大,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優勢越顯著。因此選擇那些開放程度大、思維難度較高的內容,運用合作學習,能發揮學生思維碰撞的優勢,會擴大合作學習的空間。
3.2合理分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合理分工可以盡可能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良性的競爭,不合理的分工引來的只會是更多的歧義和爭論,所以合理分工就意味著學生有了明確的責任,每個同學在獨立思考之余也會形成整體的協調配合,在積極思考自己任務的同時幫助整體實現目標。教師應該嚴格掌控教學氛圍和討論方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個體與群體建立起一種互助合作關系,增加學生之間的信息溝通,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4]
3.3 采取靈活多樣的合作形式,提高合作學習的課堂效果:現有的初中數學的課堂合作性學習方式并不是固有的教學模式,而是創新和改造出來的新的合作學習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固守硬性的教學和討論,不要拘于形式,要活學活用,靈活地對待每一節課,不同的學習內容進行不同的討論形式,不能每一節課都進行合作學習。不能形式化、機械化、模式化的進行教學測評,而是要做到真正引發學生思考的目的。讓合作學習真正發揮它該有的作用。否則,只會空有樣子,沒有一點實際作用。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探究、富有個性的合作學習,才能有效地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吉衛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