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 宅在家里就可以吃到米其林大廚特制的大餐、出門不用帶卡帶錢包、上下班約順風車、所有辦公一部手機全部搞定、缺錢時靠信用記錄小額貸款、錢有點富余時拿P2P理財……
已經進入2016年,如果這些“互聯網+”改變生活的“小玩意兒”你還沒有體驗過,那就是真的out了!新年開始,“互聯網+”帶給我們生活的新東西還會更多,做好準備迎接這些“出乎意料”吧。
當一塊豬肉遇上“互聯網+”
新年伊始,無論牧場老板沈建平身處何地,只要有暢通的網絡,每天早上他五時醒來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拿出手機看養豬場的監控視頻和實時數據,再瀏覽實體店和網絡門店前一天的銷售數據。
沈建平在浙江桐鄉牧場養的豬,吃的是比利時專家獨家配方飼料,喝的是三重過濾純凈水,無聊時可以玩玩具、聽音樂,還能通過攝像頭與“主人”對視交流……如此“高大上”的幸福生活就是“互聯網+”帶給豬們的“福利”。
2016年元旦剛過,新出欄的幾千頭豬就被搶購一空。“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接下來我們要把規模擴大到一萬頭。”沈建平說。
未來,他將加大力度吸引“手機養豬”的客戶,成立養豬場的“朋友圈”“粉絲群”,“在手機屏幕上看小豬一天天長大,還能操作喂飼料、喂水,控制小豬生活環境的濕度、溫度,這些都是我們給客戶帶來的新體驗。”沈建平說,“下一個五年,互聯網的基礎性作用將凸顯,與傳統產業、實體經濟的融合更加順暢。”
當瑣碎信息遇上“互聯網+”
從現在起,拖欠信用卡、淘寶上被買家給了差評、通過非法途徑下載資料,甚至闖紅燈都要小心了,這些以往我們忽略的“壞習慣”都可能被記錄。每個人留下的生活“痕跡”都成為信息數據,比如網購的交易信息、移動終端上傳的音視頻信息等,海量信息被積累、沉淀為大數據,經過合理的計算和運用將成為有價值的信息。